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雷峰夕照

新老雷峰夕照

新老雷峰夕照是西湖十景之七,雷峰夕照,位於西湖湖南、淨慈寺前的夕照山上,因晚霞鍍塔,佛光普照而聞名。在雷峰塔上看西湖,滿湖佳麗盡收眼底,西湖十景中的九大盛景歷歷在目,近處可看南屏晚鐘、花港觀魚、蘇堤春曉、三潭映月、柳浪聞鶯,隔湖較遠的可看曲院風荷、平湖秋月和斷橋殘雪,其賞景角度情趣之獨到及至。

新老雷峰夕照

新老雷峰夕照新老雷峰夕照
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上的雷峰塔,相傳為吳越王為慶黃妃得子而建的,故初名“黃妃塔”。但民間因塔在雷峰,均呼之為雷峰塔。塔共七層,重檐飛棟,窗戶洞達,十分壯觀。舊時雷峰塔與保俶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對,有“雷峰如老納,保俶如美人”之譽。每當夕陽西下,塔影橫空,別有一番景色,故被稱為“雷峰夕照”。至明嘉靖年間,塔外部樓廊倭寇燒毀。塔基磚被迷信者盜竊,致使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五傾圮。今政府批准復建。清人許承祖曾作詩云:“黃妃古塔勢穹窿,蒼翠藤蘿兀倚空。奇景那知緣劫火,弧峰斜映夕陽紅。”將重現雷峰塔與保俶塔隔湖對峙的景觀。
雷峰新塔,建在吳越雷峰塔原址上。就風格來說,新塔選擇了南宋塔重建時的外觀。新塔通71米,其中台基高9.8米,塔身高45.8米,塔剎高16.10米,由上至下分別為:塔剎、天宮、五層、四層、三層、二層、暗層、底層、台基二層、台基底層。
打開一道沉沉的古式門,可以走進新塔底層,這裡,就是古塔遺址。而在台基二層,可以看到遺址的模樣。整個遺址區被玻璃包圍著,遊人可以在外觀看,以防氧化和人為破壞。而今天,遺址那一塊塊的塔磚,還被仔細地包裹著。

新塔暗層

,全無門窗,神話傳說《白蛇傳》將被分成六大塊立體場景展陳其中,此外還設有“捐贈建塔紀念牆”。新塔二、三、四層將分別展示銅版線刻壁畫“吳越造塔圖”、雷峰塔歷代詩文佳作、彩繪壁畫當今“西湖十景”。在第四層我們看到,“西湖十景圖”的一個部分已被掛在牆上。新塔將於11月份開放,由於文化陳設尚未全部完成,估計每層只能有一面牆上布置著陳設,這種布置屆時將按遊客的評價進行一些調整,新塔五層,穹頂內壁辟有2002個塔龕,每個龕內安放著一個小金塗塔,穹頂和樑上均為銅質金或貼金。穹頂設有天宮,藏雷峰塔重修記、新塔模型等,以求傳諸後世。
眼前的雷峰新塔,是一座體現很強現代工藝的塔。塔中心的部位,是兩座透明的電梯,周圍是不鏽鋼扶梯。雷峰新塔也是古今中外採用銅件最多、銅飾面積最大的銅塔,僅這一項花費就需2000萬元,欄桿、裝飾瓦、脊、柱等都採用銅製。值得一提是銅瓦,雖為銅製,卻呈青銅色,與陶瓦非常相像。而且,這些銅瓦,還通過螺絲相互吃緊,不會像陶瓦或琉璃瓦那樣易脫落。
雷峰夕照景區占地8公頃,分為雷峰新塔游賞區、藕香居餐飲休閒區、如意苑遊人中心區和匯文軒文物鑑賞區四個部分。妙音台、夕照亭、親緣閣與雷峰新塔同在游賞區,相得益彰。妙音台是聆聽淨慈寺大梵鐘鳴的最佳場所;夕照亭高45米,是康熙當年題額的御書亭和御碑亭所在,向東可與雷峰新塔兩兩相望”;親緣閣,位於新塔的東北隅,乃遊人游塔之後休息、品茶的好地方。
在雷峰塔上看西湖,滿湖佳麗盡收眼底,西湖十景中的九大盛景歷歷在目,近處可看南屏晚鐘花港觀魚蘇堤春曉三潭映月柳浪聞鶯,隔湖較遠的可看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其賞景角度情趣之獨到及至。
特色 :一座體現很強現代工藝的塔
推薦:妙音台、夕照亭、親緣閣,銅版線刻壁畫古塔遺址
客容量:500
交通情況:
K4,游1到淨寺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