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黃埔同學會

黃埔軍校建於1924年,建校時的正式名稱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1922年6月陳炯明叛變革命後,孫中山下定了建立軍校和革命軍隊的決心。 作為國共兩黨合作的重要成果,黃埔軍校最大的價值在於培養了中國革命的軍政人才。

新中國黃埔同學會
1983年在中共中央與鄧小平的親切關懷下,決定成立黃埔軍校同學會。1984年6月16日,黃埔軍校同學會在紀念母校60周年華誕之日宣告成立。李先念、徐向前、烏蘭夫、習仲勛、楊靜仁等領導同志出席了成立大會。
當年黃埔軍校教授部副主任葉劍英元帥在賀詞中祝願廣大同學“發揚黃埔精神,致力振興中華”。全國政協主席鄧穎超和聶榮臻元帥為大會題詞。徐向前元帥在賀詞中深盼校友、同仁“切記中山先生教導,發揚黃埔精神,惟發國家統一、民族強盛為己任,拋嫌釋怨,攜手合作,為統一祖國、振興中華貢獻餘力,為中國革命和自己的歷史增光添彩”。明確的指示和諄諄教誨都充分體現了他們對海內外黃埔同學的真摯愛護和殷切期望。
功勳卓著、德高望重的徐向前、聶榮臻二位元帥親自領導黃埔軍校同學會發展前進,並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1990春節,兩位元帥發表談話指出:“和平奮鬥,統一祖國,是黃埔師生歷史使命”,“深切期望海峽兩岸和旅居海外師生,煥發愛國、革命精神,同心戮力,為按照一國兩制構想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恪盡職責”。
過去20多年中,無論是黃埔的重大活動,還是重要接待工作,黨和國家領導人都非常關心。1986年11月理事擴大會議期間,胡耀邦、彭真、萬里、習仲勛、楊尚昆、胡啟立、楊得志、余秋里、王震、楊靜仁等同志曾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接見與會全體同志,1990年5月,鄧小平會見發從台灣來訪的黃埔一期同學鄧文儀,1991年4月,江澤民會見了台灣“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謁陵訪問團,1994年,當黃埔軍校建校70周年暨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10周年之際,江澤民、劉華清親筆題詞,李鵬、李瑞環、胡錦濤等參加了紀念活動。這都體現了中央對黃埔軍校師生及其同學會的重視。
領導同志關懷與支持,是鼓舞黃埔軍校同學會會員的巨大力量。
黃埔軍校簡介

黃埔軍校建於1924年,建校時的正式名稱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因其校址設在廣州東南的黃埔島,史稱黃埔軍校。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先生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積極支持和幫助下創辦的,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產物。作為中國現代歷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幹部的新型軍事政治學校,其影響之深遠,作用之巨大,名聲之顯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黃埔軍校建立以來,以孫中山的“創造革命軍隊,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以“親愛精誠”為校訓;以培養軍事與政治人才,組成以黃埔學生為骨幹的革命軍,實行武裝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在中國的統治,完成國民革命為目的。一方面積極進行孫中山革命的三民主義教育;一方面灌輸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軍校採用軍事與政治並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針,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大批軍事政治人才。廣大黃埔師生在反帝反封建、爭取國家統一與民族獨立的鬥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為中國革命做出了重大貢獻。
黃埔軍校自1924年6月在廣州創辦到1949年底遷往台灣,在大陸共辦了二十三期,其畢業生包括各分校、訓練班在內,計有二十三萬餘人。名將輩出,戰功顯赫,揚威中外,影響深遠,在中國現代史上占有顯赫地位。
黃埔軍校成立背景
黃埔長洲島位於廣州市區東南20多公里處,是一座山巒起伏、樹木叢生、四面環水、方圓6平方公里的美麗小島,島上築有炮台多處,隔江與魚珠、沙路炮台並峙,構成自古以來長洲軍事要塞,是由海上和虎門進入廣州的第二道門戶。清朝末年,還在這裡創辦了廣東陸軍學校和廣東海軍學校。1924年孫中山先生在這兩所學校的原址上,創辦了“黃埔軍校”,它的全稱是“陸軍軍官學校”,後改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校名雖多次變更,但校址不變,通稱黃埔軍校。
1924年(民國13年)6月,孫中山在廣州黃埔長洲島上創辦的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黃埔軍校")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所培養革命軍隊幹部的軍事學校。
孫中山想建立一所培養革命軍事幹部學校的願望已有很久了。他通過總結辛亥革命以來的失敗教訓,深深感到依靠軍閥的武裝是不可能取得中國革命勝利的;同時,列寧領導革命軍隊取得十月革命勝利的經驗也使他得到很大啟發。
1921年(民國10年)12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在廣西桂林會見孫中山。馬林向孫中山提出"創辦軍官學校,建立革命軍"的建議。孫中山欣然接受這個建議。
1922年6月陳炯明叛變革命後,孫中山下定了建立軍校和革命軍隊的決心。他回到上海就多次與李大釗、林伯渠、陳獨秀等共產黨領導人商談,與蘇聯代表越飛會談,要求中國共產黨和列寧派人幫助。
1923年8月,他委派國民黨代表蔣介石和共產黨代表張太雷等4人組成“孫逸仙博士代表團 ”,赴蘇考察政治、軍事。他還親自勘定黃埔長洲島做校址,把建校工作抓得很緊。中國共產黨派李大釗、林伯渠等人也與孫中山進行多次會談,討論了兩黨合作共同革命問題和如何建立革命軍隊問題。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會在廣州鐘樓召開,宣告國共合作正式形成。會議期間,正式決定建立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並成立了籌備委員會。同年1月24日,孫中山任命蔣介石為籌備委員長,王柏齡、李濟深、沈應時、林振雄、俞飛鵬、宋榮昌、鄧演達、張家瑞為籌備委員。中國共產黨委派張崧年(申府)參加籌備工作。
1月28日,孫中山指定以黃埔長洲島的原清代水師學堂和陸軍國小為軍校校址。2月6日,在廣州南堤設立黃埔軍校籌備處。孫中山並先後聘請鮑羅廷為政治顧問,加倫為軍事顧問。
2月21日蔣介石突然辭職回上海,後返浙江奉化,並發放遣散費,幾致軍校流產。2月23日,孫中山在蔣介石致國民黨中央執委會辭黃埔軍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職的函件上批示“不準辭職”。在同一天,孫中山派廖仲愷代理該委員會委員長,負責籌建軍校。不久,孫中山派許崇智到奉化勸告蔣介石回校,蔣介石於4月間才重返廣州。5月上旬,孫中山任命蔣介石為黃埔軍校校長,委派廖仲愷為駐校國民黨代表;第一期學員500人也全部入校。5月5日,黃埔軍校最終正式成立並開學了,定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兩年前的6月16日,是陳炯明叛變革命的日子,兩年後,孫中山選擇這個特殊的日子作為軍校的開學典禮日,是要人們記住這個沉痛的教訓,為建立一支革命的軍隊而無私奉獻、努力奮鬥。
6月16日國共兩黨人士500多人,隆重舉行了開學典禮。孫中山以國民黨總理的身份親臨致詞,發表重要演說,指明軍校宗旨: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他在這個著名的開學演說中號召全體師生:“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發財的心理”,要“學先烈的行為,像他們一樣,捨身成仁”,不“貪生畏死”。他還親自批准將這樣一幅對聯貼在軍校大門上:升官發財行往他處,貪生畏死勿入斯門。孫中山還親自製訂了"親愛精誠"的校訓,批准了軍校校歌。
軍校直屬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總理、校長、黨代表組成校本部。校本部下設政治、教授、教練、管理、軍需、軍醫部和總教官室。後增設教育長、參謀處長,教授部與教練部合併為教育部,政治部一仍舊制,其他各部均改為處。後又增設軍法處、軍械處和入伍生隊總隊長。教學貫徹執行軍事與政治並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方針。軍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以廣東、湖南、湖北、浙江、四川等省為多;還有來自越南、朝鮮、馬來亞和泰國的革命青年。
黃埔軍校建立後,孫中山從思想上、組織上、物質上、方針政策上給予巨大的關心和指導,同時孫中山也非常關心軍校的建設和發展。1924年8月31日軍校開學兩個多月後,孫中山就到軍校視察。以後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到軍校“海關樓”小住,檢查工作,聽取匯報。要求師生嚴格掌握“政治與軍事並重,理論與實際結合”的教學方針,並根據“親愛精誠”的校訓,倡導“團結”、“犧牲”、“奮鬥”三大精神。1924年11月13日,孫中山先生為商討國是北上之前,特來軍校檢閱學生的演習,讚許學生“ 忍苦耐勞,努力奮鬥”,還叮囑師生:“不論是國民黨員或是共產黨員,為了革命事業,都應該把鮮血流在一起”。1925年3月,孫中山在北京病重,當他獲悉以黃埔軍校教導團為骨幹的東征軍勝利的訊息時,馬上電告廣州黃埔學校黨代表廖仲愷、校長蔣介石和政治部主任周恩來,要愛惜黃埔學生,並對隨軍東征的學生表示親切的慰問。當軍校領導向學生們宣讀孫中山先生髮來的電報,宣布軍校學生克日開拔返校時,全體學生感動得流下了熱淚! 軍校的學生在孫中山辦校思想的指導下,經過學習和訓練,具備了良好的政治、軍事素質。1924年10月,軍校師生參加了平定廣東商團之亂,首樹軍威。1925年參加兩次東征和南征,先後擊潰了陳炯明、申葆藩、鄧本殷等反動軍閥,從而統一了廣東,鞏固了革命根據地。 1926年又參加北伐戰爭,連戰皆捷,戰果輝煌。
校本部是軍校的最高領導,它直屬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由孫中山、蔣介石、廖仲愷組成。校本部下設政治、教授、訓練、管理、軍需、軍醫6部。政治部先後由戴季陶、周恩來、汪精衛、邵力子、熊雄等人為主任,聶榮臻為秘書,惲代英為教授部主任教官,胡漢民、肖楚女、張秋人、安體誠等人為政治教官;王柏齡為教授部主任,葉劍英為副主任;李濟深為訓練部主任,鄧演達為副主任。聘請鮑羅廷為總顧問,還聘請加侖將軍等幾十名蘇聯紅軍幹部擔任顧問或教員。學科分步兵、炮兵、工兵、輜重兵、政治等。學制為6個月。1924年10月,黃埔軍校創設教導團。團、營、連均設黨代表。
黃埔軍校堅持軍事與政治並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育方針。軍事教育分為軍事理論和軍事訓練兩個方面,既學習步兵操典、戰術學、兵器學、射擊規範等軍事理論,又教以制式訓練、實彈射擊和野外演習等軍事技術。政治教育以革命理論為主要內容,課程有:三民主義、國民革命概論、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史、社會主義、社會進化史、經濟學等。周恩來親自給學生作過《軍隊中的政治工作》、《武力與民眾》等講演。譚延凱、張靜江、毛澤東、劉少奇、蘇兆征、何香凝、魯迅等人也應邀到該校作過專題講座。軍校的政治工作以共產黨人為主體,他們被"視為學校中的革命靈魂。"
黃埔軍校師生在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和北伐戰爭中起模範作用。
如民國13年(1924年)10月在鎮壓商團叛亂中,軍校師生英勇出擊,配合友軍採用"火攻",僅一天內就徹底打垮叛軍。次年初,盤踞於東江的陳炯明乘孫中山病重北上,廣州國民政府群龍無首之際,悍然發兵進犯廣州。廣州國民政府組織以黃埔學生軍教導團兩個團為主力的"東征聯軍"討伐陳炯明。同年6月,駐廣州的桂軍首領楊希閔、劉震寰乘革命軍遠征東江,在廣州舉兵叛亂,廣州國民政府危急萬分。黃埔學生軍奉命回師廣州參加平亂,很快擊潰叛軍,保住了廣州國民政府。這時,被打敗的陳炯明捲土重來,國民政府於同年10月舉行了第二次東征。這時,黃埔學生軍已擴編為國民革命第一軍。他們攻克號稱天險的惠州城,接著,東征軍分三路直搗東江,於11月初收復東江,平定了廣東最凶頑的軍閥陳炯明。
民國15年(1926年)7月,國民政府出師北伐,黃埔學生軍成為北伐軍重要骨幹力量。葉挺獨立團是北伐的先鋒,該團參謀長周士第、團參謀董仲明、營長曹淵、許繼慎、連長盧德銘和袁也烈等是黃埔軍校第一、二期畢業生。該團在汀四橋、賀勝橋的關鍵性戰役中,創立奇功、北伐軍從此長驅直進,在半年多時間裡就占領了半箇中國。
民國15年(1926年)3月1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易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是日舉行成立典禮。校長蔣介石、國民黨代表汪精衛及各部處主任宣布就職。
從民國13年(1924年)5月創辦至民國16年7月,黃埔軍校共招收了6期學生,共培養了2萬多名幹部,其中除了第五、六期是在蔣介石公開叛變,大革命失敗後畢業外,其餘1-4期共4981人,都是大革命時期畢業的,大都成了創建和壯大國民革命軍的中堅力量,有的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的革命軍隊的軍事家和政治家。1926年3月為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集中統一培養軍事政治人才,中央軍事委員會決定把國民革命軍第二、三、四、五、六軍開辦的軍事學校合併到黃埔軍校,改稱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還先後建立潮州、南寧、長沙、武漢分校,軍校改組時增設副校長,由李濟深擔任。
黃埔軍校的創辦時值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當孫中山準備返回廣州重建大元帥府時,一系列的失敗使他認識到,在革命鬥爭中,組建一支忠於革命的軍隊何等重要。他決心仿效蘇俄紅軍建軍經驗創辦軍官學校,作為建立革命軍隊的基礎, 創辦黃埔軍校,是孫中山革命事業中的重大決策,也是他歷經數次挫折和失敗後作出的英明抉擇。
在參照蘇聯模式後,軍校以孫中山提出的“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為宗旨,採取軍事與政治並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育方針,為國共兩黨培養造就軍事政治人才。為此國共兩黨對該校都極為重視,皆選派重要幹部到校任職:孫中山親自兼任校總理,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任國民黨黨代表,中國共產黨人周恩來、熊雄先後擔任軍校政治部主任。60多年後,當年的學員對當天依然記憶猶新:當日檢閱台正中央高懸校訓:“親愛精誠”,兩邊配對聯:“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正是孫中山試圖通過黃埔師生為紐帶,團結兩黨共同革命的寫照。
然而歷史的書寫並非一廂情願。黃埔軍校機構龐大,組織嚴密,從一開始就是全國軍事精英雲集之地。黃埔軍校第一任政治部主任國民黨人戴季陶因國共合作,在軍校開學12天即辭職,預兆了未來黃埔師生的分裂。此後,周恩來從法國回國擔任政治部主任一職,1924年1月24日孫中山正式下令籌建黃埔軍校後,決定在全國19個省招生考試。由於當時全國許多省區尚在軍閥統治下,無法正常報考,只能委託各地黨組織及參加國民黨“一大”的代表物色和介紹。儘管如此,報名人數依然超過計畫招生人數三倍多。共產國際和蘇聯政府對創辦黃埔軍校給予大力支持,除派來軍事顧問小組外,還向軍校贈送了大批武器和經費。而蔣介石則從保定軍校、雲南、廣東、浙江的陸軍講武堂、江西海陸軍講武堂、日本士官學校中挑選眾多人員任教職。
20年後,國民黨方面黃埔師生被授予上將軍銜的有近40人;共產黨方面,中國人民解放軍十大元帥中有5人出自黃埔,十名大將中黃埔出身的占了3位,1955年授銜的57名上將中有黃埔師生9人。由於國共兩黨分裂後,黃埔軍校成為國民黨的軍校,所有黃埔出身的共產黨將領都畢業於前五期,如此密集程度,在世界軍事教育史上都絕無僅有的。
作為國共兩黨合作的重要成果,黃埔軍校最大的價值在於培養了中國革命的軍政人才。這些年輕的革命者因代表著中國未來的希望,而成為國共雙方爭取的對象。許多黃埔學員同時加入了國民黨和共產黨,隨著兩黨的徹底決裂,不得不從同學變成敵人。在鄧演達倡導下建立的黃埔軍校中間派“黃埔革命同學會”被蔣介石全部逮捕後,黃埔軍校的學員只能成為朋友或者對手。儘管國共兩黨同學曾經共同參加北伐東征,但隨著“中山艦事件”,此後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政變,黃埔軍校學員徹底決裂。從1924年一直到1950年,黃埔師生斷斷續續相互對峙交戰26年。
抗日戰爭是黃埔師生可以稱得上的“第二次合作”,也是他們軍人生涯中最輝煌的一頁。1937年8月,黃埔四期學生林彪在山西取得“平型關大捷”;1939年底,黃埔一期學生杜聿明在廣西崑侖關大敗有“鋼軍”之稱的日軍板垣征四郎師團,獲得廣西“崑崙關大捷”。黃埔軍人在國家和民族存亡面前都表現出革命軍人視死如歸的精神,無數黃埔軍人血灑疆場。然後抗戰後蔣介石發動內戰,林彪和杜聿明在東北重新兵戎相見。
回想當年,眾多有志青年為共同理想來到黃埔,卻因不同的理想分道揚鑣。黃埔校友未能實現孫中山先生“親愛精誠”校訓,實現中國統一,不能不說是最大遺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