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鹿賦

文鹿賦

《文鹿賦》是西漢文學家公孫詭所作的一篇短賦,當作於梁王菟園落成期間,旨在頌揚梁孝王劉武的功德。

原文:

麀鹿濯濯,來我槐庭。食我槐葉,懷我德聲。質如細縟,文如素綦。呦呦相召,《小雅》之詩。嘆丘山之比歲,逢梁王於一時。

譯文:

聽那篤篤的腳步聲,麋鹿來到這槐樹茂盛的庭院。

盡情地吃著槐樹葉子,對我懷著深深的感激。

鹿身就像那潔白的絹絲褥子,上面印著美麗條紋。

她歡快地召喚同伴,就像《詩經.小雅.鹿鳴》中描述的那樣(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在山上多年都不曾擁有過,今天在梁園這裡找到了幸福。

作者簡介:

公孫詭(?-前148) 齊(今山東東部)人。卒於漢景帝中元二年。多奇邪計。吳楚七國亂後,梁孝王招延四方文士,他與羊勝、鄒陽等皆游於梁。初見王,受千金,甚得寵信,官至中尉,號稱“公孫將軍”。初見梁孝王,賜千金,官至中尉,號曰公孫將軍,梁王怨袁盎,乃與詭及羊勝謀,使人刺殺盎。於是天子疑梁王,乃遣使捕詭、勝。詭等匿王后宮,使者責之急,王乃令詭等自殺。詭著有《文鹿賦》,《西京雜記》今不存。

相關背景:

本文是作者讚頌西漢梁孝王劉武的一篇短文,作於梁園落成期間。

劉武(?~公元前144年),漢文帝嫡二子,漢景帝同胞弟,母竇太后。前178年被受封代王,前176年改封淮陽王。前168年,梁懷王劉揖薨,無嗣,劉武繼嗣梁王。前161年就國。都睢陽(今河南商丘)。七國之亂期間,曾率兵抵禦吳王劉濞,保衛了國都長安,功勞極大,後仗竇太后寵愛和梁國地大兵強欲繼景帝之帝位,未果。前144年十月病逝,諡號孝王,葬於永城芒碭山。自受封至去世,共為王三十五年,為梁王二十四年。孝王死後梁國一分為五,為其五子封國。

竇太后比較喜歡梁孝王,所以一直希望景帝千秋萬歲之後能傳位於梁王。

景帝確實犯傻,居然在一次酒會上從容說:"千秋萬歲之後傳位於王",記住,司馬遷用了"從容"二字,顯然不是喝醉了。皇上乃金口玉言,說話當然算數,所以梁孝王竊喜,沒想到被竇嬰駁回去了。從小就聽說過周成王桐葉封疆的故事,皇上豈是口誤,奈何當時舉目天下,唯有梁孝王才是自己的親兄弟,不靠他靠誰呢?

後來的七國之亂之前,漢景帝與梁孝王結成兄弟之盟,梁孝王坐鎮的梁國首都睢陽。在睢陽梁孝王被吳楚叛軍圍攻。戰爭最艱苦的時候,吳楚軍都打入城中,後被消滅,太尉周亞夫已經被漢景帝授予軍事上指揮的全權,梁孝王多次派人去請求援兵,周亞夫為大局考慮沒有出兵援助,只讓梁孝王拖住吳楚軍。最後周亞夫斷吳楚軍的糧草,吳楚軍敗。

所以後來平定七國之亂後,因為梁王最親,戰功確實也很卓著,漢景帝重賞了梁孝王,後來梁孝王居功自傲,目無法制,而且逾越了禮制,出行行天子禮。太子劉榮被廢之後,欲爭儲位,而且行為越來越放縱,甚至暗殺了朝廷之中反對立他為儲的大臣。這件事發生之後,遭到了漢景帝派的中尉郅都的嚴密調查,無奈只得把給他獻暗殺計謀的羊勝、公孫詭當替罪羊。此事之後梁孝王已無爭儲的想法,負荊請罪於漢景帝前。 此時也已經立皇十子劉徹(原名劉彘)為太子。

漢景帝中元六年,梁孝王再次入朝,請求留在長安,入侍皇太后,但景帝沒有批准,梁孝王回到封地後四個月 ,突患熱病,病情急劇惡化,不久就離開了人世。一代梟雄黯然退出了歷史的舞台。死後諡號梁孝王,葬於睢陽東九十里的芒碭山區。

梁孝王虛懷若谷,門下不知多少人才,像我們熟知的司馬相如、枚乘、鄒陽,都是響噹噹的名號。

梁孝王在任期間在汴梁東南古吹台一帶大興土木,建造了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梁園(“梁孝王好營宮室苑囿之樂,作曜華之宮,築兔園。”-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三》)。又在園內建造了許多亭台樓閣以及百靈山、落猿岩、棲龍岫、雁池、鶴洲、鳧渚等景觀,種植了松柏、梧桐、青竹等奇木佳樹。建成後的梁園周圍三百多里,宮觀相連,奇果佳樹,錯雜其間,珍禽異獸,出沒其中,使這裡成了景色秀麗的人間天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