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柳樹鎮

雙柳樹鎮

雙柳樹鎮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大別山北麓,河南省信陽市潢川縣東南部,距潢川和商城各30公里。雙柳樹鎮轄14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居民委員會,現有中學兩所、國小十五所、1座衛生院、3座通訊塔,總面積84.5平方公里,人口達5.1萬人。地勢南北高,中間低,為淺山丘陵夾平畈地帶,淮河支流-白露河貫穿全境。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雙柳樹鎮雙柳樹鎮
歷史文化悠久。雙柳鎮名歷經六十餘載。1924年雙柳樹鎮為潢川縣第五行政區,1946年改為雙桃鎮,1949年秋建設革命新政權為第八區,1956年改為雙柳中心鄉,1958年改為雙柳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雙柳樹鄉,1986年4月改為雙柳樹鎮,1988年9月經省政府批覆為建制鎮至今。境內生態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是信陽市首批生態示範鎮。有潢川縣海拔最高、植被豐富、傳說迷人的洪山寨,至今寨上仍留有兩道寨牆、東西寨門寨馬場飲馬坑等;有明朝戶部尚書熊沖墓,墓碑旁有石人、石馬、石獅、石桌、石凳等。潢川縣蘇維埃政權舊址清晰可見,是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每年吸引遊客參觀學習,另外李樓水庫王樓杉山水庫等自然風光,也已成為雙柳鎮一道道亮麗風景線。

城鎮建設

雙柳樹鎮雙柳樹鎮
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城鎮建設堅持“小城鎮,大戰略”的發展思路,樹立經營城市理念,通過打開思路,廣開視野,深挖城鎮有形無形資產效益。採取土地聚資、招商引資、社會出資等多種形式,加大對城鎮建設力度。2001年至2004年,鎮區基礎設施投入達到4500餘萬元,先後建成了雙興一路、雙興二路、長興路、文化路、友誼路、商業路南環路、工業路、東環路北環路等10餘條街道,還有東叉、西叉、四通等十餘條叉街或小巷;鎮區面積由2000年以前的1.5平方公里擴大到4.5平方公里,人口達2.4萬人,城市化水平45%。鎮區內排供水系統,淨化、亮化、綠化等配套設施齊全。白露河左岸治理(鎮區段)、滾水壩、雙柳二橋、濱河小區等重點工程項目正申報啟動。

經濟發展

雙柳樹鎮雙柳樹鎮
農村經濟蓬勃發展。“用工業理念發展農業”。全鎮養豬專業村4個,家禽養殖專業村2個,是豫東南河蟹養殖基地。河蟹、生豬、櫻桃谷鴨、雞、淮南麻鴨5大農產品年產值8600萬元,占總產值的28.9%。雙柳河蟹淮南麻鴨蟹田大米已獲國家無公害認證,已申報註冊商標,並取得較好的品牌效益。2004年底,農民人均收入達3100多元。

私營經濟發展強勁。實施“雁回歸”工程,強力推進私營經濟發展。私營經濟以李營省級工業園區(一期工程占地200畝已建成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占地300畝已完成論證規劃)為載體,制定徵用土地、稅費繳納等10餘項優惠措施,實行黨政領導聯繫企業制度,杜絕“四亂”,營造良好創業環境,吸納企業入駐工業園區。雙柳樹鎮私營企業已達數百家,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萬餘人。雙柳樹鎮在歷屆黨委、政府艱辛努力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發展形象日趨良好。經濟實力一直處於全市200多個鄉鎮的前列,位次不斷前移,先後獲得了“信陽市綜合改革試點鎮”、“信陽市重點鎮”、“中州名鎮”、“河南省重點鎮”、“國家小城鎮綜合經濟開發示範鎮”等榮譽稱號。

新農村建設

雙柳樹鎮雙柳樹鎮
建設全面小康新農村關鍵在增強村級黨組織的戰鬥力,重點在鞏固提高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雙柳樹鎮以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著力解決村級組織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全面小康新農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一、提高村幹部的公信力,夯實村黨組織的領導基礎。全面小康新農村建設工作量大、任務重,必須充分發揮好黨組織的領導核心。針對當前村級基層組織建設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重點從提高村幹部公信力出發,增強村黨組織的影響力、凝聚力、戰鬥力。一是加強對村幹部的教育培訓,在提高素質中擴大村黨組織的影響力。以開辦村幹部素質提升班為抓手,有計畫地組織開展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政治理論教育,以黨情、村情、民情為主要內容的形勢任務教育,同時強化對村幹部的能力培訓,重點加強新農村建設所需的應急能力培訓工作,如村鎮規劃、政策法規、信息技術、環境建設等,著力提高村幹部帶領村民致富能力、依法辦事能力、化解矛盾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通過培訓使村幹部特別是村主職幹部達到“五個有”的標準,即政治堅定有信念、實踐宗旨有辦法、依法辦事有威信、發展經濟有本領、協調配合有核心。二是切實轉變幹部作風,在解決問題中增強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從轉變村幹部作風入手,進一步深化村級全程代理服務制,開展民眾對村幹部的實事公評活動,建立村幹部報酬評議制度,使村幹部的報酬與工作實績、民眾滿意度掛起鉤來,同時對不履行崗位職責、工作失職的村幹部,嚴格執行違規責任追究制。三是樹立良好形象,在服務民眾中增強村黨組織的戰鬥力。改變村幹部辦公機關化的傾向,改“門診”為“出診”,以民情懇談、夜談、訪談為載體,經常傾聽意見和建議,加強溝通,凝聚人心。推行村幹部向村民公開諾廉制度,建立村幹部廉政基金,落實制度治村、村務民主決策制,杜絕“家長制”、“一言堂”現象。

二、完善村級規範化運行機制,提高村黨組織領導新農村工作的水平。以《雙柳樹鎮行政村工作規範》為準則,建立村級運行“一制三化”工作機制,即黨支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運行機制,村級管理規範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監督程式化。一是圍繞新農村建設工作重點,進一步規範村黨組織活動。認真執行“三會一課”制度,堅持開展每月一次黨日活動,重點圍繞全面小康新農村建設總體目標和工作要求,及時組織黨員學習。特別是對新農村建設中的重大事情,要讓黨員“先知道、先討論、先行動”。二是嚴格執行三大規範,確保新農村建設工作有序運行。執行決策規範,堅持先黨內後黨外、先黨員後民眾的原則,規範決策程式,實行民主決策。日常村級事務應由村“兩委會”聯席會議研究後,按照各自的職能組織實施。對新農村建設的重大工作,應先由村“兩委會”在調查研究、聽取意見的基礎上提出方案,再實行表決制。執行管理規範,按照人事管理、財務管理、資產管理、事務管理的要求,執行好人事任免(選舉)制度、村級招待費限額開支、財務年度輪審制度、建設工程招投標、村幹部坐班制等。執行監督規範,執行好村委會向村黨組織報告工作制度,村級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制度,村幹部任期承諾和履諾評議制度,村幹部違規責任追究制度等,以制度來確保新農村建設的協調運作。三是落實村民民主權利,進一步推進村民自治。大力開展村民代表“代表性”教育,以“1+1”(黨員和村民代表)聯繫農戶制度為載體,不斷提高村民代表的整體素質,使村民代表樹立代表村民的意識、黨的領導意識和遵紀守法的意識,幫助村民代表正確行使職責,促進村民參與村級事務的管理。

雙柳樹鎮雙柳樹鎮
三、以開展第三批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載體,充分發揮黨員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圍繞“提高黨員素質、增強黨性修養、發揮黨員作用”這個目標,按照新農村建設中發揮黨員作用的要求,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對於黨員幹部,重點開展“我為全面小康新農村建設作貢獻”主題教育活動;對於普通黨員,重點開展“我為全面小康新農村建設帶好頭”主題教育活動。在教育基礎上,完善農村無職黨員分類管理、設崗定責制度,根據新農村建設的特點,設立政策宣傳崗、拆遷幫助崗、事務監督崗、糾紛調解崗、環境治理崗、維護穩定崗等,做到黨員“人人有崗,個個有責”,進一步激發農村黨員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熱情,有效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確保全面小康新農村建設的順利實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