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孫龍草花蛺蝶圖

明孫龍草花蛺蝶圖

《明孫龍草花蛺蝶圖》明代中國古畫,台北故宮博物院藏,中國花鳥畫最初的畫法是用墨線勾出輪廓,再添上色彩。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花鳥畫最初的畫法是用墨線勾出輪廓,再添上色彩。到了唐代,發展出一種不用墨線勾輪廓的畫法,因畫中全為色彩繪染不藉墨線為骨,故將這種技法稱之為“沒骨法”。此後沒骨畫法不斷地發展演化,最終成為中國花鳥畫中的一個重要流派。明代畫家孫龍就是沒骨畫的代表性畫家之一。這幅《草花蛺蝶》冊頁這幅五彩繽紛的小畫是剖、龍寫生冊頁中的—幅,可以說是明代中葉沒骨畫的代表作。畫面構圖精巧,設色明艷,用筆自然。所畫蝴蝶、草花生趣盎然,由於是素絹上礬,故筆雖濕而色不涸開,顏色托於絹面,濕意很重。草葉多用汁綠,亦有綠上覆胭脂,其法先以筆蘸嫩綠,再將筆輕蘸胭脂,一筆畫下,即成上紅下綠的葉。草花上方,雙蝶飛舞,蝶翅以胭脂、淡墨、石青及汁綠繪成,精彩生動,極富韻味。

花鳥畫尚情趣,畫之雅俗,不在於形,在於神氣韻致的營造,畫之雅俗“如閱天下馬,取其風神氣度”。孫龍的沒骨花雖然色彩明艷,但艷而不俗。花戀蝶,蝶戀花,好一幅春光美景,其灑脫、恣意,不求形似,而非故意排斥形似,只是不執著於外在形象。尚風度高華,超凡脫俗,竟也可“以少少許勝多多許”。

作者簡介

孫龍,一作隆,字廷振,號都痴,毗陵(今江蘇常州)人。擅花鳥,兼工山水。活動於明永樂、宣德、正統年間。畫禽魚草蟲,全以彩色渲染,融合徐熙落墨花及趙昌沒骨法而自成一家,色彩和諧豐富,畫面生動鮮活。山水畫創作宗米芾、米友仁。姜紹稱其為“寫生名手”。孫龍的寫意花鳥畫之成就及沒骨技法,對後世的潑彩寫意影響甚大。傳世作品有《花石游鵝圖》軸,藏故宮博物院,《花鳥草蟲圖》冊頁,藏上海博物館;《牡丹圖》冊頁,藏遼寧省博物館。

對於孫龍,後人知之較少。有人常將他與明代另一畫家孫隆誤為一人。其實,兩者雖為同代著名畫家,但畫風迥異。孫隆畫梅甚工,人稱“孫梅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