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詩創作與鑑賞

新詩創作與鑑賞

《新詩創作與鑑賞》是一部極具特色的詩學學術專著。這部專著將詩學基本理論與詩歌創作和鑑賞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形成其獨特的知識體系。著者圍繞“詩是什麼”這一核心命題,展開了一系列具有學術價值的論述,涉及詩的本體論、流派論、創造論、批評論、鑑賞論,引人注目地介入了對當前詩歌創作與詩歌批評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的探討,從而使這部著作不失為一部嶄新的學術論著。其理論體系構成十分嚴密,富有開拓性和獨創性,作者高屋建瓴,為新詩理論的開拓做出了一份難得的貢獻。

基本信息

何休著

圖書信息

封面新詩創作與鑑賞

《新詩創作與鑑賞》,何休著,是一部詩學基本理論與詩歌創作及鑑賞的學術專著,同時被部分大學作為文學與新聞專業學生選修教材。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10年8月出版發行,國際書號:ISBN 962-450-937-9/D.46714,定價(人民幣)35元,(港幣)38元。本書包括《詩學基本理論與創作實踐》和《中國詩詩傑出詩人佳作鑑賞》兩部分。

內容簡介

本書最初為《新詩創作與鑑賞》選修課講義,作者先後在重慶師範大學、西南大學多年開設該課程,經過反覆教學實踐與理論研究,最終形成了該教材。該項書重點為第二編《中國新詩傑出詩人佳作鑑賞》,其上限是“五四”浪漫派傑出詩人郭沫若,下限是“第三代詩人”和“中國西部詩群”與“三峽詩群”代表詩人的優秀作品,涉及80餘年新詩發展史中眾多有成就的詩歌流派和傑出詩人。

作者簡介

何休何休

何休,生於1940年9月1日,重慶萬州人,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文學教學與批評研究工作,重慶三峽學院中文系教授、重慶三峽學院20世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所所長、《何其芳研究》年刊主編。現在西南大學育才學院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要講授《中國現代文學史》及選修課《魯迅周作人研究》、《中國現代主義詩歌史》、《民間文學》等課程。90年代以來發表有關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與批評的論文近40篇,獲省市級學會或部門優秀成果一等獎3次、二三等獎各1次。有個人專著《20世紀中國文學的現代化里程》、《從西部詩壇颳起的綠色風暴》、《詩壇:悄然崛起的三峽詩群》等;《中國文學的現代化歷程》同時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重慶市政府的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論著的基本觀點被(德國)波恩大學著名漢學家W.Kubin顧彬教授在其論著《20世紀中國文學》中所引用。參撰多人合作專著5部,皆為獲獎作品。業餘偶有詩文創作。

作者目錄

序 言(翟大炳)

前 言

第一編 詩學基本理論與新詩創作

第一章 什麼是詩?(本體論)

第一節 詩的本質特徵——詩的定義

第二節 詩的優勢和詩的審美

第三節 詩的功用——詩教與精神文化素養的培育

第二章 詩的流派與詩歌史(流派論)

第一節 詩歌流派

現實主義流派——浪漫主義流派——現代主義流派

第二節 中國詩歌史——從古詩到新詩

輝煌燦爛的中國古典詩歌——古典詩歌的流派問題——新詩的產生及其成就——新詩存在的問題

第三章新詩創作(創作論: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 詩歌創作三要素:詩情.詩境.詩語

詩情與詩境遇合交感——意象(直觀意象、象徵意象)——創作衝動(靈感+想像、聯想)

——複合意象——詩語表達(精練、形象、和諧語言形式)——詩的完成

第二節 詩歌創作的一般規律與基本要求

進入“詩狀態”——獲取“詩魅力”——追求“詩完美”

第三節 新世紀詩歌的新境界

學會感恩——學會懺悔——做“地球村”的合格公民

第四節 學生詩歌創作指導與講評

創作指導——習作評閱與講評——學生創作評點

第四章 新詩批評—新詩向何處去?(批評論: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 詩歌批評的一般原則

批評之範圍——批評之目的——批評之重點——批評視野與批評標準——舉例說明:毛澤東詩詞

第二節 20世紀90年代的詩壇現狀

詩歌精神的墮落——“非詩”傾向泛濫——詩人降低到普通民眾的水平線下

第三節 新詩向何處去?——“新詩二次革命”使命的提出

掀起新啟蒙運動,重塑人格理想——樹立詩體意識,抓緊詩體建設——克服非詩傾向,回歸審美本位

第四節 詩人、詩編與詩讀者

第五章 詩歌鑑賞的一般原則(鑑賞論1)

第一節 注意詩人的流派傾向

第二節 注意詩人的個人特色

第三節 注意創作背景(時代、地域、場境)

第五節 “比較閱讀”是一種有效的閱讀方法

第六節 從詩歌精神和審美的角度品評詩歌的價值

第六章 各種流派的解讀鑑賞方法(鑑賞論2)

第一節 現實主義詩歌的解讀鑑賞

以鋪敘和客觀白描為主要藝術手段,或運用比興象徵或畫龍點睛的景物描寫等藝術手法反映現實生活

第二節 浪漫主義詩歌的解讀鑑賞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或藉助想像、聯想、誇張、比興、象徵等多種手法抒情言志

第三節 現代主義詩歌的解讀鑑賞

現代主義詩歌的總體特徵——“象徵派”的詩歌觀念、審美特徵與解讀方法——各種現代主義流派的

詩歌觀念及其解讀方法

第二編新詩傑出詩人佳作鑑賞(鑑賞實踐篇)

第一章郭沫若詩歌鑑賞

● 濫觴期白話自由詩簡說

郭沫若生平與創作簡介

新詩9首鑑賞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爐中煤》《天狗》《鳳凰涅盤》《黃浦江口》

天上的市街》《兩個大星》《雷電頌》《駱駝頌》(89)

第二章 馮至詩歌鑑賞

馮至生平與創作簡介

新詩6首鑑賞

我是一條小河》《蛇》《遲遲》《蠶馬》《十四行詩1》《十四行詩6》

第三章聞一多詩歌鑑賞

新格律詩的倡導和“新月詩派”的形成

聞一多生平與創作簡介

新詩7首鑑賞

太陽吟》《洗衣歌》《發現》《死水》《靜夜》《荒村》《一句話》

第四章 徐志摩詩歌鑑賞

徐志摩生平與創作簡介

新詩6首鑑賞

《雪花的快樂》《沙揚娜拉》《我有一個愛戀》《為要尋一顆明星》;

《再別康橋.》《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附】朱湘、陳夢家詩歌鑑賞

朱湘1首(附詩人簡介):《有一座墳墓》

陳夢家1首(附詩人簡介):《一朵野花》

第五章 李金髮詩歌鑑賞

李金髮的詩歌創作和《微雨》的出版

李金髮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表現

新詩6首鑑賞

《棄婦》《在淡死的灰里》《夜之歌》《寒夜之幻覺》《律》《園中》

【附】早期象徵派其它詩人詩歌鑑賞

● 早期象徵派的形成及其“純詩”主張

王獨清1首(附詩人簡介):《能唱》

馮乃超1首(附詩人簡介):《現在》

穆木天1首(附詩人簡介):《雨後》

胡也頻1首(附詩人簡介):《洞庭湖上》

第六章 戴望舒詩歌鑑賞

(一)“現代派”詩歌潮流簡論

“現代派”詩歌的興起及其在新詩史上的地位——“現代派”的創作心態和審美追求

——“現代派”對中外詩歌藝術的汲取與融會

(二)戴望舒詩歌鑑賞

戴望舒生平與創作簡介

新詩6首鑑賞

《雨巷》《尋夢者》《樂園鳥》《獨自的時候》《贈克木》《獄中題壁》

第七章 何其芳詩歌鑑賞

何其芳生平與創作簡介

新詩13首鑑賞

《預言》8首:《預言》《秋天》《歡樂》《雨天》《愛情》《夏夜》《雲》;

《夜歌》3首:《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河》《生活是多么廣闊》;

《詩搞》2題:《回答(組詩)》《有一隻燕子遭到了風雨》

第八章 現代派其他詩人詩歌鑑賞

現代詩派其他詩人簡說

李廣田3首鑑賞(附詩人簡介):《笑的種子》《地之子》《顏色》

路易士(紀弦)3首鑑賞(附詩人簡介):《幻像》《火災的城》《煩哀的日子》

卞之琳2首鑑賞(附詩人簡介):《斷章》《歸》

施蟄存2首鑑賞(附詩人簡介):《橋洞》《烏賊魚》

金克木2首鑑賞(附詩人簡介):《生命》《雨雪》

廢 名2首鑑賞(附詩人簡介):《海》《星》

曹葆華1首鑑賞(附詩人簡介):《無題三章》

徐 遲1首鑑賞(附詩人簡介):《七色之白晝》

第九章 艾青詩歌鑑賞

● 抗戰以後戰鬥現實主義的中國詩壇

艾青生平與創作簡介

30-40年代詩6首鑑賞

《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手推車》《我愛這土地》;《太陽》《黎明的通知

歸來之歌6首鑑賞

《古羅馬鬥獸場》《魚化石》《盆景》《盼望》《時代》《給女塑像家張得蒂》

第十章 臧克家、田間、七月派詩歌鑑賞

(一) 臧克家詩歌鑑賞

臧克家生平與創作簡介

詩5首鑑賞

《老馬》《烙印》《自白》《春鳥》《有的人》

(二) 田間詩歌鑑賞

田間生平與創作簡介

詩4首鑑賞

給戰鬥者》《義勇軍》《假如我們不去打仗》《噴泉》

(三)七月派詩歌鑑賞

●“七月詩派”簡評

阿 壠2首鑑賞(附詩人簡介):《孤島》《縴夫》

冀 汸2首鑑賞(附詩人簡介):《生命》《今天的宣言》

綠 原2首鑑賞(附詩人簡介):《詩人》《航海》

魯 藜2首鑑賞(附詩人簡介):《泥土》《亱葬》

鄒荻帆2首鑑賞(附詩人簡介):《拒絕》《走向北方》

杜 谷2題鑑賞(附詩人簡介):《泥土的夢》《江.車隊.巷(組詩)》

彭燕郊1首鑑賞(附詩人簡介):《雪天》

化 鐵1首鑑賞(附詩人簡介):《暴雷雨岸然轟轟而至》

牛 漢1首鑑賞(附詩人簡介):《我的家》

曾 卓1首鑑賞(附詩人簡介):《火與風》

盧 甸1首(附詩人簡介):《大海中一滴水》

第十一章 陳敬容詩歌鑑賞

●“九葉詩派”概論

“九葉詩派”出現的背景和流派的形成——“九葉詩派”的流派特色——“九葉詩派”的內部差異性及其

主體傾向的代表詩人——“九葉詩派”的隱失與復出及其稱謂的由來

● 陳敬容生平與創作簡介

詩11首鑑賞

《飛鳥》《鑄煉》《律動》《船舶和我們》《群象》《雨後》《邏輯病者的春天》《力的前奏》

《無淚篇》《珠和覓珠的人》《出發》

第十二章 穆旦詩歌鑑賞

穆旦生平與創作簡介

詩8題鑑賞

《黃昏》《讚美》《詩八首》《春》《自然的夢》《裂紋》《海戀》

第十三章 鄭敏、杜運燮、袁可嘉詩歌鑑賞

● 北方三詩人簡說

(一)鄭敏詩歌鑑賞

鄭敏簡介

詩5首鑑賞

金黃的稻束》《時代與死》《鷹》《清道夫》《馬》

(二)杜運燮詩歌鑑賞

杜運燮簡介

詩6首鑑賞

《無題》《追物價的人》《霧》《山》《閃電》《落葉》

(三)袁可嘉詩歌鑑賞

袁可嘉簡介

詩5首鑑賞

《沉鍾》《空》《進城》《出航》《母親》

第十四章辛迪、唐祈、唐湜、杭約赫詩歌鑑賞

● 南方四詩人簡說

(一)辛迪詩歌鑑賞

辛迪簡介

詩5首鑑賞

《航》《月光》《回答》《風景》《一棵樹》

(二)杭約赫詩歌鑑賞

杭約赫簡介

詩5首鑑賞

《神話》《寄給北方的弟弟》《最後的演出》《六行贈梅》《題照相冊》

(三)唐湜詩歌鑑賞

唐湜簡介

詩4首鑑賞

《沉睡者》《歌向未來-交錯8》《我的歡樂-交錯12》《詩-交錯24》

(四)唐祈詩歌鑑賞

唐祈簡介

詩4首鑑賞

《墓旁》《嚴肅的時辰》《最末的時辰》《三弦琴》

第十五章 郭小川、蔡其矯詩歌鑑賞

(一)郭小川詩歌鑑賞

郭小川創作簡介

詩6首鑑賞

《山中》《望星空》《甘蔗林—青紗帳》《刻在北大荒的土地上》《青松歌》《團泊窪的秋天

(二)蔡其矯詩歌鑑賞

蔡其矯創作簡介

詩8首鑑賞

《風和水兵》《南曲》《夢》《所思》《祈求》《迎風》《圓舞曲》《距離》

第十六章 聞捷、李瑛、賀敬之詩歌鑑賞

(一)聞捷詩歌鑑賞

聞捷創作簡介

詩3首鑑賞:《蘋果樹下》《舞會結束以後》《客》

(二)李瑛詩歌鑑賞

李瑛創作簡介

詩4首鑑賞:《月夜潛聽》《雨》《戈壁日出》《過汨羅江懷屈原》

(三)賀敬之詩歌鑑賞

賀敬之創作簡介

詩1首鑑賞:《桂林山水歌

第十七章 老詩人的“歸來之歌”

● 老詩人“歸來之歌”簡說

(一)“七月派”詩人“歸來之歌”鑑賞

●“七月派”詩人“歸來之歌”簡說

牛 漢“歸來之歌”7首鑑賞

半棵樹》《悼念一棵楓樹》《麂子,不要往這裡跑》《改不掉的習慣》《鷹的歸宿》

《一圈帶血的年輪》《汗血馬》

綠 原“歸來之歌”4首鑑賞

《重讀聖經》《母親為兒子請罪》《信仰》《儘管我再也不會歌唱》

曾 卓“歸來之歌”2首鑑賞:《懸岩邊上的樹》《我遙望》

鄒荻帆“歸來之歌”2首鑑賞:《一枚小海蚌》《致黑海》

彭燕郊“歸來之歌”2首鑑賞:《家》《小船》

魯 藜“歸來之歌”1首鑑賞:《希望》

冀 汸“歸來之歌”1首鑑賞:《一朵花》

(二)“右派”詩人“歸來之歌”鑑賞

●“右派”詩人“歸來之歌”簡說

公 劉“歸來之歌”3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哎大森林》《傷口》《刑場》

白 樺“歸來之歌”4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船》《去年冬天》《嘆息也有回聲》《我曾經那樣冷漠》

邵燕祥“歸來之歌”3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假如生活重新開頭》《憤怒的蟋蟀》《致空氣》

孫靜軒“歸來之歌”3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希望》《歡樂與痛苦的歌》《歷史在這裡沉思》

流沙河“歸來之歌”3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哄小兒》《又寫貝殼》《街頭有人獵鳥》

(三)“九葉詩人”的“歸來之歌”鑑賞

●“九葉詩人”的“歸來之歌”簡說

杜運夑“歸來之歌”1首鑑賞:《秋》

陳敬容“歸來之歌”2首鑑賞:《思維的光輝》《森林在成長》

鄭 敏“歸來之歌”4首鑑賞

《你是幸運兒-荷花》《每當我走過這條小徑》《流血的令箭荷花》《開在五月的白薔薇》

(四)其它老詩人的歸來之歌鑒

張志民“歸來之歌”3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20世紀的死魂靈》《什麼都不需要》《冷卻了的鐘聲》《“人”這個字》

第十八章 朦朧詩:北島詩歌鑑賞(附朦朧詩鑑賞總論)

(一)朦朧詩鑑賞總論

新詩潮的崛起和關於“朦朧詩”的論爭——“朦朧詩”的美學觀念:詩歌精神與藝術表現

——“朦朧詩”的代表詩人及其風格特色

(二)北島詩歌鑑賞

北島生平與創作簡介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北島詩8首鑑賞

《回答》《迷途》《結局或開始——給遇羅克之一》《宣告——給遇羅克之二》《古寺》《慧星》

《界限》《觸電》

第十九章 朦朧詩: 舒婷詩歌鑒

舒婷生平與創作簡介

一顆純真熱烈的愛心—舒婷詩11首鑑賞

土地情詩》《致橡樹》《船》《往事二三》《這也是一切》《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

在詩歌的十字架上》《思念》《礁石與燈標》《雙桅船》《神女峰》

第二十章朦朧詩:其他詩人詩歌鑑賞

(一)新潮孕育期的躁動——食指3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相信未來》《日落》《憤怒》

(二)傷痕與反思——梁小斌4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中國,我的鑰匙丟了》《雪白的粉牆》《玫瑰花盛開》《這是晚風》

(三)童話與夢——顧城6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一代人》《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小春天的謠曲》《在這寬大明亮的世界上》《遠和近》《贈別》

(四)歷史意識的體現——江河9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沒有寫完的詩》《紀念碑》《星星變奏曲》《假如》《帆》《從這裡開始》《讓我們一塊走吧》

《追日》《斫木》

(五)文化尋根與憂患意識——楊煉3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大雁塔》《烏蓬船》《諾日朗》

第二十一章 “中國西部詩群”詩歌鑑賞

(一)“中國西部詩群”的崛起及其審美追求

“新邊塞詩群”—— 審美追求——“中國西部詩群”——流派分支——發展演變

(二)“中國西部詩群”詩歌鑑賞

楊 牧3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我有遼遠的地平線》《大西北是雄性的》《大漠斯芬克斯之謎》

周 濤3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古城遺址》《角力的群山》《峭壁》

張德益3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生命》《西部太陽》《鑿渠者》

林 染3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敦煌的月光》《疏勒河流域》《在東方沙漠裡》

何 來3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邊關,震顫的古鐘》《熱瓦甫在獨奏》《浪鳥》

李雲鵬3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石屋》《給西部一條河》《荒原》

昌 耀4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劃呀,劃呀,父親們!》《一百頭雄牛》《空城堡》《唐.吉軻德軍團還在前進》

王遼生5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需要太陽》《渴望》《黎明即起》《無聲》《自然之戀》

馬麗華2首鑑賞(附詩人簡介):《總是這草原》《大草原.在八月》

魏志遠1首鑑賞(附詩人簡介):《艱難的跋涉》

翼 人1首鑑賞(附詩人簡介):《太陽,從駝峰上升起》

張新泉3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喊風》《過江之鯽》《如今的鳥都飛得很低》

鄢家發2首鑑賞(附詩人簡介):《巴河.野渡》《雪笛》

吉狄馬加2首鑑賞(附詩人簡介):《感恩大地》《母親的手》

第二十二章 第三代詩: 海子、駱一禾、西川、王家新詩歌鑑賞

●“第三代詩人”中的“北大三劍客”

(一)海子詩歌鑑賞

海子生平與創作簡介

詩9首鑑賞

《亞洲銅》《麥地》《熟了麥子》《五月的麥地》《麥地與詩人.答覆》《幸福一日》

活在珍貴的人間》《日記》《面朝大海春暖花開6》

(二)駱一禾詩歌鑑賞

駱一禾生平與創作簡介

詩4首鑑賞:《麥地》《大河》《為美而想》《飛行》

(三)西川詩歌鑑賞

西川創作簡介

詩3首鑑賞:《在哈爾蓋仰望星空》《在那個冬天裡我看見了天鵝》《一個人老了》

(四)王家新詩歌鑑賞

王家新創作簡介

詩9首鑑賞:《國畫(6首)》《瓦雷金諾敘事曲》《一個劈木柴過冬的人》《卡夫卡》

第二十三章 三峽詩群詩歌鑑賞

● 悄然崛起的“三峽詩群”

(一)李尚朝詩歌7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等風起時》《雨水》《綠葉》《月上中天》《狀態(一)》《出城》《蓄水175米》

(二)盧野夫詩歌6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峽口》《隱秘的風景》《火焰》《父親最後的那個夢》《大峽谷》《峽谷葬不下我們的靈魂》

(三)徐培鴻詩歌7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寧河鴛鴦》《雪夜》《凌晨兩點》《風中舞劍》《最藍的天空》《星辰頌歌》《大湖與詩人》

(四)陳虹(女)詩歌7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山望》《醒來總面臨深淵》《雨水上岸》《天使》《隱士》《同一個亡者的對話》《難以回頭》

(五)歐陽斌詩歌5首鑑賞(附詩人簡介)

《向上的鷹》《朗誦峽谷》《晨光》《讚美》《捧捧》

■ 附 錄

附錄Ⅰ “第三代詩人”的創作簡論

(一)眾生喧譁的“第三代”詩潮的掀起

(二)“第三代”詩的詩歌精神

(三)“第三代”詩的藝術特徵

(四 )結語

附錄Ⅱ 第三代詩人的詩歌創作

一、個體生命體驗的突現

(1)莽漢主義群體

李亞偉1首:《困獸》

萬 夏1首:《玉人》

(2)海上詩派王小龍1首:《外科病房》)

王 寅1首:《紅色旅館》

陸憶敏1首:《美國婦女雜誌》

陳東東2首:《點燈》《詩章》

(3)海外詩人

張 棗1首:《哀歌》

(4)獨立個體

牛波1首:《摺扇》

柏樺1首:《家居》

王小妮(女)2首:《清晨》《滿月》

(5)女性詩歌

瞿永明(女)2首:《渴望》《獨白》

唐亞平(女)3首:《黑色金子》《別躺在麥秸上》《我因為愛你而成為女人》

伊 蕾(女)3首:《獨身女人的臥室(14絕望的希望)》《郊遊》《獨舞者》

林 子(女)組詩4首:《給他》

林 雪(女)2首:《等你的時候》《三代》

劉亞麗(女)組詩2首:《我輕聲念出一首情詩》

孫桂貞(女)1首:《黃桷樹大瀑布》

筱 敏(女)1首:《生》

(二)平庸主義生活流的書寫——“民間寫作”

(1)“大學生詩派:”

尚鍾敏4首:《卡爾·馬克思》《關於大學生詩報的出版及其它》《詩人》《大草原》

(2)他們一群

韓東4首:《有關大雁塔》《你見過大海》《我們的朋友》《在深圳的路燈下》(344)

于堅5首:《很多年》《尚義街六號》《作品第39號》《送朱小羊赴新疆》《避雨的鳥》《0檔案》(346)

呂德安2首:《現實與虛無》《父親和我》(347)

(3)非非主義群體

佑倫1首:《街燈讀過那一頁故事》(348)

楊黎2首:《怪客》《好鳥》(348)

何小竹2首:《對於巫術的解釋》《祖先何子達的墓地》(349)

(4)莽漢主義群體

李亞偉2首:《中文系》《蘇東坡和他的朋友們》

(5)海上詩派

王小龍1首:《致詩人》

(6)北師大詩人

伊沙 2首:《夜行者》《啊!啊!啊!》

(三)文化尋根意識和智性生命的表現——知識分子寫作

● 四川詩人:新傳統主義

廖一武2首:《大盆地,我的保姆》《循環柱》

歐陽江河4首:《玻璃工廠》《手槍》《天鵝之死》《悼念埃茲拉.龐德》

石光華1首:《望秋》

● 北大詩人

臧 棣3首:《為一隻海鳥譜寫的探戈》《藉助於歌唱》《報復》

西 渡3首:《秋天來到身體的外邊》《當風起時》《螞蟻和士兵》

戈 麥1首:《界限》

● 獨立詩人

柏 樺3首:《表達》《書》《李後主》

車前子1首《大河上下》

許德民1首:《靜觀》

孫文波2首:《村莊2》《三月二十四日的歌德》

蕭開愚3首:《原則》《家庭生活》《妻子》

俞心焦2首:《渴望英雄》《墓志銘》

張曙光1首:《這場雪》

附錄Ⅲ 散論詩歌

(一)詩歌不會沉默

(二)詩的靈魂與血肉

情感與意象——情感、智慧與人格精神

(三)詩的風骨風骨

(四)心靈與時代——大詩和小詩(詩的品位)

(五)憂患出詩人

(六) 詩是什麼?—— 一點感悟

附錄Ⅳ 關於詩壇

● 詩壇三個問題——站在世紀轉換的路口

(一)詩情—詩智—詩藝

(二)詩人—詩歌—詩壇

(三)新世紀—新覺醒——新境界

●“新詩二次革命”與“21世紀新啟蒙運動”

附錄Ⅴ 參考文獻

後記

陳達光編著《新詩創作與鑑賞》

圖書信息

書名:新詩創作與鑑賞

作者:陳達光編著

其他作者:ISBN號:7-5404-2325-0

價格:CNY13.00

發行地:長沙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0

圖書簡介

《新詩創作與鑑賞》,全書近20萬字,書中對詩歌本質的揭示,對詩歌創作構思、意構、靈感、想像等問題的探討,以及詩歌鑑賞中深入淺出富於美學眼光的評析,都表現出作者對詩歌的特有認識與獨具個性的感受。

作者簡介

陳達光,廣東普寧人,1964年中山大學中文系畢業,在《湖南文學》(前身《湘江文藝》)擔任詩歌及文藝評論編輯20餘年,1987年五邑大學中文系擔任寫作、詩歌創作欣賞等課的教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