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普林菲爾德步槍

基本信息

武器簡介

斯普林菲爾德M1903式步槍斯普林菲爾德M1903式步槍

斯普林菲爾德步槍是一種旋轉後拉式槍機彈倉式手動步槍,1903年定型稱為“0.30口徑M1903步槍”,因其由斯普林菲爾德(Springfield)兵工廠研製而得名斯普林菲爾德步槍(Springfieldrifle),也有譯成春田兵工廠而稱為春田步槍是美軍在一戰及二戰的制式步槍

1903式.30口徑步槍,簡稱03式,1903年被美國軍隊採用,直到1936年,它一直是美軍標準配置步槍。二戰期間仍有許多在使用。36年,M1步槍取代它成為美軍標準配置。在二戰的美國軍隊中成為狙擊手的主要武器,因射速劣勢而在步兵中被M1加蘭德步槍取代

發展歷史

前身

1898年美西戰爭期間,西班牙士兵使用毛瑟步槍。這次戰鬥的結果導致美國開始研製毛瑟式的步槍M1903式步槍是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研製的,經德國毛瑟兵工廠的特許下生產。旋轉後拉式槍機仿自德國98系列毛瑟步槍,可以認為是毛瑟步槍的變型槍。外觀上,整槍長度比98式毛瑟步槍短,槍管長度縮短為610毫米,拉機柄向下彎曲。由容量5發子彈的彈倉供彈,用5發分離式彈夾裝彈,也可直接往彈倉里添裝子彈。M1903式步槍最初發射0.30-03彈藥,1906年改為配用的M1906式步槍彈(或稱0.30-06步槍彈、斯普林菲爾德0.30-06步槍彈)是在毛瑟式無底緣彈的基礎上改進的,成為美國軍隊以後五十年間的標準步槍彈藥。M1903式步槍加工工藝堪稱精良,在各種惡劣環境下,精度和動作可靠性均能保持良好。早期的M1903式步槍還配有桿式刺刀,中等力度的撞擊下容易損壞,後改用了匕首式刺刀。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美國參戰時,美軍裝備的M1903式步槍數量不足,美國將同樣仿自德國毛瑟式步槍槍機的一種恩菲爾德步槍P-14命名為M1917式步槍用來補充短缺,甚至在前線美國軍隊使用的M1917式比M1903式還多戰爭結束後M1917式步槍撤裝,美軍只保留了M1903式步槍作為制式步槍。

發展

1938年,M1式加蘭德步槍開始取代M1903式步槍裝備美軍,由於M1式步槍的產量不足,M1903式步槍仍然是美國軍隊裝備的主要步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軍隊仍大量裝備,剩餘的M1903式斯普林菲爾德步槍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包括狙擊步槍,1943年正式命名為“M1903A4,0.30英寸狙擊步槍”,也稱為“斯普林菲爾德狙擊步槍”該槍在M1903A3的基礎上改進,加裝2.5倍光學瞄準鏡,具有精度上的優勢,瞄準鏡座裝在機匣正上方,為不妨礙瞄準鏡的使用拆除了機械瞄具。M1903式斯普林菲爾德步槍也曾通過「對外援助法案」提供給中國軍隊使用由於該槍外形、長短均與當時中國軍隊裝備的中正式步槍(仿毛瑟1924)相似,被中國士兵稱為“花旗中正式”。

M1903成為美軍制式裝備100年後,還在美國軍隊中少量服役。其槍身金屬部件鍍鉻處理,配白色背帶,供訓練與檢閱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