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球菌性結膜炎

淋球菌性結膜炎

淋球菌性結膜炎,多見於患有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母親產下的新生兒。是一種極為劇烈的急性化膿性結膜炎,傳染性強,可嚴重危害視力。臨床特點是眼瞼和結膜高度充血水腫,大量膿性分泌物如不及時治療,可在短時間內發生角膜潰瘍及穿孔。解放後,隨著性病的控制,此病在我國已很少見。但是近年來,淋菌性泌尿生殖系感染有逐漸增多的趨勢,眼部感染相對少見但淋球菌性結膜炎也時有發生。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多見於患有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母親產下的新生兒。在出生後2~3天即可發病。國外仍有流行,國內可見散發病例。

病因

為革蘭染色陰性的奈瑟氏淋病雙球菌所引起成人淋球菌性結膜炎多因接觸自身或他人的淋球菌性尿道炎分泌物或淋菌性結膜炎患者的眼部分泌物而傳染所致;偶有經血行感染者,即所謂內因性淋菌性結膜炎常雙眼發病,良性經過,可伴體溫升高。新生兒淋球菌性結膜炎則多因出生時為母體淋菌性陰道炎分泌物或被其污染的物品所感染。

發病機制

淋球菌主要侵犯泌尿生殖道黏膜和結膜並可由結膜擴展至角膜。細菌可寄生於感染的細胞內菌體表面的纖毛或包膜可將細菌有力地黏附於宿主細胞有利於淋球菌侵入結膜上皮細胞並能抵抗細胞的吞噬作用。淋球菌可產生氧化酶和自溶酶等多種酶破壞細胞組織,細菌釋放的內毒素可導致黏膜出血淋球菌的感染也可引起結膜杯狀細胞分泌增多和多形核白細胞的反應。

臨床表現

淋球菌性結膜炎淋球菌性結膜炎

臨床上將本病分為成人淋球菌性結膜炎和新生兒淋球菌性結膜炎。

成人淋球菌性結膜炎潛伏期短,為數小時至3天通常從一側開始,但大多累及雙眼,起病急驟病情呈進行性發展,眼痛、畏光、流淚等症狀明顯眼瞼高度腫脹、疼痛,伴瞼結膜高度充血,伴小出血點及假膜形成球結膜水腫,重者突出於瞼裂外,耳前淋巴結腫痛,重症患者甚至可出現耳前淋巴結的化膿。本病特點是有大量的分泌物,早期分泌物為漿液性或血性,結膜刮片上皮細胞胞質內可見雙球菌存在;3~5天后眼瞼腫脹有所減輕,並出現大量膿性分泌物,不斷從結膜囊流出,形成典型的膿漏現象,此時分泌物中有大量淋球菌;經過2~3周,膿性分泌物逐漸減少,結膜水腫消退,瞼結膜高度肥厚,乳頭增生,可持續數月之久,最終炎症消退,瞼結膜上可留有較深的瘢痕。

新生兒淋球菌性結膜炎是新生兒眼炎的主要原因,大多經母親產道感染髮病率約為0.04%潛伏期2~4天,雙眼多同時受累。臨床表現與成人相似,為嚴重的急性化膿性結膜炎但臨床過程較成人稍緩和,角膜併發症較成人少且發生晚而輕但如果治療不及時也會發生角膜潰瘍和穿孔,且多因發生在角膜中央而嚴重影響視力。

併發症:

多數患者有角膜併發症,細菌在角膜上皮細胞內繁殖,並可穿透角膜上皮浸潤到角膜基質。輕者角膜出現點狀上皮病變,周邊角膜實質淺層發生部分或環形浸潤,浸潤數天后可吸收並留有雲翳重者可發生角膜周邊的環形潰瘍或中央部潰瘍,角膜瀰漫混濁,局部變薄,可迅速穿孔甚至可在發病後24h內穿孔形成粘連性角膜白斑、角膜葡萄腫、繼發青光眼或眼內炎。

診斷

根據淋病病史典型的臨床表現及結膜囊分泌物塗片或瞼結膜刮片的細菌學檢查即可確診。

鑑別診斷:
具有發展迅速分泌物量大的特點,與急性細菌性結膜炎很容易鑑別。

檢查

急性期結膜囊分泌物塗片或結膜刮片Gram染色,在上皮細胞及中性白細胞的胞質內見大量革蘭陰性雙球菌。結膜囊細菌培養免疫螢光素標記抗體或免疫酶標檢查等,均可做出診斷。

治療

由於淋球菌性結膜炎病情兇險,發展迅速,後果嚴重所以應採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方法,在一般結膜炎局部抗菌藥物治療的同時,強調全身用藥,以更加快速、有效地抑制病原菌。

1.全身治療

(1)青黴素:淋球菌原對青黴素G敏感但近年來耐藥菌明顯增多,因此需根據敏感試驗結果決定是否用青黴素G。成人套用水劑青黴素G 600萬~1000萬U靜滴,1次/d連續5天;新生兒的用量為5萬U/(kg·d),分2次靜滴,連續7天。

(2)頭孢曲松(celtriaxone):1g/d,靜滴,是目前較為推崇的抗淋球菌藥物。

(3)頭孢噻肟(cefotaxime):500mg靜滴,4次/d。

(4)大觀黴素(spectinomycin):2g,肌內注射存在耐藥性,適用於敏感菌株的淋球菌感染。

(5)諾氟沙星(norfloxacin):對淋球菌也有一定效果,200mg,2~3次/d,兒童不宜套用。

2.局部治療

(1)清潔結膜囊:用生理鹽水沖洗結膜囊非常重要以清除結膜囊內的致病菌。開始每5~10分鐘1次逐漸減為15,30分鐘1次,1天后每小時1次,數天后每2小時1次,持續2周,直至分泌物消失。沖洗時頭偏向鼻側,以免流入對側眼。

(2)抗菌藥物點眼:水劑青黴素G滴眼,10萬~30萬U/ml,或0.3%諾氟沙星滴眼液,開始時每分鐘點眼1次,半小時後每5分鐘點眼1次,1h後每30分鐘點眼1次病情緩解後,可適當延長點藥間隔時間,每1~2小時點藥1次,直至炎症消退為止不可間斷。也可套用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眼水及妥布黴素或紅黴素或桿菌肽眼膏

(3)如果發生角膜併發症,應按角膜潰瘍治療。

預後

不治療或延遲治療可發展為角膜穿孔、眼內炎,細菌播散可導致關節炎、直腸炎腦膜炎、肺炎或敗血症甚至死亡,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

預防

本病為接觸傳染。對於患淋球菌性尿道炎的病人,應使其了解該病的傳染性及後果,注意清潔,便後一定要洗手並消毒,嚴禁到游泳池游泳和公共浴池洗澡,積極治療尿道炎。眼部患病後,應立即進行隔離治療,如果一眼患病,睡覺時向患側臥,醫務人員檢查和處理病人後應認真消毒,被患眼污染的敷料應妥善處理,病人的毛巾、臉盆等生活用品均應消毒。對於新生兒淋球菌結膜炎的預防,首先要作好產前檢查,對患有淋病的孕婦,必須給予治療。嬰兒出生後,必須嚴格執行Grede滴眼預防法即清潔眼瞼上的污物後,立即在結膜囊內滴用0.5%~1%硝酸銀眼藥水或0.3%氧氟沙星眼藥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