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魯番:駝鈴古道上的浪漫之旅

新疆吐魯番:駝鈴古道上的浪漫之旅

《新疆吐魯番:駝鈴古道上的浪漫之旅》是2004年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郝天嬌 (作者), 等 (作者), 白振奎 (合著者), 刁兆彥 (編者), 林路 (攝影者)。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新疆吐魯番:駝鈴古道上的浪漫之旅新疆吐魯番:駝鈴古道上的浪漫之旅
吐魯番古稱姑師,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部,北隔天山與烏魯木齊市相鄰。吐魯番歷史悠久、美麗神奇,自兩漢以來一直是我國西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自明代起稱吐魯番,清朝統一新疆後設吐魯番直隸廳。1984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全市面積15738平方公里。有維吾爾、漢、回、哈薩克、俄羅斯、滿、壯、苗等24個民族,其中維吾爾族占總人口的71%。

吐魯番地處吐魯番盆地,素有“火洲”之稱。由於這裡獨特的氣候特點,盛產葡萄、西瓜等果品,是聞名遐邇的“葡萄城”。其中吐魯番無核白葡萄聞名國內外,用它晾制的葡萄乾以含糖高、維生素C高、色澤碧綠的特點,在世界葡萄乾品種里堪稱珍品。

吐魯番除了有飄香溢蜜的葡萄瓜果、奇特的地貌風光及民族風情,而且名勝古蹟眾多,僅國家和自治區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有十四個。沐浴了兩千多年風風雨雨依然屹立的高昌、交河、故城,歷經滄桑風彩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壁畫,藏有千年古屍的阿斯塔那古墓群,結構獨特的清代伊斯蘭建築蘇公塔,《西遊記》中那充滿神話傳奇色彩的火焰山,宏偉的人造地下河流坎兒井,葡萄園裡葡萄姑娘動人的情歌,別具風味的“巴扎”風情,葡萄架下風情濃郁的維吾爾族歌舞,以及距今2400萬年前舉世無雙的巨犀化石,使吐魯番成為一塊古代文化歷史遺產薈萃的寶地和融“火洲”、“風洲”、“沙洲”、“綠洲”為一體的自然地理歷史博物館。

吐魯番有各類古代文化遺蹟70多處,至近代包括原始遺址、故城遺址、古墓群、石窟寺、烽燧驛站、岩畫等等,其中有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出土文物數以萬計,準確數字已難統計,許多已流散海外,保存在德國、日本、俄國、英國、印度、朝鮮、美國等國家的博物館裡,這些文物中以代表絲綢之路的文物絲綢織品和具有重要史料價值的古文書最為著名。

新疆獨具特色的坎兒井,在吐魯番尤為突出,有1100條之多,總長5000多公里。這是一種極特殊的灌溉系統。為減少蒸發量,當地人採用了這種地下引水方式,鑽到井下,看涓涓水流在暗渠中緩緩而行。據說,最長的坎兒井有8公里,出土通風用的直井多達三百眼,相當艱巨!所以說,坎兒井是吐魯番,其實也是新疆的生命了。有意思的是,坎兒井剛好分布在當年的絲綢之路上,包括伊朗、土庫曼斯坦和中國的新疆、甘肅、陝西等地,幾乎可以肯定,它與絲路有關。至於這坎兒井技術源自何方,西方?中原?本地?眾說不一,估計吐魯番可能性最大。

目錄

發現之旅

絲路綠洲吐魯番

“火洲”吐魯番

歷史淵源

“朝穿皮襖午穿紗”的獨特氣候

吐魯番的葡萄熟了

民族風情

主題特寫

大漠雄風絲路古韻

風景遊歷

百果之園葡萄園

沙漠植物園

火焰山景區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吐魯番的盆底兒——艾丁湖

天山天池

達板城的歌聲四海揚

坎兒井

資訊情報

交通介紹

新疆特產

推薦購物

風味飲食

住宿介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