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餐

昆蟲餐是指用昆蟲代替家畜生產的肉類,以確保未來的持續增長的世界人口帶來的糧食問題。隨著世界人口不斷增加,農業及畜牧業用地越來越不夠用,昆蟲一定會成為重要的食物。昆蟲含有高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在全球80%的國家中,目前已知1000多種昆蟲可以食用,而且味道可口。比起吃美國炸薯片,嚼蚱蜢和蟋蟀當零食的昆蟲餐更加有意義和推廣價值。

昆蟲餐的意義

荷蘭瓦格寧根大學昆蟲學家,同時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專家的阿諾德·馮·赫斯教授表示:“我們應該吃昆蟲,而不是牛排和香腸。”

昆蟲餐昆蟲餐

他表示,由於世界人口迅速增長,現在歐洲必須重新思考未來的糧食問題。他列舉數字來說明人們正面臨“肉危機”,他說:“以西方國家來算,人均每人每年消耗肉類120公斤,這個數字在中國是80公斤,但也很快就會趕上來。如果50億人每人每年消耗100公斤肉類,那么每年將需要65萬億公斤的動物飼料。”
他說,如果沒有採取適當的人口政策,那么到2050年世界總人口將達到90億人,到時候就將需要第二顆地球才行。而如果人們改食用昆蟲這一問題將得到解決,因為1公斤的昆蟲只需要大約1.5-2公斤的植物性養料。此外,養殖昆蟲所產生的溫室氣體遠比養殖家畜低。飼養常見的食用昆蟲(如蝗蟲、蟋蟀和膳食蠕蟲)所排放的甲烷比家畜排放的少10倍。
他補充道,昆蟲含有高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在全球80%的國家中,目前已知1000多種昆蟲可以吃,而且味道可口。“世界上許多地區已經開始吃昆蟲了,只有西方國家還沒有開始吃,我們存在心理上的問題,但其實這和我們吃蝦是一樣的”,他說。

墨西哥昆蟲餐風行

住在墨西哥南部瓦哈卡州的安荷麗娜(AngelinaAntonio),每天清晨4點起身,拿著塑膠袋到郊外草地上捕捉那些會爬會跳會飛又好吃的東西。
墨西哥鄉下的窮人吃蚱蜢、螞蟻、毛蟲等昆蟲,已是歷史悠久的傳統。500多年前西班牙人還沒來到墨西哥,在當時的阿茲特克帝國,飛蟻幼蟲是當地的美食。

昆蟲餐昆蟲餐

從草地跳進廚房跳上餐桌,美味可口的昆蟲下一步可能會跳上太空船。墨西哥市UNAM大學昆蟲學家茹列塔(JulietaRamos)說:“太空人不可能帶著幾頭牛,卻可以在太空船裡帶一大群昆蟲,沿途生長繁殖當作食物。”
寫過好幾本昆蟲食譜的茹列塔說,世界上有3000多種昆蟲可以食用,而墨西哥就有400多種。昆蟲身體主要由蛋白質構成,營養豐富。
墨西哥人吃昆蟲,是先把它和檸檬一起煮,撈起來加些辣椒,再下鍋用橄欖油炸脆,然後可以做成螞蟻煎玉米卷或脆蟲餡餅,或是把炸好昆蟲攪拌豆類及調味料,加在麵條上,就成為一盤味道獨特的“黃蟲意大利麵”(spaghettiallagusanoamarillo)。
對安荷麗娜來說,將來的太空人是否以昆蟲為食物,她並不關心,重要的是每天頭頂一籃辣椒味蚱蜢上菜市場去,能不能賣個好價錢來幫補家用。安荷麗娜說:“以前只有墨西哥人會買,現在不少旅客也會好奇地買來吃,尤其是義大利人。”
吃昆蟲,現在不僅是鄉下窮人無可奈何的將就吃,大都市裡有些高級餐廳也以“西班牙殖民時代前的傳統美食”為招牌,推出昂貴的高級昆蟲餐。
根據排行榜,蜜蜂、黃蜂、螞蟻、毛蟲及蚱蜢等是最受歡迎的昆蟲食物。還有一種生長在仙人掌上的蟲,肥大多汁,把它浸在當地的墨斯卡靈(mescaline)酒中,吃起來令人有微醉感覺,非常有勁。
《昆蟲美食》的作者埃羅桂(RomasElorduy)說:“世界人口不斷增加,農業及畜牧業用地越來越不夠用,昆蟲肯定會成為重要食物。它們不只有營養,而且生命力強,容易繁殖。”
生命力強,對昆蟲來說是好事,對吃它們的人來說卻未必。昆蟲對殺蟲劑有很強抵抗力,毒劑殺不死它們,毒素卻殘留在它們體內,人吃進去後當然會有影響。
現在有所謂無農藥的有機農產品,瓦哈卡州理工學院化學工程師米麗安(MiriamCortez)也因此靈機一動,創立了一種Oaxaca有機昆蟲品牌,保證她的袋裝或瓶裝昆蟲是來自不使用農藥地區,絕不含毒素。在當地古印第安語中,Oaxaca的意思是蚱蜢。
米麗安計畫把一包包炸得香脆的蚱蜢和蟋蟀出口到美國,因為那裡有2000萬墨西哥移民。米麗安相信,比起吃美國炸薯片,這些墨西哥人應該更喜歡嚼蚱蜢和蟋蟀當零食
不過吃這種零食有一個麻煩,蟋蟀的腿又長又細,很容易粘在牙縫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