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編輯規範

七、文章編號1.文稿應具有文章編號。 4.中文文章編號的標識為“文章編號:”。 5.文章編號的位置放在文獻標識碼後面。

文稿編輯規範

參照《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試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GB/T15834—1995《標點符號用法》和本刊多年以來形成的文稿編輯要求,按照文稿組成順序,特制定本規範。

一、文章標題

文稿應具有中文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加副標題。標題應簡明、具體、確切,概括文章的要旨。

二、 作者及其工作單位

1.文稿應具有作者署名和作者工作單位。

2.作者的署名放在文章標題的下方,居中排印;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應以逗號隔開;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應在姓名右上角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數字序號,並在其工作單位名稱之前加與作者姓名序號相同的數字。

3.作者工作單位直接排印在作者姓名之下,用圓括弧括起。在標明作者工作單位時,應包括單位全稱(不要使用簡寫形式)、所在省市名及郵政編碼,單位名稱與省市名之間應以逗號分隔,各工作單位連排時,以分號隔開。作者單位所在地區應含省(區)和市兩個要素,直轄市時為一個要素。

4.國外作者應在作者署名前加方括弧進行標識,港澳台作者應在作者署名前加圓括弧進行標識。

三、摘要

1.文稿應具有中文摘要。

2.摘要的撰寫應體現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大要素,遵循客觀性原則、準確性原則、簡練性原則、規範性原則。

3.中文摘要前加“摘要:”作為標識。

四、關鍵字

1.文稿應具有關鍵字。

2.每篇文章可選3~8個關鍵字,多個關鍵字之間以分號分隔。

3.中文關鍵字前加“關鍵字:”作為標識。

五、中圖分類號

1.文稿應具有中圖分類號。

2.編輯在查找分類號時,採用《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四版)進行分類。

3.一般標識1個分類號,多個主題的文章可標識2個或3個分類號;主分類號排在第一位,多個分類號之間應以分號分隔。

4.分類號前應以“中圖分類號:”作為標識。

六、文獻標識碼

1.文稿應具有文獻標識碼。

2.本規範共設定以下5種文獻標號:

A—理論與套用研究學術論文(包括綜述報告)

B—實用性技術成果報告(科技)、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總結(社科)

C—業務指導與技術管理性文章(包括領導講話、特約評論等)

D—般動態性信息(通訊、報導、會議活動、專訪等)

E—檔案、資料(包括歷史資料、統計資料、機構、人物、書刊、知識介紹等)

3.不屬於上述各類的文章以及文摘、簡訊、補白、廣告、啟事等不加文獻標識碼。

4.文獻標識碼的位置放在中圖分類號後面。

七、文章編號

1.文稿應具有文章編號。

2.文獻標識碼為A、B、C三類文章必須編號。該編號在全世界範圍內是該文章的唯一標識。

3.文章編號由期刊的國際標準刊號、出版年、期次號及文章的篇首頁碼和頁數等5段共20位數字組成。《中國電化教育》的結構為:

1006—9860(YYYY)NN—PPPP—CC

其中YYYY為文章所在期刊的出版年,NN為文章所在期刊的刊次,PPPP為文章首頁所在期刊頁碼,CC為文章頁數,“—”為連字元。期次為兩位數字。當實際期次為一位數字時需在前面加“0”補齊,如第一期為“01”。文章首頁所在頁碼為4位數字;實際頁碼不足4位者應在前面補“0”,如第139頁為“0139”。文章頁數為兩位數字;實際頁數不足兩位數者,應在前面補“0”,如文章有9頁,應為“09”。轉頁不計。

4.中文文章編號的標識為“文章編號:”。

5.文章編號的位置放在文獻標識碼後面。

6.文章編號由責任編輯負責給定。

八、正文

1.標題的層次

一級標題用“一、 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 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 2. …”來標識。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2.插圖和表格

(1)文中只有一個表(或一個圖)均不加表(圖)序。

(2) 插圖的圖序、圖名應放在插圖的下方,居中排印。圖序與圖名之間空一個字。“圖注”應排在圖的下面(圖序上面)各條說明可連排,其中間加分號,末尾一條不加標點。

(3)表格的表名和表序應放在表格的上部,居中排印;表格的左右框線線應去掉;表格中的文字結束時,不加標點。“表注”排在表下,左起空二字,末尾加標點。

3.公式

公式應單占一行並居中排印,末尾不必加標點符號;一行如有兩個以上式子的,可用標點符號隔開;解釋公式中的變數應以“式中:”作為標識,左頂格排印。其基本格式如:

X+Y=C

式中:X代表┅┅;

Y代表┅┅;

C代表┅┅。

4.數字

以下情況應當使用阿拉伯數字:在書寫公曆世紀、年代、年、月和時刻時;在記數與計量時(包括正負數、分數、小數、百分比、約數等)。

以下情況應當使用漢字:數字作為詞素構成定型的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或具有修飾色彩的語句時;鄰近的2個數字並列連用,表示概數的時候應當使用漢字,連用的2個數字之間不套用頓號隔開。

5.標點符號

(1)本刊常用標點符號有14種,分點號和標號兩大類。點號包括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標號包括引號、括弧、破折號、省略號、連線號、間隔號、書名號。

(2)句號、問號、嘆號、逗號、頓號、分號和冒號一般占一個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現在一行之首。

(3)引號、括弧、書名號的前一半不出現在一行之末,後一半不出現在一行之首。

(4)破折號和省略號都占兩個字的位置,中間不能斷開。連線號和間隔號一般占一個字的位置。這四種符號上下居中。

6.注釋

對文章標題進行說明時,排印在文末地腳,注釋用*標註。

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時,排印在該頁地腳。參考文獻序號用方括弧標註,注釋用數字加圓圈標註。

九、參考文獻

1.參考文獻按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次序排列於文後,正文中應以相對應次序並加方括弧排在右上角。

2.以“參考文獻:”(左頂格)作為標識。

3.參考文獻的序號左頂格,並用數字加方括弧表示,每一條參考文獻條目的最後均以“.”結束。

4.參考文獻著錄項目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主要責任者(專著作者、論文集主編、學位申報人、專利申請人、報告撰寫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個責任者之間以“,”分隔,主要責任者只列姓名,其後不加“著”、“編”、“主編”等責任說明。
(2)文獻題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3)文獻類型及載體類型標識。

參考文獻類型

專著

論文集

報紙文章

期刊文章

學位論文

報告

標準

專利

文獻類型標識

M

C

N

J

D

R

S

P

對於專著、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其文獻類型標識建議採用單字母“A”;對於其他未說明的文獻類型,如“檔案”建議採用單字母“Z”。

對於資料庫(database)、電腦程式(computer program)及電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等電子文獻類型的參考文獻,以下列雙字母作為標識:

電子參考文獻類型

資料庫

電腦程式

電子公告

電子文獻類型標識

DB

CP

EB

對於非紙張型載體的電子文獻,當被引用為參考文獻時,需在參考文獻類型標識中同時標明其載體類型,並採用雙字母表示電子文獻載體類型:磁帶(magnetic tape)—MT,磁碟(disk)—DK,光碟(CD-ROM)—CD,在線上網路(online)—OL,要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獻載體類型的參考文獻類型標識:

[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 如:

[DB/OL]—在線上網上資料庫(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帶資料庫(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碟圖書(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碟軟體(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EB/OL]—網上電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紙張為載體的傳統文獻在引作參考文獻時,不必註明其載體類型。

(4)出版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文獻出處或電子文獻的可獲得地址。

(6)文獻起止頁碼。

(7)文獻標準編號(標準號、專利號……)。

各類參考文獻條目的編排格式如下:

a.專著、論文集、學位報告、報告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 [文獻類型標識].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任選).

例如:

[1] 烏美娜.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 辛希孟.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A集[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3]張生.微分半動力系統的不變集[D].北京:北京大學數學係數學研究所,1983.

[4] 馮西橋.核反應堆壓力管道與壓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1997.

b.期刊文章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 [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例如:

[1] 吳剛.網路時代的課程理念及課程改革[J].全球教育展望,2001,(1):26—29.

[2]M.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882.:1360—1380.

c.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例如:

[1] Anderson, M. D.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Web-Based Courses[A]. Christopher R. Wolfe.Learning and Teaching on the World Wide Web [C].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2001.45-72.

[2] 鍾文發.非線性規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套用[A].趙偉.運籌學的理論與套用——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C].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467—487.

d.報紙文章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

[1] 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e.國際、國家標準

[序號] 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

例如:

[1] GB/T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S].

f.專利

[序號] 專利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出版日期.

例如:

[1] 姜錫洲.一種溫熱外敷藥製備方案[P].中國專利:881056073,1989—07—26.

g.電子文獻

[序號] 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例如:

[1] Richard E. An HPT Quick Reference Guide[[DB/OL].http://www.greenworks.org/hpt/hpt_main.htm.

[2] 萬錦坤.中國大學學報論文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

h.檔案
[序號]檔案編號,文獻名稱 [Z].

例如:

[1]教基[2000]34號檔案 , “教育部關於在中國小實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 [Z].

i. 各種未定義類型的文獻

[序號]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字型<>規範<>
封面:按浙江大學學位論文統一格式,輸入字型:黑體三號字
論文各部分的大標題(摘要,目錄等)及各章名:黑體小二號
摘要內容,目錄內容,中文正文:宋體小四號,行間距1.25~1.5
正文英文:Times New Roman, 小四號,行間距:1.25~1.5,段間距:0.5
圖,表標題字:宋體5號
章節層次劃分範例:
第一章:XXXX概述(黑體小二號)
§1.1 XXXXX原理(黑體三號)
§1.1.1 XXXX光學原理(黑體小三號)
XXXX鏡頭(黑體四號)
XXXX鏡片 (宋體小四號)
正文(宋體小四號)
公式,圖,表,標註(宋體5號字)
公式,圖,表按章標註:
如:第三章第9個公式,在公式後同行標註:(3-9)
第三章第9個圖,在圖下面標註:圖3-9 XXXX
第三章第9個表,在表上面標註:表3-9 XXXX
頁面,頁碼,頁眉
一律使用A4頁面:四周空邊2cm~2.5cm
正文頁碼從第一章第一頁正文開始標頁號,正文前的摘要和目錄用羅馬字標頁:Ⅰ,Ⅱ,Ⅲ,Ⅳ,Ⅴ,Ⅵ,Ⅶ...頁碼底部中心標註.
頁眉:浙江大學碩士/博士論文
論文雙面複印
參考文獻和發表論文:
宋體5號,按如下順序:
著作:按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頁碼
論文:按作者,論文題目,期刊名,出版年(卷號),月(期號),頁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