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

近年來,隨著淋病發病率的上升, 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的發病率亦相應增加, 並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淋菌性結膜炎是對新生兒損害最大的急性眼病之一, 處理不當可造成眼組織的嚴重損傷。

近年來,隨著淋病發病率的上升,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的發病率亦相應增加,並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淋菌性結膜炎是對新生兒損害最大的急性眼病之一,處理不當可造成眼組織的嚴重損傷。

臨床表現

患兒臨床症狀輕重不一,患兒眼瞼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腫,不易睜開,瞼裂部黃色分泌物覆蓋,分開瞼裂,見有大量黃色稠厚的膿性分泌物溢出,球結膜充血水腫。結膜囊分泌物塗片檢查,在白細胞內均找到革蘭氏陰性雙球菌。部分患兒同時患有淋菌性外陰炎。
 

鑑別診斷

本病易於新生兒淚囊炎混淆,許多因基層醫院甚至綜合性大醫院診斷為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而轉來我院的患兒其實是新生兒淚囊炎。

討論

自80年代以來,淋病在我國死灰復燃,發病率逐年遞增,同時淋病引發的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的發病率亦相應增加,它是新生兒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
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是由淋病雙球菌引起的性傳播眼病。該病潛伏期短,多為生後一天,常雙眼同時發病,以高度的眼瞼水腫、大量膿性分泌物並在短時間內發生角膜潰瘍及穿孔為主要特點。如能積極治療,預後良好,關鍵是及早確診、及時治療和嚴格隔離,將其危害程度減少到最低限度。
本病多為產道感染,感染途徑為患有淋病或淋病攜帶者的母親在分娩過程中,胎兒通過產道的分泌物或羊水感染而得,少數為經被污染的手、被褥、毛巾及敷料等間接感染。因此,應大力推廣產前檢查,對宮頸分泌物進行常規塗片與培養,以篩出患有淋病的孕婦,特別應注意那些被淋球菌感染的無症狀攜帶者。對患有淋菌性尿道炎、陰道炎的孕婦應及早徹底治療,以防止淋病的傳播。
對早、中期孕婦患淋病者,應積極治療至陰性對晚期孕婦患淋病者,應積極治療至足月,並建議服到分娩。對可疑感染淋病的孕婦,產前應做淋菌陰道分泌物塗片與培養,一旦陽性,應立即徹底治療,以減少對新生兒的傳染。
當前,對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的治療主要是抗生素的套用,以全身套用與局部用藥並重,治療應及時、足量、規則。不要濫用抗生素,防止造成淋球菌的交叉耐藥以增加治療上的難度。同時嚴格隔離措施,嚴防醫源性傳播。另外,在做好新生兒治療的同時,應動員其父母同時做相應的檢查與徹底的治療。

治療

局部治療:沖洗結膜囊,沖洗時要注意健眼隔離,應將頭偏向患側,防止沖洗時污染健眼。局部運用抗生素眼水頻繁點眼(可2小時1次)。
全身治療:肌肉注射青黴素或氨苄青黴素5-7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