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明黨

日本公明黨

日本公明黨(Komeitō;Japanese Clean Government Party),日本政黨,自稱是貫徹中道主義的國民政黨。1964年11月成立。前身是宗教團體創價學會於1961年創建的公明政治聯盟。1964年11月改稱公明黨,通過了沿用王佛冥合說的黨綱。本部位於東京都新宿區南元町17。

基本信息

簡介

日本公明黨日本公明黨

日本公明黨1964年11月成立。政黨名稱為公明黨或NKP,大多被翻譯為“公明黨”,是一個由佛教組織“創價學會”(sokaGakkai),所創立的政黨。公民黨與宗教乃是密切相關的。它認為自己在日本的性質就如同德國的基民聯盟。該黨與日本知名的宗教組織創價學會有密切關係。

前身是宗教團體創價學會於1961年創建的公明政治聯盟。1964年11月改稱公明黨,通過了沿用王佛冥合說的黨綱。1964~1969年間,實行政教合一體制,黨員來自學會會員。中道主義和人性社會主義是公明黨綱領的理論基礎。

政策主張

黨旨

日本公明黨青年國會議員日本公明黨青年國會議員

公明黨的目標在於“給予人民關懷的對待以取代被政府的統一集中統治關係,並給予最大的尊敬和關心”的人道主義。公明黨的基本政策是:1、成立“儘可能小而效率高的政府”;2、建立能夠實行“自助、共助、公助”的協調的社會保障制度;3、不為特定的集團謀利益,實行透明而公平、公正的政治行政體系。

外交政策

公明黨的外交政策是:1、提出不擁有、不製造、不使用核武器的“新無核三原則”議案;2、努力使日本加入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3、設定“東北亞安全保障會議(NASC)”組織和“亞洲貨幣基金組織(iMF);4、對美外交政策由原來的追隨外交向自主外交轉變;5、儘快制定政府開發援助基本法。

國內政策

在日本國內政策方面,公明黨的主張的主要議題包括中央政府員額和官僚員額的減少、增加公共事務及議題決策的透明度、增加的地方 (prefectural) 自治以及國營企業民營化等。置於公明黨的對外政策,公明黨希望去除核武器和武力衝突。總而言之,公明黨希望藉尤其努力以期許達到人類的新文明的“黎明”(Ibid) 。

發展

胡錦濤會見日本公明黨黨首太田昭宏胡錦濤會見日本公明黨黨首太田昭宏

1930年牧口常三郎創建創價學會的前身"創價教育學會",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日本政府鎮壓。
1946年由戶田城聖重建,稱"創價學會"。20世紀50年代中期,成員迅速增加,開始參加國家政治活動。
1960年池田大作就任第三任會長。
1961年,學會組成“公明政治聯盟”,發表了標榜在保守政黨和革新政黨之間不偏不倚的綱領。
1964年11月成立。前身是宗教團體創價學會於1961年創建的公明政治聯盟。
1964年11月改稱公明黨,通過了沿用王佛冥合說的黨綱。
1964年11月17日,公明政治聯盟正式政黨化,定名公明黨,選舉原島宏治為委員長,北條浩為書記長。同年12月辻武壽接任委員長。
1967年該黨第一次參加眾議院選舉,獲得25個議席。同年,竹入義勝就任委員長,矢野絢也任書記長。
1969年眾議院選舉中,有47名當選,遂成為日本第三大黨。
1964~1969年間,實行政教合一體制,黨員來自學會會員。
1970年6月實行政教分離,1993年8月參加非自民聯合政權。但自1994年底以後,為參與日政界分化改組,公明黨分出一部分力量參加新進黨,新進黨解散後,組成“和平新黨”。未分出去的部分則重組為“公明”。
1979年12月和1980年1月,相繼與日本民社黨及日本社會黨達成“中道革新聯合政權構想”協定。該黨主張對中國友好,為日中復交作出過積極貢獻。
1986年,在國會中有眾議員57名,參議員25名。
1998年11月7日,“和平新黨”和“公明”宣布合併,並恢復原黨名。
1999年10月,公明黨加入自民黨和自由黨的聯合政權,成為執政黨,
2000年4月,公明黨與自民黨、保守黨組成聯合政權。該黨基本政策主張總體上仍沿襲了過去公明黨“中道路線”的傳統,堅持穩健的政治路線,提倡和平主義。

機構

黨的最高機構是中央委員會。執行機構是中央執行委員會,下設13個職能局。黨員主要成分是中小資本家、職員和青年學生。婦女黨員約占黨員總數的一半。

刊物

機關報《公明新聞》和《公明新聞星期日版》;理論刊物《公明》(月刊)。

經費來源

公費補助、 黨員繳交之黨費以及政治捐獻。

歷任代表

1964年 - 1994年

公明黨委員長
原島宏治1964年11月 - 1964年12月
辻武壽1964年12月 - 1967年1月
竹入義勝1967年1月 - 1986年12月
矢野絢也1986年12月 - 1989年5月
石田幸四郎1989年5月 - 1994年12月9日

1994年 - 1998年

公明代表
藤井富雄1994年12月5日 - 1997年9月25日
浜四津敏子1997年9月25日 - 1998年11月7日

1998年-

公明黨代表
神崎武法1998年11月7日 - 2006年9月30日
太田昭宏2006年9月30日 -
山口那津男2009年8月20日-

日本主要政黨

戰後日本實行“政黨政治”,代表不同階級、階層的各種政黨相繼恢復或建立。目前參加國會活動的主要政黨有自民黨、民主黨、公明黨、自由黨、日本共產黨、社民黨、保守黨等。更多資料見:日本政黨
政黨成立時間簡介相關詞條
自由民主黨1955年11月簡稱“自民黨”,1955年11月由原自由黨和民主黨合併而成,1955年起連續執政38年。1993年8月淪為在野黨,1994年6月底參加三黨聯合政權,重返執政地位。1996年11月恢復單獨組閣。1999年1月與自由黨組成聯合政權,10月與自由黨和公明黨組成三黨聯合政權。2000年4月與公明黨、保守黨建立聯合政權。自民黨是歷史較長的傳統保守政黨,在中小城市和農村勢力較強。黨首為總裁,任期2年,原則上只能連任1次,可酌情適當延長。日本自民黨
民主黨1998年4月27日僅次於自民黨的第二大政黨。由原民主黨、民政黨、新黨友愛和民主改革聯合四黨組建而成。1998年7月參議院選舉和2000年6月眾議院選舉後實力大增。該黨主張推行民主、穩健的政治路線,構築新自由社會。日本民主黨
公明黨 1964年11月其母體為宗教團體創價學會。1970年6月實行政教分離,93年8月參加非自民聯合政權。但自94年底以後,為參與日政界分化改組,公明黨分出一部分力量參加新進黨,新進黨解散後,組成“和平新黨”。未分出去的部分則重組為“公明”。1998年11月7日,“和平新黨”和“公明”宣布合併,並恢復原黨名。1999年10月,公明黨加入自民黨和自由黨的聯合政權,成為執政黨,2000年4月,公明黨與自民黨、保守黨組成聯合政權。該黨基本政策主張總體上仍沿襲了過去公明黨“中道路線”的傳統,堅持穩健的政治路線,提倡和平主義。日本公明黨
自由黨1998年1月絕大多數成員來自原新進黨。2000年4月黨首小澤一郎決定退出聯合政權,引發該黨分裂。2000年6月大選後,眾議院議席略增。該黨屬保守政黨,內外政策與自民黨十分接近,主張實現小政府,建立自由、公平、透明的社會。日本自由黨
日本共產黨1922年7月15日 1922年成立的左翼政黨。戰後獲合法地位。七十年代中期出現發展的高峰期。進入九十年代,日共根據冷戰後新形勢,對政策主張再次進行調整。2000年11月,日共召開第二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修改黨章,把黨的性質由“工人階級的先鋒政黨”改為“工人階級政黨”和“全體日本國民的政黨”。該黨支持階層比較穩固,基層組織健全。日本共產黨
社會民主黨1945年11月簡稱“社民黨”,1996年4月由社會黨易名為社會民主黨。該黨主要成分是工會和農協的活動家、中小企業主和知識分子。冷戰期間,該黨作為革新派政黨與保守的自民黨長年對峙。93年日本政局劇變,社會黨先是加入多黨聯合政權,後又與自民黨聯合執政。該黨委員長村山富市出任首相。98年5月,該黨退出聯合政權。近年來實力大減。日本社會民主黨
保守黨2000年4月2000年4月由自由黨26名成員脫黨組成。成立伊始即與自民、公明兩黨組成新的聯合政權。6月眾議院大選後席位減少。該黨主張要體現“保守主義”的真正含義,維護國家、社會的安定及和諧。日本保守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