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平涼寶塔

明代平涼寶塔

明代平涼寶塔,位於平涼市城區,建於明弘治年間,是甘肅省平涼城區主要風景之一,1963年被評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景區簡介

位於平涼市城區,建於明弘治年間,為七級八稜錐狀體仿木樓閣式磚塔,高27.54米,底部直徑12米。其第一層南面有拱形塔門,上嵌“大明”石匾。經上各層四面有門和龕。出檐部分為磚雕斗拱,有雲頭花卉,上復琉璃瓦件,各角有曾頭鳳鈴。圓形尖頂,上有鐵鑄寶剎。塔內設木結構樓板、樓梯,可供登臨。整個塔體雕工精巧,綠瓦黃牆,金碧輝煌。登塔遠眺,城區景色盡收眼底,是平涼城區主要風景之一。1963年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景區介紹

明代平涼寶塔 明代平涼寶塔

平涼寶塔,明代建築,位於甘肅平涼城東寶塔樑上。八角七層,樓閣式磚塔。高約三十一米,塔無基座,塔身直接出自地面。第一層有券門一,面向南,第二層以上各層每面正中辟券門,門兩側辟兩小龕或窗,龕內置佛造像,二層以上每層都有腰欄,塔檐下及腰欄下都有斗拱。塔頂為鐵制剎柱。塔雕造工藝精湛,整體粗壯宏偉。

平涼寶塔所在地原為佛寺,有長方形城牆護衛一周,東有明代修建的東嶽廟,西有明代修建的真武廟和紫金城。東南還有明代修建的石牌坊和磚雕照壁(寺廟不存,照壁已毀)。

平涼大明寶塔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八六年,省政府撥款,對寶塔進行了維修和加固,鋪了樓板,做了木梯,如今的寶塔,面目全新。可以木梯盤鏇而上至頂層,舉目四望平涼城市風光。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寶塔梁闢為寶塔博物館,一期工程已經結束,現正在進行二期拆遷修建工程,建成後的寶塔博物園,將和設於寶塔梁的市博物館融為一體,為平涼新增一處文化景觀。

相關資料

明代平涼寶塔 明代平涼寶塔

住宿:

隨著酒泉旅遊業的發展,賓館酒店業也隨著發展壯大從星級酒店到旅館招待所一應俱全,滿足了不同階層的遊客需求。酒泉賓館,設施齊全、交通便利、服務良好,尤其是這裡的菜餚,色香味形俱佳,深獲好評,是遊客理想的食宿之處。

美食:

酒泉在飲食文化上,也有其獨到之處。中國古代飲食思想、中國傳統食禮在這裡積澱、滋長,形成了底蘊豐厚的地方飲食文化,各地的飲食文化在這裡匯集形成了宮廷大菜與民間風味小吃相得益彰,各具風采;如“雪山駝掌”、“海誓山盟”、“祁連氂牛柳”、“金銀髮菜”等名菜讓人回味無窮。

各大飯店名廚薈萃、技藝高超,都有一些拿手名饌,市內現有高檔酒店上百家,經營有川菜、北方特色菜、粵菜、杭幫菜等南北大菜;而街頭小店則更多口味純正、風味獨特的美食,使喜者美其食,盡可大飽口福。經濟的再次發展使酒泉的飲食文化呈現出旺盛的生機,不僅引進了西餐、快餐、也使本地古老的民間小吃推陳出新,堂而皇之登上了高檔酒宴的餐桌。

在風味小吃街,你可以吃到眾多有濃厚地方風味特色的珍貴小吃。其中有被譽為神州第一面的“清湯牛肉麵”、湯濃面滑的“手工稍子面”、入口即消的“泡油糕”、外酥內香的“油酥餅”、油黃香辣、滑潤可口的“清真釀皮子、涼粉”,酸辣適口的“蕎面”等傳統風味珍品令人回味無窮。像“漿水面”、“豆豆甜水麵”、“炮仗子”、“貓耳朵”等特色麵食。由於河西地區畜牧業發達,“手抓羊肉”、“波斯羊蹄”、“烤羊排”可是絕不容錯過的爽口美食。

購物:

市內有名的購物場所有:飛天商場、天馬商場、供銷商場、沙洲市場、南關綜合市場、濟芳齋等。位於陽關東路的沙洲市場,既有風味獨特的當地小吃,又有敦煌特有的水晶石、眼鏡、水晶式首飾、玉石白駝、敦煌絲毯、塑像、壁畫複製品、夜光杯、蠟染衣服等,琳琅滿目,一應俱全,並且可以砍價。但你在購買時,要注意挑選,尤其是一些包裝精美的壁畫拓片,在外形上幾乎可以亂真(不過,最好不是真的,否則你就要涉嫌倒賣文物了)。

節慶活動

明代平涼寶塔 明代平涼寶塔
開齋節
回族一年主要有兩個節日:一是開齋節,二是古爾邦節。開齋節在伊斯蘭教曆的九月,古爾邦節在伊斯蘭教曆的十二月。在這兩個節日時,家家戶戶、大大小小都要穿上新衣,並聚集在清真寺,由阿訇講述《古蘭經》中的片斷教義,然後舉行禮拜。拜後,互道“色蘭”以示慶賀。節日前,家家戶戶,更為忙碌,要準備大量食品,有油炸饊子、擲杏皮、油餅等十多種花花綠綠的油香別具民族特色,做的精緻美觀,味道又香又脆,可謂民間之又一種飲食藝術品。節日裡,親戚朋友之間相互拜年祝福,大人小孩,顯得特別歡樂。

回民們,每年要閉齋一月,閉齋之日,按農曆月牙初升的一天即初二或初三日開始。閉齋期間,白晝整天不食不飲,須待日光散盡才可飲食,天不亮以前,飲食一次。開齋節須待下月新月牙上升之日,回民又稱作“大哎地”即大年。開齋節後七十天就是“古爾邦”節了。按照伊斯蘭教義規定,凡有能力者,都要宰牲。要宰殺牛、羊、駝等畜,宰牲後,將肉的三分之二都要散給親戚、鄰居、窮人共享,剩餘的三分之一留作自用。
回民有炸油香及油饊的習俗。它的源流,據傳來之穆罕默德時代(公元622年6月3日為回曆元月1日,即為穆罕默德遷都麥地那之次日)。公元623年穆罕默德因遭受麥加部分人的反對,就離開麥加,來到麥地那傳播伊斯蘭教。後來信教民眾日增,遂引起麥加人的仇視,便聚眾到麥地那攻擊穆罕默德,穆斯林極為義憤,即組織隊伍進行反擊。一日經過某山,軍中缺乏糧食,隊伍發生恐慌,穆罕默德在緊急關頭,命令大將阿里,將餘糧集中山嶺,並用鹽與水和面,用油炸之,於是香氣四溢,軍中聞之,知糧充足,士氣大振。敵人聞見香味,懷疑不解,同時控知穆斯林軍喜形於色,更為疑懼,遂逃走。穆罕默德及其軍隊得安然無恙。後來回民皆以油香為食品,以紀念這次的勝利。此習俗沿用至今,每逢佳節,或悼念日,或待客時,總以油香來慶賀和招待。

相臨景點

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郎木寺山丹軍馬場

白塔山公園張掖大佛寺祁連山

天水石門山天水街亭溫泉度假村玉門關雅丹魔鬼城

沙漠森林公園五泉山公園天佛寺

西雲觀窯洞民居橋灣城遺址

三危山西漢酒泉勝跡顯聖池

安西博物館黑山石刻畫像拉稍寺

2.

3.

甘肅平涼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