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麗江馬

新麗江馬

麗江馬在明清時屢為貢物,文獻屢次提及,因它適應山地運輸,所以在滇藏川地區深受歡迎。茶馬古道的輝煌,可以說是麗江馬馱出來的輝煌。

基本信息

產地及環境

新麗江馬新麗江馬
新麗江馬主產於雲南省麗江地區所屬麗江永勝寧蒗與大理白族自治州的鶴慶、劍川等縣,以麗江縣比較集中。麗江地區位於滇西北高原,一般海拔為1800~3000米。境內山巒起伏,海拔4000米以上地區高寒積雪,金沙江谷地少雨燥熱,立體氣候分帶明顯。年平均氣溫12.5℃;年平均降雨量980.5毫米,乾濕季明顯,春旱嚴重,5~10月為雨季,集中降雨量85%以上,其它月份降雨不足;霜期約180天;風向多為西南風,夏季為東南風。土壤多為山地紅壤、山地棕色森林土,滲透量大,保水力差。草場為高山草甸草場、林間草場及壩區河谷窪濕地草場。主要牧草為鼠尾草、行儀芝、白茅草、雞爪草翻白葉、火草、黃花苜蓿等,草被覆蓋度較差。產區為麗江地區糧食作物主要產地,主要作物有玉米、小麥、水稻、蠶豆、大麥、豌豆、洋芋、蕎子等。稻草、麥草、玉米秸等是畜牧業青粗飼料的重要資源。

地理分布

新麗江馬主要分布於麗江地區和大理白族自治州。

形態特徵

新麗江馬多數個體表現體格粗壯緊湊,體質乾燥結實,結構勻稱協調,秉性靈活溫順,類型基本一致。頭中等大、清秀、額廣、鼻孔大、鼻翼薄,眼大明亮,有悍威,頸長短適中,頸形高舉向前,頸肩結合良好,肩長斜。鬐甲發育良好,背腰平直而寬,肋骨隆曲適當,常出現斜尻。四肢長短適中,肢勢端正,後肢有輕度曲飛和刀狀外向肢勢,蹄型正確,蹄質堅實,個別距毛較多。毛色多為騮、栗、黑、青,常出現花背。

品種性能

新麗江馬成年公馬平均體高、體長、胸圍、管圍分別為:124.1厘米,126.3厘米,142.9厘米,15.1厘米,成年母馬分別為:125.2厘米,125.9厘米,143.7厘米,15.67厘米。新麗江馬的速度和力量都優於麗江本地馬,挽曳馱載輕快靈活,持久力好,又耐粗飼,適應性好,但尚有腰長、腿高、管細、頸薄的缺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