明輪

明輪

明輪,又稱“槳輪”。形如車輪,大部分露出水面,圓周上設有多個平面或弧形的蹼板,用以撥水使船前進的一種推進器。常安裝於船兩側或船尾。

概述

明輪,又稱明輪推進器,是船舶的一種推進工具,利用明輪轉動,葉片撥水來推進船舶。明輪推進器比槳、櫓等推進工具前進一步,但是,它結構笨重、效率低,特別是遇到風浪中,所以,明輪推進器後來被螺鏇槳所代替。

發展

我國古代用人力運轉的明輪船稱為“車船”“輪船”。它是一種船用局部入水的推進器,裝在船的兩側或尾部,形狀類似車輪,在輪周上裝若干槳板,撥水向後使船前進。因輪之大部分在水面以上,故稱“明輪”。19世紀,西方國家廣泛使用明輪。由於蒸汽機船上裝有明輪,故稱為輪船。明輪葉片部分或全部露出水面,使船舶不能穩定航行。而且,明輪的葉片使用時易損壞。
明輪推進器僅適用於推力大、吃水淺、航速低且無大的浪涌的內河船舶

種類

明輪根據布置位置,分為舷側明輪和船尾明輪,舷側明輪裝在船舶舷側部位;船尾明輪裝在船尾。它們都是用蒸汽機來帶動明輪,使其轉動,推進船舶。
明輪根據槳板形式分為固定的和活動的兩種。

固定式明輪

固定式明輪:特點是構造簡單,缺點是效率太差:槳板在入水時是壓水,而在出水前是提水,因而浪費了大部分能量,所以它的直逕往往做得很大,入水深度一般不超過半徑的1/2。

活動式明輪

活動式明輪:它的槳板以鉸接方式與輪體相連,通過偏心作複合運動,因為它的槳板能以適宜的角度入水和出水,提高了效率。動槳明輪產生的推力略次與定槳明輪(所有的書上都是這樣說的,未細研究,估計是機械效率和結構限制的緣故)。

明輪的套用

套用明輪推進器的船舶稱為明輪船,簡稱輪船。1807年,美國的富爾頓建成第一艘明輪推進的蒸汽機船“克萊蒙脫”號,時速約為8公里/小時。第一艘載運郵件的明輪蒸汽機船,是英國“羅伯·羅伊”號郵船,它於1818年在格里諾克和貝爾法斯特間載運郵件,在1820年轉會多佛爾一加來郵路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