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美食

昆明地區,氣候溫和濕潤,果蔬繁茂,物產豐富,加上歷代美食家的創造,使昆明有許多獨具地方特色的風味食品和菜餚。這裡只介紹其中四種。

原料/調料

昆明地區,氣候溫和濕潤,果蔬繁茂,物產豐富,加上歷代美食家的創造,使昆明有許多獨具地方特色的風味食品和菜餚。這裡只介紹其中四種。
·過橋米線·
米線即米粉條,這是選用優質大米,經發酵、磨漿、濾條、蒸粉、壓榨等工序製成的線狀食品。米線是雲南百姓喜愛的食品之一。過去,大年初一,家家必食米線,借長長的米線,祝願幸福長久。三月初三,昆明人相邀去西山遊玩時,也常吃涼拌的米線,當地諺曰;“三月三.耍西山,吃涼米線。”
米線品種甚多,吃法多樣,既可熱吃,也可涼吃,可葷可素,豐儉由人。不過,外地遊客最好是到羊市口“雲南過橋米線館”一類的米線館去品嘗正宗的過橋米線最為愜意。
吃過橋米線時,要用大湯碗盛來熱湯。這是用肥雞和豬筒子骨熬成的,清沏透亮,湯麵覆蓋著一層黃黃的雞油,看似不冒一絲熱氣,實則滾燙保熱。食客先將雞胸脯肉片、豬肉片、魚片、豬肝片、豬腰片等氽入湯碗,輕輕一攪,不一會便把肉片涮得又熱又嫩。接著,再夾入豌豆夾、韭菜、菠菜、玉蘭片一類菜蔬。最後,放入米線,配以香油、胡椒、辣椒油、香菜末等凋料。於是,滿碗五 顏六色,那雪白的米線,與紅色的豬肝片、豬腰片,碧綠的菠菜、豌豆夾,鵝黃的黃芽韭菜,相間交輝。吃起來,肉片鮮嫩,綠菜爽脆,米線軟滑,湯味濃美,十分可口。
關於過橋米線的由來,有入認為,這是夾米線入碗時,好像用米線在兩碗之間搭架一橋而得名。但是,老百姓更相信一個民間故事中所說的原由:
從前,蒙自一位秀才為了應考,他把自己關在南湖中的小島上,日夜攻讀。妻子每天給他送飯,因路遠飯菜常常涼了,秀才便不愛吃。怎么辦呢?一天妻子燉了一隻肥母雞,她用土罐盛了雞湯,帶上秀才愛吃的米線和佐料,用竹籃裝了送去,當她端湯罐時,手被燙得縮了回來。原來,雞湯上飄浮著一層厚厚的雞油,保持了溫度。於是,她把佐料放入湯內涮燙,再放入米線。秀才吃得熱乎乎的,味道也覺著格外鮮美。大加贊楊,因為妻子送飯必須經過一橋.秀才便笑著對妻於說:“就把你今兒做的美餐叫做過橋米線吧。”從此,過橋米線便在民間傳開了。
·汽鍋雞·
汽鍋雞,因用汽鍋蒸制而得名。昆明南部建水出產的紫陶汽鍋,採用當地的紅、黃、青、紫、白五色陶土製成,具有“色如紫銅,聲如罄鳴,光潔如鏡,永不褪色”的特點。製作時,藝人先將 五色土泡水,攪漿,再過濾成綠紅色的陶泥。製成泥坯後,繪上山水、花卉等圖案,再雕刻和嵌上其它顏色的陶土,經過燒煉和用石器打磨,使之渾然一體,圖案清晰。那些用久了的汽鍋,光可鑑人,儼然是古樸典雅的民間工藝品。
製作汽鍋雞時,先將雞塊入鍋,放上佐料後,擱進放了水的大砂鍋里,封嚴鍋蓋。用旺火蒸煮約四小時。這時,蒸汽從汽鍋底部中間的一根管道不斷地噴進裡面。既蒸熟了雞塊,又在鍋內凝成水珠,成為湯汁。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