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義歌劇

新古典主義歌劇

新古典主義歌劇,即以古典的形式,法國藝術家能夠很好地求助於艾斯吉羅和科克托,俄國藝術家可以藉助清唱劇和芭蕾舞來表現,這些並不意味著恢復古老的協調性,而是反映了藝術家試圖從傳統的形式結構和音響材料中尋找新的音符秩序的願望。

古典主義歌劇

概述

在 20世紀初歌劇的改革在經歷了古典的、浪漫的、民族的、真實的、等一系列表現形式後又回到“巴赫”甚至回到“離巴赫更遠的時代”,即以古典的形式,法國人能夠很好地求助於艾斯吉羅和科克托,俄國人可以藉助清唱劇和芭蕾舞來表現,這一切並不意味著恢復古老的協調性,而是反映了藝術家企圖從傳統的形式結構和音響材料中尋找新的音符秩序的願望。以俄國斯特拉文斯基、薩蒂和法國“六人團”為代表,竭力宣揚新古典主義的美學思想,在創作實踐中,義大利的卡塞拉、馬列皮埃洛,德國欣德米特蘇聯普羅科菲耶夫蕭士塔高維奇等人均不同程度地接受了這一美學思想的影響。

代表人物

法國“六人團”

米約(1892-1974),法國“六人團”成員。1892年9月4日生於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生長在一個富裕的猶太人家庭。7歲開始學小提琴,後入巴黎音樂學院學小提琴和作曲。他交有許多作家和畫家的朋友,尤其是詩人克洛代爾對他的影響很大。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作為克洛代爾公使的秘書於1916年到巴西任職。在南美居住了近兩年,巴西的氣氛各音樂對他以後的創作產生了影響。1918年回巴黎,受薩蒂的影響成為“六人團”中的一員。 1940年,德國法西斯入侵法國,他轉道去美國,在加利福尼亞米爾斯大學任教。這對他1947年後的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947年回法國,在巴黎音樂學院任教,以後經常往返法、美之間。 1971年退休,定居日內瓦。 米約是位多產作曲家。也是法國的新古典主義者。他的作品多達441件,其中歌劇12部。他不但具古典氣質,還善於博採眾長。以複合的思維方式,在調性、和聲、節奏乃至體裁、風格等多方面領域裡大膽創新。 米約作品的顯著特點是形式多樣化,這在他的歌劇中得到充分體現。三幕歌劇《奧菲歐的不幸》(1926)、三幕歌劇《奧雷斯忒斯》 (1927)、獨幕五場歌劇《阿里阿德涅的獎賞》(1928)、獨幕歌劇《美狄亞》 (1939)等均取材於古代神話傳說,但音樂語言卻呈現不同面貌,有的採用中古調式,有的模仿巴洛克風格,有的運用民間語言等,有的用雙調性,還有的則是多調疊置,他的抒情風格和對位技巧也貫穿於不同作品之中。以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的事跡為題材的《克里斯朵夫·哥倫布》(1930)是一部由兩大部分構成的嚴肅歌劇。作品運用清唱劇與電影畫面相結合的形式,安排一名朗誦者敘述史書記載的哥倫布生平,並由一支希臘式歌隊作注釋,銀幕上則展示人物活動內容,第一部分一群白鴿在舞台上放飛,第二部分結尾處天幕上地球轉動,一隻白鴿向遠處飛去。劇中詠嘆調與合唱場景始終是音樂的主體部分。 米約到美國以後,常以人民解放鬥爭為題材,例如歌劇《玻利瓦爾》(1943)就是以拉丁美洲民族英雄的事跡為題材創作的。1954年6月1日五幕聖經歌劇《大衛王》在耶路撒冷首演,這是米約為慶祝大衛王節、紀念大衛王國建都耶路撒冷三千年而創作的宗教題材作品。腳本由阿曼·路涅爾根據《撒母耳第一、第二部》和《國王之書》改編,敘述大衛從登基直至由所羅門繼位的故事。這部歌劇讓合唱、抒情段落和戲劇場景在舞台上作複合型的交替表演,使抒情性與戲劇性有機結合,成為米約歌劇創作中最富古典意味的力作。 米約的歌劇創作具有鮮明的個性,他早期的創作強調節奏、力度,常常採用“街頭音樂”的原始音調。後期則用多調性手法,曲調純樸(常常帶有他的故鄉普羅旺斯風格),管弦樂與合唱的效果鮮明。晚年的風格趨於穩定、溫和,與法國古典主義音樂的聯繫十分明顯。 普朗克 普朗克是作曲家、鋼琴家。1899年1月7日生於巴黎, 5歲便和母親學習鋼琴,後來從師於西班牙鋼琴家比涅斯。1920年成為法國“六人團”的成員。1924年為佳吉列夫的俄羅斯芭蕾舞團作舞劇《母鹿》,名聲大振。 普朗克擅長於創作優美精緻、風趣幽默的小型作品,鏇律動聽,和聲明快,織體清晰,追求古典音樂典雅精細的美感。他的室內樂奏鳴曲、為古鋼琴與小樂隊所寫協奏曲以及彌撒曲、經文歌等作品都具有新古典主義的風格特徵。 1947年創作了第一部荒誕喜歌劇《提瑞西阿斯的乳房》這是一部超現實主義作品。通過一個婦女不堪生兒育女之苦,由丈夫變成女性,生下四萬個孩子,最後不得不再將性別調換過來的故事,辛辣嘲諷當時政府當局的人口政策。泰勒西阿斯的名字源出自希臘神話的盲人預言家,曾變為女性,後又恢復男性。 1953-1956年作第二部歌劇《加爾默羅會修女的對話》,這是根據法國大革命時期迫害十六名宣誓殉教的加爾默羅會修女的史實為依據所寫小說改編的台本創作的嚴肅歌劇,該劇描寫一位 貴族姑娘的精神成長曆程,她為追求心靈的平靜而隱居女修道院並與另一位修女成為知己,她恐懼死亡,熱愛生活,而命運卻把她和女友推上了斷頭台,在祈禱聖母的讚美詩歌聲中,奔向天堂。音樂的新古典風格區別於荒誕幽默的《提瑞西阿斯的乳房》,注重歌劇的形式美感,帶有宗教音樂的深沉嚴肅的氣氛,同時在和聲處理上運用平行和弦、四度疊置等手法,最後女主人公面對死亡所唱的頌歌在樂隊烘托下,顯得優美、壯烈。評論家認為是現代優秀歌劇之一。 另外還有1958年創作的獨幕歌劇《人聲》,全劇長40分鐘,只有一個女主角在台上與她的情人通電話,但通過她的獨唱及聆聽對方談話的沉默,反映出一個社會性悲劇。 普朗克的創作領域寬廣,包括各種體裁。他的作品從輕鬆活潑,富於娛樂性逐漸轉變為寓有一定政治和社會背景的嚴肅題材。他依據法國民歌傳統,發展了德彪西的音樂韻律原則與穆索爾斯基的聲樂朗誦方法。他的曲調富於歌唱性,有“法國的舒伯特”之稱。 奧涅格(1892-1955) 法國“六人團”的另一位成員奧涅格的名字是以交響詩《太平洋231號》和清唱劇《大衛王》的成功而享譽世界樂壇的。他的創作有明顯的新古典主義傾向,結構、和聲、鏇法等手法比較接近一般聽眾的審美口味,《大衛王》(1921)即是為一座民眾劇院所寫的。這部作品原先是為戲劇演出而作,具有清唱劇與歌劇的二重特徵,音樂帶有18世紀古典風格。 1927午首演於布魯塞爾的三幕歌劇《安提戈涅》取材於索福克勒斯的悲劇,敘述俄狄浦斯之女安提戈涅在新王克瑞翁執政時期遭受迫害,幽禁墓穴,深愛著她的海蒙前往營救,見安提戈涅已自縊身亡,遂亦自刎的悲劇故事。人物唱段優美樸實,音樂仿古,也具18世紀巴洛克風格,但有時卻加入十二音音樂密集和聲和動力性的節奏因素,烘託了人物的性格刻畫。 1935年 8月30日,傳奇清唱劇《火刑堆上的聖女貞德》完成了,此劇據克羅德爾的腳本創作的。這是20世紀的一部傑作,於1938年5月 10日在巴塞爾以演奏會方式首演,1950年在巴黎歌劇院以歌劇形式首演。這部作品敘述了15世紀一位法國農村少女受聖靈感召,率軍民英勇抗擊英軍入侵,最後為奸細所陷害,在火刑堆上壯烈而死的故事。這部帶宗教劇形式的清唱劇,並非按故事順序推進,而只是選取一些場面,似音畫般展開,以火刑台上的貞德的回憶方式進行,時間變化自由而無規則,之間由貞德與修士多米尼克的朗誦連綴。還加入了假面表演,合唱占據重要地位。作品規模宏大,用了五個朗誦聲部,五個獨唱,大型合唱隊、童聲合唱和大型樂隊,交織起多種音響織體。音樂中運用了中世紀民間鏇律和格里高利聖詠以及風俗性舞曲等材料,與奧涅格個性化的節奏、力度處理相混合,造成濃郁的歷史氛圍和強烈的戲劇動力。

普羅科菲耶夫

新古典主義歌劇俄羅斯作曲家、鋼琴家和指揮家普羅科菲耶夫(1891.4.23-1953.3.5 )蘇聯作曲家、鋼琴家。自幼從母學習鋼琴,5歲試寫鋼琴曲、9歲試寫歌劇。14歲進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和鋼琴,20歲舉行首次個人交響樂音樂會。1918-1936年旅居美國、法國,從事創作和演出,36年回國定居,繼續從事音樂創作。1947年,獲俄羅斯聯邦人民藝術家稱號;1943-1951年,6次獲蘇聯國家獎金。1957年獲列寧獎金。普羅科菲耶夫的創作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1)、早期(1902-1914)以管弦樂作品和鋼琴作品為主,富於青春氣息,音調具有俄羅斯民族風格;(2)、旅居國外時期(1918-1936)受西方現代音樂流派的影響,作品的節奏強烈、和聲複雜、曲調仍帶有俄羅斯悠長的音調;(3)、後期(1936-1953)創作追隨國際音樂新潮流,傾向於新古典主義。他的作品具有青春的活力、熱情、樂觀、清晰而富有魅力。二十年代前後的十五年間,他僑居國外,在日、美、英、法、德、比、意、西等國彈奏、指揮自己的作品演出,享有世界性聲譽。 回國後選取愛國主義主題,把蘇聯現實生活中的人物放在首位進行創作。先後獲得極高榮譽:勞動紅旗勳章、人民藝術家,六次獲史達林獎;外國諸多有名音樂組織成員。世界各國藝術界一致認為他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 普羅科菲耶夫的重要作品幾乎包括各種曲式,主要作品有: (1)舞台作品:歌劇《馬格達倫》,《賭徒》,《火天使》,《謝苗·科特科》,《三桔愛》,《修道院的訂婚禮》,《真正的人》;芭蕾舞劇6部,包括《羅密歐與朱麗葉》和《灰姑娘》。 (2)樂隊作品:7部交響曲,小交響曲,序曲,交響組曲,5部鋼琴協奏曲,兩部小提琴協奏曲,大提琴協奏曲,電影配樂多部。 (3)室內樂4首;鋼琴曲十幾首以及聲樂曲多首。代表作:交響童話《彼得與狼》;D大調《古典》交響曲(第一交響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