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鄉

杏花鄉

杏花鄉是紅安縣唯一的建制鄉,地處縣東郊,緊靠縣城。東鄰麻城市,西依城關鎮,南連永佳河鎮,北接火連畈茶廠。杏花鄉版圖面積170平方公里,屬丘陵地區。陽福公路、宋大公路貫穿其境,交通便利。轄42個村民委員會,351村民小組,杏花鄉12012戶,6萬多人。

基本信息

鄉鎮概括

杏花鄉杏花鄉
杏花鄉總耕地面積50006畝,有5000畝優質茶園,20000畝花雜配套生產示範田,15000畝速生豐產林和10000畝乾鮮果生產林。有龍潭寺省級生態農業示範園,劉世科金科園高效農業示範園,以及長興精品果園,建蘇諸仙山旅遊農業示範園,東門村大棚蔬菜園等。龍潭寺茶廠生產的“碧綠青茶”曾獲省級系列優質產品獎。產品行銷中國,出口蘇聯,新、馬、泰等國家。

杏花鄉有紡織機械廠、建築公司、深溝螢石礦山等18個鄉辦企業,以及105個村組企業,58個私營民營企業。2005年,杏花鄉還引進建立了紅安縣第一家私立學校——光明學校中藥材種植是杏花鄉一大特色。該鄉瀏河村種植的紅花桔梗、天南星等藥材遠銷國內外,給當地農民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

文化設施

杏花鄉杏花鄉

杏花鄉文化設施設備建設頗具規模,2002年,該鄉爭取到中央文化部文明辦扶持貧困地區的文化資金12.5萬元,縣、鄉配套20餘萬元,在原文化站基礎上進行改建。建起一座占地面積480平方米,建築面積440平方米的綜合文化站,站內開展圖書借閱,文藝輔導培訓、攝影等多項陣地宣傳活動。1998年,該鄉在縣文化部門協助下,建起了東門村圖書室。現有圖書4000餘冊,並有專人管理,極大地方便了當地農民看書學習活動。
杏花鄉農村民眾文化活動開展經常,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原瀏河村半職業劇團曾在八、九十年代演遍紅安鄉村,在黃岡市境內頗有名氣。迄今,他們還堅持在春節前後,農閒時節組織演出。還有紅花村的民間嗩吶隊、白果樹的牌子鑼鼓隊、包家沖村的春節舞隊,經常性開展演出活動。
培城村的 《滾龍燈》 為當地一絕。每逢正月十五前後,或重大喜慶節日,當地人們便組織起來,用竹篾、火麻扎製成25米長的龍骨架,後套上用五彩綢緞製作的龍衣。兩條巨龍分別由12名男子持撐,舞動起來猶如蛟龍出海、栩栩如生。時而在地下翻滾扭擺,時而騰空浪朴,配以焰火鞭炮,三眼銃的鳴轟、嗩吶牌子鑼鼓的吹奏,顯得熱烈喜慶,氣勢磅礴。1997年,《滾龍舞》參加紅安第三屆民間藝術節,被定為開幕式領舞,其表演後被省、中央電視台在新聞欄目中進行了播放。

工作思路

杏花鄉杏花鄉
杏花鄉的指導思想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大會議精神,樹立科學發展觀,按照“堅持科學發展,推進三大建設,構建和諧金堂”,實施“三大工程”,實現“三個集中”的總體要求,發揚“乾無不優,不優不休”的金堂精神,按照中共杏花鄉第五次黨代會的要求和部署,以產業發展為重點,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構建和諧新杏花。
發展目標爭創全縣一流農業鄉鎮,著力打造全省丘區新農村建設示範鎮。
發展方向農業興鎮,商貿活鎮,勞務富鎮。
發展思路堅持城鄉統籌、“四位一體”科學發展觀,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圍繞縣委“堅持科學發展,推進三大建設,構建和諧金堂”的總體思路,按照“三個集中”原則,立足鎮情實際,確立了13211發展思路,即:雜柑產業一大龍頭,蠶桑生豬、勞務開發三大支柱產業,農村發展環境建設和新村扶貧開發兩大工程,建設一個環境優美場鎮,高舉一面黨建旗幟。

領導風範

杏花鄉杏花鄉
名與利

1956年,年僅20歲的包正利被推選為村幹部。當時家人就提出強烈反對,說當村幹部沒什麼出息,還不如當兵。在那個火熱的年代,一個普通農家子弟要想跳出農門,出路只有兩條——要么讀書考學,要么當兵入伍。他是烈屬,報名應徵可以優先。憑著對故土的熱愛和對鄉親們的一片赤誠之心,他還是毅然選擇了“村官”之路,將滿腔的熱情迅速投入到治山治水、修渠築壩的社會主義勞動中。組織上很快發現了這個渾身透著虎氣、敢闖敢幹的年輕人,1958年批准他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任命他為村黨支部書記,這年他才24歲。彈指一揮間,誰知在村幹部崗位上一乾便是五十多年,當年垸里應徵入伍的幾個兒時夥伴如今都是“吃皇糧”的老首長、老幹部。有時,家人不理解他,說他沒開息,也有人說他不值,但他從來未後悔過,看著村里富裕了、民眾富裕了,他倒更加心安理得,無怨無悔。他常打氣地跟老伴說,圖名不落利,落利不圖名,儘管自己這一輩子沒有跳出“農門”,但好歹也是個“名人”。的的確確,在紅安縣上到六七十歲的老人,下至十幾歲的小孩,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早在1985年,瀏河村“生豬+葡萄”的庭院經濟發展模式就走在了黃岡市湖北省的前列,還上了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中國先後有6個省的代表團前來瀏河村參觀學習。省、市、縣委先後授予瀏河村“農業先進集體”、“楚天明星村”等80多項榮譽稱號,他也先後被省、市、縣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優秀人大代表”。在2006年包正利七十歲大壽的時候,縣委組織部、縣農辦主要領導專程為他祝壽,並贈送了“村支書中好榜樣,三角山下不老松”的匾牌。在今年湖北省農村黨建“三級聯創”活動表彰大會上,他作為“十佳村黨組織書記”代表在會上作了典型發言。

苦與樂

千道理,萬道理,發展才是硬道理。上任之初,面對山外一輪又一輪的發展熱潮,包正利經常徹夜難眠。他深深感到,受長期計畫經濟的影響,再加上地域閉塞,民眾接受新生事物非常緩慢,稍有風險就會遭到竭力抵制。村看村、戶看戶,民眾看幹部。要想民眾接受,首先必須幹部先帶頭。經過慎重考慮,他準備以發展庭院經濟入手為突破口。通過縣林業局引進幾株日本巨豐葡萄,他和幾個村幹部各自在自家房前屋後試驗種,同時每家又購回一頭瘦肉型良種仔豬。很快,這種一天能長一斤的良種豬引起了村民們的興趣,到了第二年試種的葡萄開始掛果了,與本地品種相比,除了品相好,產量翻了兩番,村民們發展“生豬+葡萄”庭院經濟模式的熱情終於被廣泛調動起來了。一份耕耘,一份收穫。經過幾年的引導,杏花村基本上實現了一家一棵良種葡萄,一家一兩頭良種豬的發展目標,庭院經濟讓每戶每年人均增收1200元。在隨後的幾年中,他又根據市場需求調整了一些項目和品種,將家庭經濟與產業結構調整有機結合,先後從黃州引種進過荸薺,從鄖西引種過黃姜,從東北引種過中藥村,率先推廣高產油菜配中雜、地膜花生配晚雜等種植模式。

得與失

從1998年起,包正利就與村幹部開展“一對一”結對幫扶貧困戶,做到真扶貧、扶真貧、不脫貧不脫鉤。他幫扶的是村最貧困的羅雙喜,羅雙喜是外地人,丈夫病逝給她丟下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家徒四壁還欠了一萬多元的債。他經常到他家了解情況,根據她家的實際借錢為她發展養鴨300餘只、養豬5頭、養牛3條,在短短的幾年的時間裡就徹底脫了貧。後來,在他的關心和幫助下,羅雙喜的三個兒子都娶了媳婦。為了表達謝意,她將三個孫子的名字分別取名為“包德席”、“包德黨”、“包德群”,意思是感謝毛主席、感謝共產黨、感謝人民民眾。這對他是一種怎樣的褒揚呵!

歲月不饒人。當“村官”52年的他畢竟已是年過古稀的老人,在農村正是怡養天年的時候。在改造茶園那段時間,他經常感到心慌氣短。茶園改造完後,在家人的督促下,他抽空到武漢去檢查了一下,醫生告訴他心臟很不好,要馬上住院,實在沒辦法了,在武漢住院治療三個月。出院時,報告上寫著:注意休息。在家人的勸說下,他下定決心退休。在2005年村級換屆時,他曾主動提出退休,讓更具開拓精神的年輕人挑起這副擔子,村民們知道後馬上寫上聯名信集體到鄉政府挽留他。鄉黨委書記親自趕到醫院來勸說他:“老包,你看你身體還硬朗,就遂了民眾的願吧,把擔子再挑幾年,瀏河村是真的離不開你呀!”何去何從?他沉默良久,沒能作出決定,黨委書記的勸說也沒有打消他退休的念頭。出院回家後,村民們都買來禮品看望他,那份真情讓他最終沒能撇下那副光榮的重擔。

新農建設

杏花鄉杏花鄉
在新農村建設中,杏花鄉團委帶領廣大青年團員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發揮了模範帶頭作用,爭做了“四員”。

一是大力宣傳新農村建設的方針政策,爭做農民民眾的“講解員”。鄉團委充分利用農閒等有利時機,積極帶領廣大團員通過進村入戶、刷寫宣傳標語、印發宣傳單等形式宣傳新農村建設的方針政策,使新農村建設深入人心。在村黨支部、村委會舉辦的新農村建設培訓班中,廣大青年團員積極參與,帶頭學習。積極開展了“爭創新農村建設青年突擊手”活動,發動杏花鄉農村青年團員在村莊清理、弘揚社會新風、參與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村級民主管理方面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為他們施展才華、建設家鄉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是發揮文化、技術等優勢,爭做農民民眾的“服務員”。今年在秋播期間,該鄉團支部組織廣大團員積極行動起來,參與助播活動,助播581畝,幫助貧困戶解決了種地難的問題。在該鄉百米經濟林帶管護工作中,鄉團委組織80名青年團員積極投入到施肥、噴藥、除草等工作中,促使果樹長勢良好,並產生了一定的經濟效益。農村青年袁小龍國中畢業後,積極加入了聚星養殖園發展養殖業,兔子飼養量1200隻,繁殖快,銷路好,經濟效益凸顯,為杏花鄉青年創業樹立了先進典型。

三是扶殘救孤,倡導互相關愛的和諧新風,爭做農民民眾的“示範員”。以提高農民民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改善農村環境為著力點,以革除陳規陋習、倡導文明新風為切入點,積極開展了“新農村、新青年、新風采”主題實踐活動。鄉團委經常組織青年團員為鄉敬老院孤寡老人挑水、洗衣、打掃衛生,為他們料理生活瑣事,羸得了民眾的好評。另外,鄉團委在廣大青年中挑選了一批有特長的青年團員組建了一支文藝演出隊,經常巡迴鄉村進行文藝表演,活躍文化精神生活,提高生活品位,謳歌時代精神,傳播科技新風。

四是積極倡導村容整潔、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爭做農民民眾的“衛生員”。在新農村建設中,鄉團委帶領廣大團員在新農村建設區域栽植側柏802株,薯塊松230株,並積極引導青年團員投入到“三清五改”工程當中,實現改廁40戶,改水46戶,清理垃圾堆25處,糞堆23處,柴草堆20處,為杏花鄉建設綠色生態家園目標的實現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計畫生育

杏花鄉杏花鄉

多年以來,各級黨委、政府對計畫生育工作非常重視,杏花村始終堅持由村支部書記或村委會主任主管計畫生育工作,實行兩個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取得了較好效果。時值國家在縣推動“關愛女孩行動”工作,杏花村兩委一班人認為:“關愛女孩行動”是功在當今,利及子孫的重要工作,是解決當前計畫生育工作中難點問題(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等問題)的關鍵措施,必須努力抓緊、抓好、抓落實。為此,在“關愛女孩行動”工作中,突出提高女孩及其家庭經濟社會地位這一工作重點,在關愛女孩、關懷女孩家庭方面做到“三個結合”:一是將“關愛女孩行動”工作與計畫生育三結合基地建設相結合,杏花村於2001年建立了黃姜種植基地,基地建設面積達300餘畝,畝純收入可達1500元以上,是製造避孕藥的原材料之一,種植效益高。自基地建立以來,先後吸收計畫生育戶參與經營達50餘戶,今年9月,為全面落實縣委、縣政府關於女孩及其家庭的優惠政策,村委會決定,幫助5戶貧困女兒戶家庭種植黃姜20餘畝,免費為他們提供種子,提供種植技術,並全面負責產品的銷售,力求短時間內使她們實現脫貧;二是將“關愛女孩行動”與建設文明幸福家庭相結合。杏花村在努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同時,始終把村級精神文明建設擺在與發展經濟同等重要的位置,在紅安縣全面推行“關愛女孩行動”後,更是將關愛女孩、關懷女性作為村級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在村級十星級農戶評比、五好家庭評比活動中,都以此作為評選依據之一,全村十星級家農戶89戶,五好家庭47戶,都是關愛女孩、關懷女兒戶家庭的帶頭人;三是將“關愛女孩行動”工作與全面推行村民自治相結合。杏花村在推行“關愛女孩行動”工作中,及時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有關規定,修改本村《村民自治章程》,對村民中發生矛盾糾紛,出現侮辱、謾罵、甚至毆打女兒戶家庭成員的,由村治保委員會予以經濟處罰,每發生一例,對當事人罰款100元,並在全體村民中廣泛告知。這一自治手段的實行,使女兒戶家庭在本村的社會地位得到切實提高。
“關愛女孩行動”工作在縣開展以來,杏花村回響黨和政府的號召,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對照上級要求,仍存有不足之處,將在今後三年內,繼續做好女兒戶的“知心人”,做好女兒戶的“保護傘”,做好女兒戶家庭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引路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