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杏南

1961年,又開辦第一分院於新加坡實籠崗。 1967年,再辦第二分院於新加坡芽籠律。 1977年,病逝於新加坡,享年75歲。

游杏南 (1903年) 福建省上杭縣勝運里(今稔田鄉化厚村)人。清光緒二十九年生,父游國烯研究易卜和中醫學。幼年隨父習中醫,掌握一定臨床經驗後,隨兄前往漳州、廈門一帶行醫,診治急、慢性肝炎,療效顯著,並在廈門市開設一間醫務所。
1936年,隨兄去新加坡,先開設新洋服店,兼為僑胞治病。1941年,積極參與籌組新加坡南洋上杭同鄉會,當選為首屆會長,此後歷屆均當選為會長,直至1962年因年邁辭退。
1946年,游考取當地同濟醫院醫師職稱後,召集有志於醫務工作的人,組織新加坡中醫師公會,並當選為會長,團結僑居海外的中醫師,為弘揚祖國中醫藥優良傳統,發展會員300餘人。
1952年3月17日,由中醫師公會創辦一所中華醫院於新加坡直落亞逸,以“義療病黎,不分種族,一視同仁”為己任,開辦20多年後,施診竟達353萬多人次。
1961年,又開辦第一分院於新加坡實籠崗。
1967年,再辦第二分院於新加坡芽籠律。創辦以來,贈醫施藥為貧病者服務,深受各界讚譽、支持。
1976年,還籌建新址於新加坡大芭窯,在舉行新址奠基儀式時,游還邀請新加坡政府衛生部長杜進才博士主持。
中醫師公會成立不久,為培養年輕一代中醫藥人才,又倡辦一所中醫專門學校,後改名中醫學院,游被選為第一任校長(院長)。歷年培養大批畢業生,分配到中醫師公會所屬醫院工作。中醫師公會及醫院經費,均來源於當地中外僑民和熱心慈善事業人士的贊助。
1982年,為紀念公會成立36周年暨醫院成立30周年,獲得各界饋贈賀款1000餘萬新加坡元。同年還募得醫藥基金4000餘萬新加坡元,他們提出的口號是:“取諸社會,用諸社會,一切為了人民健康”。
1970年3月,新加坡政府總理李光耀和內政部長王邦文,在總統府召見並設宴招待公會、醫院、醫學院部分組織者,對其創組醫療衛生事業,作了高度評價。
游平素還對家鄉興辦教育以及賑災、救濟等公益事業十分熱心,慷慨解囊,在旅外僑胞中受人崇敬。
1977年,病逝於新加坡,享年75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