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醫師公會

新加坡中醫師公會

新加坡中醫師公會是新加坡最大的中醫學術團體,成立於1946年,成立的宗旨是研究中醫藥學術,培植中醫人才,闡揚醫學原理,提高醫療水平,發展義診,為新加坡衛生保健事業作出貢獻,並聯絡同人,共謀福利。新加坡中醫師公會屬下機構有中華醫院、新加坡中醫學院、中華醫藥研究院、中華針灸研究院,分別以醫療、教學、科研融為一體,同時擁有東南亞規模最大的中醫藥圖書館,藏書量達八萬多冊。公會現有會員約1227名,每兩年推舉理事43名共同推動會務的發展。

基本信息

加坡業緣社團。1947年

新加坡中醫師公會新加坡中醫師公會
9月成立。前身為1946年10月成立的中國醫學院。發起人為吳瑞甫曾志遠游杏南陳占偉等。宗旨是:以研究中醫藥學術,培養中醫人材,開展義診,聯絡醫藥同人感情,共謀社會福利。初期會員約200人,後增至700餘人。1952年建立中華醫院,1953年又建立中醫學院。1961年建立中華醫院第一分院,1966年後又陸續建立中華醫院第二分院、大巴窯中華醫院、中華醫藥研究院、中華針灸研究院等。第34屆(1994年)會長為梁世海。

基本簡介

新加坡中醫師公會是新加坡最大的中醫學術團體,成立於1946年,成立的宗旨是研究中醫藥學術,培植中醫人才,闡揚醫學原理,提高醫療水平,發展義診,為新加坡衛生保健事業作出貢獻,並聯絡同人,共謀福利。新加坡中醫師公會屬下機構有中華醫院、新加坡中醫學院、中華醫藥研究院、中華針灸研究院,分別以醫療、教學、科研融為一體,同時擁有東南亞規模最大的中醫藥圖書館,藏書量達八萬多冊。公會現有會員約1227名,每兩年推舉理事43名共同推動會務的發展。

在國際上,新加坡中醫師公會歷任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執委和副主席,並積極參與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的籌備工作,目前擔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的常務理事,本會顧問梁世海醫師亦受委為高級專家顧問委員。
在區域上,新加坡中醫師公會是東協中醫藥團體秘書處,協助推動三年一屆的東協中醫藥學術大會的進行。該會議輪流在各東協成員國舉辦,每屆均獲得圓滿成功。
在國內,新加坡中醫師公會是主要的中醫學術團體,在中醫界扮演著核心作用,積極推動中醫事業的發展,同時也是中醫團體協調委員會的秘書處,負責聯繫和推動有關方面的工作。
中醫師公會的成立
二戰結束後,新加坡一些中醫師意識到,在新加坡這樣一個擁有一百萬人口的大城市,應成立一個聯絡中醫界人士和從事推動中醫藥發展和研究中醫學術的團體。1946年8月18日,中醫師游杏南、曾志遠等,在旅居新加坡的中國廈門名醫吳瑞甫的倡導下,

新加坡中醫師公會新加坡中醫師公會
假星州上杭同鄉會舉行第一次籌備座談會。是日出席者共23人,他們是吳瑞甫、游杏南、曾志遠、陳占偉、曾和生、陳瑞堂、方展綸、黃少瑜、饒師泉、許穎之、鍾惠我、鄧頌如、陳慶元、洪煒堂、羅曉川、關龍飛、廖沛如、黃紹文楊一峰、陳建基、游鴻南、陳雪橋、黃文燦。
會議通過議案,成立“新加坡中國醫學會”,推舉吳瑞甫為籌委會主席。經過兩個多月的籌備,終於在10月27日舉行“新加坡中國醫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全體執監理事就職典禮。新加坡中醫藥學大業,從此奠定基石。
新加坡中國醫學會成立的宗旨如下:
一、闡揚中國醫學原理,研究世界醫學,博取世界醫學的特長,融合貫通。
二、聯絡同業,共同研究中醫藥的學術,促進中醫藥的療效。
1947年 ,在召開第二次會員大會時,新加坡中國醫學會遵照當時中國所頒發的有關中醫師組織名稱條規,易名為“新加坡中醫師公會”。
新加坡中醫師公會的成立,團結了國內中醫師,大大加強了新加坡中醫藥發展的力量。成立後不久,公會竭力號召全體中醫師為共同目標而奮鬥,也積極地開展學術研究活動 。《醫粹》、《醫統先聲》、《醫衡》等定期的中醫園地,都在這時期於《南洋商報》《中興日報》《星洲日報》等大報刊,開闢專欄,藉以宣揚中醫中藥。

歷史簡介

新加坡中醫學是隨著中國華族

新加坡中醫師公會新加坡中醫師公會
的南來而流傳於民間。一百多年來,基於客觀環境及社會背景的因素,中醫藥未有法律地位,推動中醫藥發展的主要動力來自民間組織。
近年來,新加坡中醫藥的學術和臨床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中醫藥在預防和治療疾病、改善人民生活素質方面的作用,受到廣大民眾的肯定,促使政府越來越重視傳統中醫藥的價值、重新檢討中醫藥政策。2000年11月,新加坡國會通過了《中醫師法案》,衛生部隨後成立了中醫管理委員會,專事處理中醫藥事宜。自此,中醫藥在新加坡確立了法定地位,新加坡的中醫藥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自2002年1月1日起,只有在中醫管理委員會註冊的針灸師,才有資格在針灸領域合法行醫。自2004年1月1日起,只有在中醫管理委員會註冊的中醫師,才有資格在中醫全科領域合法行醫。
新加坡中醫師公會在新加坡中醫藥發展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新加坡中醫師公會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到新加坡中醫藥發展歷史的縮影。

中華醫院

二戰結束後,膠錫無價,市情不景,貧病日多,政府醫院不足應付需要。中醫師公會同仁深感濟困扶危、救災憐恤乃中醫師之天職,遂於1952年創辦“中華施診所”,當時暫借中山會館作為會址。兩年後,中醫師公會同仁一致認為必須擁有一個永久性的、可作為會員學術與醫療活動的場所,以便促進彼此間的團結、了解與合作。在全體理事與會員們的齊心合作、奔走籌募之下,於1956年購得直落亞逸街的一幢三層樓屋宇,作為公會的會所和中華施診所的所址,並易名為“中華醫院”。中華醫院的醫療工作獲得社會各階層人士的經常贊助與支持。在接下來的歲月里,成立了第一分院、第二分院、中華醫院大巴窯總院、 直落亞逸分院、義順分院、兀蘭分院。除了第一與第二分院,受政府市區重建計畫影響而結束診病服務之外,其它四院繼續擴充與發展,並隨著時代的步伐前進 。從實行電腦診病系統至申請ISO9001:2000國際標準品質管理證書,中華醫院不斷地加強其行政管理,使其更專業以及系統化。臨床醫療與科研是息息相關的,中華醫院在未來的發展中,更注重臨床科研的工作,並與新加坡大專學府或醫療機構攜手合作,共同推展中醫臨床科研的工作。

中醫學院

當新加坡還是英國殖民地時,移民自中國的中醫師零落散布於民間,為華族社群治病。英殖民地政府頒布施行移民限制條例,致使南來的中國中醫師日漸減少,而新馬一帶的中醫師逐漸老邁。公會的先賢意識到,新加坡的中醫界面對著後繼乏人的危機,而“中華施診所”正是培養和訓練中醫藥人才的理想場所。另一方面,當時一些不法之徒利用民眾信任中醫中藥的心理,到處招搖撞騙,江湖郎中猖獗一時。為了傳授系統的中醫學,擔負起訓練新馬兩地中醫接班人的任務,公會開始籌創開辦一間中醫專門學校。
1953年,公會創辦了“中醫專門學校”(1976年易名為“新加坡中醫學院”)並向新加坡教育部辦理了註冊手續。其辦學宗旨是:灌輸中醫藥學術、培訓專門人才、維護人類健康及促進新加坡醫藥衛生事業。
“中醫專”的教學方針是“中醫為主,西醫為輔”。當年的學制是四年部分時間制。中醫學院的課程自1983年起改為五年制,學員在第五年的課程里,有百分之七十為臨床實習,百分之三十專注在中醫專修科目和臨床病案的探討。
1994年,新加坡衛生部傳統中醫藥委員會在“傳統中醫中藥”報告中,建議提升中醫培訓學院,把學習時間改為三年全日制或六年部分時間制課程。為達到上述目標,新加坡中醫學院自1996年起將課程改為六年部分時間制。
學院院委與教務委員會改革了學年制後,積極整頓學院管理體系,深入了解與剖析學生學習成效,聘用專才負責專題學科 ,並於2000年初增設校外進修部(2001年易名為延續教育中心),聘請英語講員,開展雙語中醫藥講座,讓廣大英語源流的公眾有機會正確認識中醫藥。在推動學院的發展過程中,院委也意識到,開展全日制中醫教育迫在眉睫。在公會理事、學院教務委

新加坡中醫師公會新加坡中醫師公會
員和院委的通力合作下,學院與南京中醫藥大學洽談合作。兩校負責人多次往返兩地商定聘用、課程綱要、臨床實習編排等,終於在2001年聯辦三年全日制中醫專業文憑課程,以及五年全日制學士課程,課程均得到中醫團體協調委員會和中醫管理委員會的認可。五年全日制畢業學員可獲南京中醫藥大學所頒發的中醫學士學位證書。新加坡中醫學院與南京中醫藥大學聯合開辦的中醫碩士學位課程則於2003年正式開課。
2001年,中醫管理委員會成立考試委員會,我院院長趙英傑博士受委任為考試組主席,多位學院的講導師受委擔任考試組委員和考官。學院作為中醫管理委員會統一考試指定場所,協助管委會順利舉辦了中醫考核和統一考試。
新加坡中醫學院也與中國多間中醫高等院校關係密切,廣泛聯繫,並經常進行學術交流與互訪,包括中國中醫研究院、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天津中醫學院、福建中醫學院、遼寧中醫學院和廣西中醫學院。 學院與上海中醫藥大學簽署合作開辦中醫專科與專病進修意向書,並締結為姐妹院校。
在教學計畫下,學院也聘請多位中國教授來新授課和臨床帶教,包括來自南京中醫藥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的教授,以進一步加強、提升學院的教學水平

中華醫藥研究院

新加坡中醫師公會本著聯絡同業、共同研究中醫藥學術及提高中醫藥療效的宗旨,於1959年9月20日 在理事會議決下,成立“中國醫學藥物研究院”(後易名為“中華醫藥研究院”)。
四十多年來,中華醫藥研究院歷屆院委主辦了許多醫藥學術講座及研討會,並出版多種學術刊物,如《會訊》、《中醫學報》等,對促進本會學術研究工作方面作出了不少貢獻,同時也成立了傷寒小組、金匱要略小組、中草藥研究組,也加強了會員之間的聯繫與學術交流。
2001年,醫藥研究院將中華醫院140種草藥編輯成冊,出版《藥用植物彩色圖譜》,圖文並茂,提高民眾對新加坡中草藥的認識。
2003年,醫藥研究院成立草藥小組,對中華草藥園進行美化重整後開放給會員和公眾參觀。

中華針灸研究院

70、80年代,針灸的研究和運

新加坡中醫師公會新加坡中醫師公會
用普遍興旺,世界各地掀起針灸治病的熱潮,不學無術之徒趁機混水摸魚,冒用針灸治病,自稱“針灸專家”。公會為了樹立嚴肅正直的研究風氣,決定成立新加坡針灸研究機構,對外可以作為聯絡外國針灸界的代表,對內可以推動新加坡正規針灸研究和發展。1978年,中華針灸研究院正式成立,積極召集會員成為研究組員,廣泛開展針灸研究工作。1999年7月25日,中華針灸研究院主辦了第一屆新加坡針灸推拿學術研討會,竭誠邀請新加坡各中醫團體的同道和馬來西亞的同仁參加。當天,在中華醫院三樓禮堂舉行,出席者踴躍,並發表論文共二十篇。
中華針灸研究院多年來在推動學術交流活動、舉辦學術講座方面不遺餘力。針灸研究院經常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為本會會員舉辦專題性學術講座及短期訓練課程,提高會員在針灸及其相關療法方面的技術水平。為了配合中華醫院發展專科專病臨床治療,針灸研究院也先後成立了四個專科小組,計有軟組織損傷小組、中風后遺症小組,痛症治療小組及中醫男子不育組等。

中醫藥圖書館

中醫藥圖書館創建於1946年,即在中醫師公會成立之初,由本會學術股籌辦,當時叫做“圖書組”;收藏了不少30年代於中國上海等地出版

新加坡中醫師公會新加坡中醫師公會
的中西藥書刊,唯僅供會員們參閱。當1953年開辦中醫學院後,就開放給學員們借閱。從60年代初期,圖書組購進了中國出版中醫藥古籍及中文翻譯版的現代醫學書刊,使藏書成倍增加。為配合社會發展的需求及提高中醫藥學術研究工作,自1979年遷入新址(大巴窯中華醫院大廈3樓)後,便易名為“中華醫院中醫藥圖書館”,為普及醫藥知識,於1984年開放給社會人士借閱。中華醫院中醫藥圖書館屬於中醫藥專門圖書館,藏書資料以中醫藥為主,現代醫藥等圖書亦兼收藏,現已登錄之藏書有37100冊,期刊雜誌近200多種約12000餘冊。
1992年,大巴窯中華醫院大廈擴建,圖書館搬至大廈4樓,總面積1620平方尺。館內分為“圖書流通室”和“資料參考室”,“圖書流通室”儲藏的書和期刊是可供讀者借閱的,在“資料參考室” 收藏的中醫藥文獻,只限室內閱讀和參考,不可外借。圖書館也附設文物館,展出新加坡中醫藥發展概況。中醫藥圖書館是東南亞最大的中醫藥圖書館,館內還藏有公會幾十年的活動剪報,會議記錄,照片和東南亞100多種中醫藥刊物,期刊包括中、英、日、韓四種語言,讓讀者及時了解各國的中醫藥發展現狀與世界水平保持同步。該館也是新加坡圖書館協會的會員,為促進各館間資料的交流。圖書館依例整理編印各專業期刊目錄提交協會。圖書館之圖書是按王雲五先生的《中外圖書統一分類法》進行分類編制的,部分經過增減與修改。修訂後的特點在於兼容中西與古今醫藥書籍於一處。大綱內容分為:總類、基礎學、內科學、外科五官科學、婦兒科學、診斷學、方藥學、治療學、針灸學與公共衛生及其他十大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