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貢烏拉蘇木

文貢烏拉蘇木

文貢烏拉蘇木位於鑲黃旗東北部,所在地查乾陶勒蓋距旗所在地45公里。主要流域有古斯貴、賽烏素兩個流域,主要礦產有鐵、鹽、礦泉水、葉臘石等,礦泉水儲量大,含多種微量元素,符合國家標準,極具開發價值。轄18個嘎查、195個浩特、1325戶、4395人。草場總面積234萬畝。2004年牧業年度牲畜總頭數15.6萬頭(只),其中:大畜0.6萬頭,小畜15萬隻。

基本信息

簡介

文貢烏拉蘇木文貢烏拉蘇木
文貢烏拉文貢烏拉蘇木位於鑲黃旗東北部,所在地查乾陶勒蓋距旗所在地45公里。轄18個嘎查、195個浩特、1325戶、4395人。草場總面積234萬畝。2004年牧業年度牲畜總頭數15.6萬頭(只),其中:大畜0.6萬頭,小畜15萬隻。2003年度牧民人均純收入1309元。主要流域有古斯貴、賽烏素兩個流域,主要礦產有、鹽、礦泉水、葉臘石等,其中:礦泉水儲量大,含多種微量元素,符合國家標準,極具開發價值。

文貢烏拉文貢烏拉蘇木貫徹落實牧區工作會議和旗委(擴大)會議精神,緊緊圍繞新牧區建設,全面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加大轉移牧區人口力度,多渠道實現牧民增收,各項工作穩步健康發展。

經濟發展

文貢烏拉蘇木文貢烏拉蘇木
2006年4月3日召開全文貢烏拉蘇木2006年工作會議,傳達學習了旗委(擴大)會議及其他專業會議精神,安排部署並分解全年工作任務,與各嘎查簽定工作目標責任狀,明確了職責任務。

春季休牧各項工作,成立專門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層層簽定了責任狀。休牧期間發放宣傳單一千多份,發放休牧飼料882噸,協調文貢烏拉蘇木信用聯社發放政府貼息貸款66.5萬元,處罰17人,罰款兩千多元,警告40戶。

種植業,把此項工作納入文貢烏拉蘇木政府重要議事日程上;完成高產飼料基地種植任務6314畝,其中100畝以上有2898畝,分散經營3367畝,從高產飼料長勢來看可以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標。

黃牛改良工作作為轉變畜牧業生產經營方式和增加牧民收入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文貢烏拉蘇木、嘎查成立專向推進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層層簽定責任狀,明確了目標和任務。全文貢烏拉蘇木現有能繁育母牛4287頭,其中有西門塔爾母牛1024頭。今年共清群去勢公牛511頭,嚴格按照業務部門技術簽定留有掃尾公牛31頭,試情公牛11頭,並全部佩帶耳標、登記、拍照、造冊管理。現有冷配站17個,冷配點12個。冷配技術人員29名,輻射680牧戶,今年冷配

文貢烏拉蘇木文貢烏拉蘇木

任務3900頭,截止目前已完成1683頭。

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今年全文貢烏拉蘇木計畫完成10700平方米暖棚建設任務,其中生態暖棚建設項目5800平方米,建設施工任務全部由牧民協會承建。人畜飲水井43眼,青貯窯40處。

牧畜疾病防疫工作作為畜牧業生產穩定發展的重要措施來抓,強化防疫措施,做到戶不漏畜,畜不漏針。2006年牧業年度牧畜總頭數為125088頭(只),其中大畜5862頭,小畜119125隻,牲畜防疫面和免疫密度均達到100%,未出現重大疫情。

2006年5月,舉辦文貢烏拉文貢烏拉蘇木首屆牧民實用技術培訓,邀請自治區牧科隊四位專家學者,分別就家畜胚胎移植技術,旱生牧草及旱作人工草地種植和青貯實用技術等方面進行科技培訓,200餘人參加培訓,受到良好的效果。現全文貢烏拉蘇木272名牧民青年報名參加“陽光工程”使用技術培訓。

增加牧民非牧業收入,創辦了“鑲黃旗牧區基礎設施建設牧民協會”。協會可提高德斯格圖嘎查牧民人均收入750元,可壯大集體經濟3萬元,目前已完成35處棚圈並順利通過生態監理的考核驗收。

學習借鑑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組織部分牧民到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巴音淖爾市烏拉特中旗進行實地考察,查找自己的不足和長處,形成調研報告一份。

文貢烏拉蘇木與內蒙古農業大學科技局聯合搞了一項“鑲黃旗農業綜合開發科技示範項目”。項目區占地面積100畝,種植多類適合本地區的優質牧草,以便今後推廣。
成立畜牧業聯戶經營專項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多次進行實地調研,制定推進工作方案,全文貢烏拉蘇木設立了三個聯戶經營試點浩特,下一步準備把他們成功的經驗推向全文貢烏拉蘇木範圍。
草原保護

2000年,國家啟動了生態建設工程,—京津周邊地區風沙治理工程,文貢烏拉蘇木作為鑲黃旗核心項目區域,得到上級政府的傾斜。草原生態呈現出旺盛好轉的態勢。為了防止草原生態再次惡化,要始終把生態建設作為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來抓,嚴格草畜平衡責任。嚴格執行草畜平衡制度是草原生態保護和建設的首要任務。堅持保護與建設並舉,保護優先的原則,把減輕對草場的過度利用作為根本措施,必須把控制牲畜頭數作為草原生態保護的首要途徑。通過向民眾宣傳講解草畜平衡制度方面的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及其長遠利益,逐步使草畜平衡制度由政府強制向民眾自覺轉變。

增加收入

從根本上解決草原生態問題,必須在“減人、減畜”上下功夫,增加牧民收入長遠上靠減少牧民,轉移牧民,最終走工業化道路。在這方面我們想在以下幾點進行實破。

一是推行聯戶經營畜牧業,讓一部分牧民轉移出來。畜牧業聯戶經營具有保護草原生態,增加牧民收入的雙重優點。但從目前我文貢烏拉蘇木聯戶經營的情況來看大多是牧民自發組建,聯戶經營者具有親屬關係,其規模小、力量弱、缺乏政府引導、政策扶持、很難在牧民民眾中引起強烈的反響,很多牧民仍然對此項工作持懷疑態度。所以,我們一方面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另一方面整合畜牧業資源,扶持一些善於經營,管理的浩特、牧戶,實行較高水準的劃區輪牧,堅持典型引路,示範帶動,以點帶面,推進此項工作。年底以前完成40—50個浩特聯戶經營工作任務,從而進一步解放剩餘勞動力,提高牧民收入。
二是進一步規範協會工作。目前,我文貢烏拉蘇木有兩個協會,一個科技示範區,各協會工作都在正常運行,發揮應有的作用。我們計畫近期在崩紅高勒嘎查成立一個面向牧區、服務牧民的“畜牧業機械服務協會”。各協會在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廣泛吸收牧民,從而提高牧民的牧業和非牧業的收入。

最佳化結構

大力發展肉牛養殖區。以查乾淖爾嘎查為試點,在牧民自願的基礎上把小畜全部處理,大力發展肉乳兼用的西門塔爾牛。以阿拉騰毛都協會為依託,輻射周邊地區建立肉毛兼用型德美羊繁殖園區。以布日都淖爾嘎查為中心,輻射周邊幾個嘎查飼養優質的絨山羊。

出欄力度和調整畜群結構力度,充分利用整村推進扶貧項目和其他項目,引進西門塔爾牛、肉毛兼用型德美羊等優良品種,進一步最佳化畜群結構。

黃牛改良工作,繼續抓好阿拉騰毛都協會等牧民改良協會工作,進一步提高牲畜改良化程度。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