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包涵體性結膜炎

新生兒包涵體性結膜炎

新生兒包涵體結膜炎,又稱新生兒包涵體性膿漏眼。新生兒出生時,眼瞼紅腫,瞼結膜充血、肥厚、乳頭肥大,主要見於下穹窿及下瞼結膜。分泌物為膿性,量多,故應與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鑑別,大約2~3周后轉入慢性期。晚期有顯著的濾泡形成,3個月至1年內自行消退,不留瘢痕,亦無角膜血管翳。

疾病名稱:新生兒包涵體性結膜炎

新生兒包涵體性結膜炎新生兒包涵體性結膜炎

疾病分類:眼科

疾病概述

包涵體性結膜炎:本病是沙眼衣原體中D-K抗原型衣原體所致的結膜炎。此型衣原體能引起子宮頸炎及尿道炎。眼部感染來自生殖泌尿系統。常侵及雙眼,為急性發病。
症狀:新生兒包涵體結膜炎,又稱新生兒包涵體性膿漏眼。新生兒出生時,眼瞼紅腫,瞼結膜充血肥厚乳頭肥大,主要見於下穹窿及下瞼結膜。分泌物為膿性,量多,故應與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鑑別,大約2~3周后轉入慢性期。晚期有顯著的濾泡形成,3個月至1年內自行消退,不留瘢痕,亦無角膜血管翳。

疾病描述

潛伏期為出生後5-14d,有胎膜早破時可在生後第1天即出現體徵。

臨床表現

新生兒包涵體結膜炎,又稱新生兒包涵體性膿漏眼。新生兒出生時,在患衣原體性宮頸炎的產道中受感染,潛伏期5~12天。眼瞼紅腫,瞼結膜充血、肥厚、乳頭肥大,主要見於下穹窿及下瞼結膜。新生兒結膜的腺樣層尚未發育,故2~3個月內無濾泡形成。分泌物為膿性,量多,故應與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鑑別,大約2~3周后轉入慢性期。晚期有顯著的濾泡形成,3個月至1年內自行消退,不留瘢痕,亦無角膜血管翳。

症狀體徵

多為雙側,開始有水樣或少許粘液樣分泌物,隨病程進展,分泌物明顯增多並呈膿性。結膜炎持續2-3個月後,出現乳白色光澤濾泡,較病毒性結膜炎的濾泡更大。嚴重病例有偽膜形成、結膜瘢痕化。大多數患兒是輕微自限的,但可能有角膜痕和新生血管出現。衣原體還可引起新生兒其他部位的感染威脅其生命,如衣原體性中耳炎、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疾病治療

磺胺、四環素族或紅黴素,口服或滴用均有顯著療效。

治療方案

①感染可波及呼吸道、胃腸到,因此口服藥物很有必要。嬰兒兒可口服紅黴素(40mg/kg·d),分4次服下,至少用藥14d。如果有復發,需要再次全程給藥。
②成人口服四環素(1~1.5g/d),或強力黴素(100mg,2次/d),或紅黴素(1g/d),治療3周。
③局部使用抗生素眼液及眼膏,如15%磺胺醋酸鈉、0.1%利福平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