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舜

陳光舜

陳光舜(1919~2012.12.03),男,陝西省高陵縣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副軍職離休幹部,原西安陸軍學校顧問。2012年12月3日,陳光舜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陝西西安逝世,享年93歲。

簡介

陳光舜(1919-2012),男,陝西高陵人,中央軍校第一分校(南寧分校)第十六期,後任解放軍西安陸軍學院顧問。

生平

1919年,陳光舜出生在陝西省高陵縣的一個大家庭里。14歲時考到渭南渭陽中學。在這裡
在慶祝黃埔軍校建校86周年大會講話
,他接觸到了郭沫若茅盾魯迅先生的著作以及艾思奇的《大眾哲學》,陳光舜開始活躍在校園裡。1936年,陳光舜轉學到西安師範。12月,他又親身感受了“西安事變”對人們思想上的強烈震撼。
1937年2月,陳光舜光榮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走上了革命道路。雖然時隔久遠,陳老說起此事依然記憶深刻。“那年秋天,我從師範畢業後回到高陵,在縣教育局任教育委員。這時候,我們著手組建了‘高陵縣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身為中共地下黨工委領導成員的我在‘民先隊’任副隊長兼組織部長。民先隊隊員為宣傳抗日救亡,常常走上街頭,深入農村。”
1938年5月,高陵縣民先隊已有成員一百多人,並組織輸送了60多名隊員赴延安等地學習,為進一步發展黨組織,開展革命工作打下了基礎。是年“五一”國際勞動節,民先隊公開召開百人大會,驚動了國民黨陝西省黨部。一天黃昏,國民黨高陵縣黨部書記長王國炳找陳光舜談話。王國炳臉色陰沉地說:“你為什麼要搞民先隊?國民黨陝西省黨部正在追查此事。根據上級指示,限令你即日解散民先隊,交出民先隊花名冊。”陳光舜毫不示弱地說:“民先隊是全國性的抗日救亡組織,西北民先總隊部在西安市還掛有大招牌,怎么說它是非法組織?你有你的上級,我也淆.我的上級,我要請示西北民先總隊部!”王國炳聞言怒不可遏,拍案而起,大聲叫道:“由你考慮,不然就對不起你!”
就在陳光舜到西安西北民先總隊部匯報情況期間,國民黨高陵縣黨部宣布:民先隊為非法組織,驅逐陳光舜出高陵縣境……
陳光舜在地下黨工委的安排下,先去徑陽縣中共陝西省委黨員骨幹學習班學習,後因申請赴延安遲遲未獲批覆,遂於1938年初奔赴抗日前線,來到駐山西垣曲、橫水地區的國民黨四十二師二四七團。
1939年初,黃埔軍校在陳光舜所在的部隊招生,在順利通過考試後,他成為黃埔軍校一分校第十六期步兵科的學員。此時,陳光舜心中起伏難平:本想教育救國的他將要投筆從戎,征戰南北了!他決心用在黃埔學到的本領,打擊日本侵略者。
征戰南北
1940年初,陳光舜從黃埔軍校畢業後,來到了國民黨第四集團軍第三十八軍工作,歷任軍警衛連排長、第十七師司令部情報參謀兼偵察隊長、第五十團七連連長等職。參加了1940年堅守中條山的“四’一七”戰役、堅守黃河鐵橋的廣武戰役和1944年的中原會戰。憑藉在黃埔軍校學到的軍事知識和共產黨人堅強的革命意志,陳光舜在打日本鬼子的一場場戰鬥中
多次立功,幾次險些丟了性命。
陳光舜所在的三十八軍,是“西安事變”時楊虎城將軍的主力部隊,盧溝橋事變後,即調往
河北保定前線,先後轉戰河北、山西、河南等戰場,是一支堅強的反蔣抗日力量,該部隊很早就建立了中共地下工委,因此,蔣介石始終把這支部隊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恨之入骨,總想伺機吞滅這支部隊。到1945年7月,蔣介石命令三十八軍和九十六軍合編為一個軍,
妄圖吃掉三十八軍。地下黨工委根據黨中央批示精神,決定採取緊急行動,將三十八軍回歸解放區,行動時間定在7月17日。這是個光榮的日子,陳光舜刻骨難忘。
陳光舜任連長的七連在行動中承擔解除師工兵連武裝等任務,以保證師司令部的行動。工兵連連長奕金山思想頑固反動,與代師長李維民是山東老鄉,加之工兵連齊裝滿員,這對僅有80來個新兵、3挺機槍、9支步槍的七連來說,任務極其艱巨。
7月16日下午,陳光舜命令全連停止操練,擦拭武器,並對全連各種武器進行了檢查。人夜後,陳光舜激動得無法入眠,思考著怎樣在不發生激烈戰鬥的情況下解決戰鬥。
上級派協助執行任務的同志到來後,陳光舜率領全連趕赴工兵連駐地。途中,陳光舜對全連進行了簡短動員,言明了行動目的。全連官兵一致表示:堅決擁護共產黨的領導,堅決完成任務!22時許,部隊到達工兵連駐地。此時工兵連連部門口,只有一個哨兵倚門而立。陳光舜命令各排迅速占領有利地形,然後,他帶著兩位通信員,在門口高聲呼喚:“奕連長,師部情報,發現你連駐地有日軍的電台活動,我奉命前來搜查,為了避免發生誤會,請你立即將連隊集合起來。”不想,奕金山十分狡猾,他說:“我和李代師長是同鄉,我這裡有問題,不會讓你來檢查。”此時陳光舜忽然發現工兵連的哨兵已將槍口對準了自己。他立刻示意通信員迅速繳了哨兵的武器。這時,有人報告,師工兵連連部院內已架起機槍,雙方已劍拔弩張。
時間不容再兜圈子了,陳光舜直截了當地對奕金山說:“今晚全師行動到解放區去,希望你能率領全連參加。”但奕金山頑固地堅持反動立場,大喊:“我不乾!”還命令各排向外沖。陳警告說:“你若再喊,我就槍斃你!”奕金山無視警告,繼續大聲呼喊,陳光舜手起槍響,奕應聲斃命。旭日東升,陳光舜帶領七連和工兵連準時到達集結地,隨後跟隨大部隊突破國民黨部隊的防區,向豫西解放區開去・・…
後來,陳光舜先後參加了上黨戰役、平漢戰役、白晉線戰役、豫北戰役。1947年8月參加豫西戰役,進入陝南,建立鄂豫陝根據地,堅持在陝南地區的游擊戰爭,直至新中國成立。
1951年陳光舜離開了戰鬥多年的野戰部隊,調到解放軍第一步兵學校,任訓練部第一副部長,從此獻身中國的國防教育事業。1954年,陳光舜在南京軍事學院學習,畢業後留校工作,歷任工程兵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基本系副主任。
1970年9月,陳光舜調蘭州軍區生產兵團司令部任副參謀長。1973年3月調蘭州軍區步校(後改為陸軍學院)工作,任訓練部副部長、部長、陸軍學院顧問。30年間,陳光舜為新中國培養了大批的軍事幹部,直到1982年底光榮離休,可謂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老而彌堅
1998年,陳光舜當選為陝西省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他說:“我在三十八軍時做的是國民黨軍人的統戰工作,沒想到,老了老了,又回到統一戰線的行列里來了!”陳老說他這輩子跟統戰工作有緣。
當選會長後,陳光舜深感自己肩上的擔子很重,他向機關同志要了許多有關統一戰線、對台方針政策的書籍和黃埔軍校歷史及黃埔同學人物傳記,抓緊學習。他常說,既然共產黨信任我,我就得為共產黨踏踏實實幹工作,活到老,學到老。當會長,就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團結同學,為同學服好務,為祖國和平統一、振興中華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這些年來,陳老體弱多病,老伴也因病長年臥床,生活不能自理,但會裡每次重大活動他都準時參加,還帶頭髮言。陝西是旅遊大省,又有黃帝陵這個得天獨厚的優勢,每年來陝祭拜始祖的海內外黃埔同學很多,每次接待重要客人或團體他都要參加,而且一陪到底。陳會長常對大家說,陝西黃埔同學會做對台、海外統戰工作有自己獨特優勢,我們要利用好這個優勢,加強與台灣和海外黃埔同學的聯繫交往,積極宣傳中央方針政策,力促祖國早日統一,這樣的接待,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近幾年來,陝西同學會先後接待了來自美國、台灣等海內外黃埔同學的參訪團200多人,為祖國統一做了大量的工作。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陳光舜的要求下,同學會機關先後建立了會長辦公會議制度、理事會工作制度、中心學習組學習制度、機關工作人員目標工作責任制等8個制度,重大事情,會長辦公會集體研究,並向理事會通報,這個制度一直堅持得很好,促進了同學會工作的順利開展。
陳會長每年都堅持帶領機關同志下基層調查研究。2003年他帶領機關同志到鹹陽、銅川、韓城、禮泉、撞關等地。凡有黃埔同學的地方,他都想去看看,了解基層黃埔同學會開展活動的情況,有沒有活動場所,經費怎么樣,了解同學們的生活怎樣,他們在想什麼,做什麼・・…他與同學們傾心交談,問他們如今與台灣同學保持聯繫,能否為祖國統一大業和本地經濟建設招商引資做點力所能及的工作;他還關切地詢問黃埔二代們的創業情況。
他看到大多數同學在新時期共產黨的統戰政策的關懷與照顧下生活得很好,但也有個別同學生活還有一定困難,他吩咐同學會機關的同志,要多爭取統戰部的支持,關心同學們的晚年生活。
陳光舜會長說,他現在最高興的事就是聽到同學的好訊息。比如禮泉縣的李維華同學和他的子女們辦了一所維華學校,從幼兒班到國中都有,還正在通過同學會的幫助爭取辦高中部;寶雞市同學李多豐曾向陳會長反映其兒子、媳婦下崗,孫子考上鹹陽中醫學院無錢上學情況,陳會長向省委統戰領導反映,省委統戰部協調有關部門幫助解決800元;台灣的同學通過同學會找到了惦記了幾十年的救命恩人;某位黃埔二代已成為果樹授粉、培育方面專家・・…他要把這些好訊息傳遞給更多的同學,把好的做法、好的經驗傳授給更多的同學。陳光舜感到了一種油然而生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天涼點的時候,我還要下去!”陳光舜說。我從他的目光里讀到了剛毅,讀到了熱情,更讀到了愈老彌堅的生命力。

逝世

陝西省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副軍職離休幹部、原解放軍西安陸軍學院顧問陳光舜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2年12月3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3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