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之友

編輯之友

《編輯之友》的前身是創辦於1981年的山西人民出版社內刊《編創之友》。 1985年改名《編輯之友》並公開出版,季刊,由山西省出版總社主管,山西人民出版社主辦。 1987年改為雙月刊,由山西新聞出版局主管,書海出版社出版。2003年主辦單位變更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21日,山西出版集團成立,《編輯之友》的主管和主辦單位也隨之更改為山西出版集團。2009年1月,改為月刊。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編輯之友》的前身是創辦於1981年的山西人民出版社內刊《編創之友》。 1985年改名《編輯之友》並公開出版,季刊,由山西省出版總社主管,山西人民出版社主辦。 1987年改為雙月刊,由山西新聞出版局主管,書海出版社出版。2003年主辦單位變更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21日,山西出版集團成立,《編輯之友》的主管和主辦單位也隨之更改為山西出版集團。2009年1月,改為月刊。

報刊職能

該刊力爭反映編輯出版的最新研究成果,代表最高研究水平。以編輯理論研究為中心,主要刊登編輯出版科研論文,兼及編輯工作的其他方面,努力在保持學術性的同時兼具實用性。

期刊簡介

編輯之友是中國創辦最早的編輯專業雜誌,是中文新聞出版類核心期刊,以“探索出版規律,引領出版潮流”為宗旨,以前瞻、深刻、務實,形象為特徵。

獲獎情況

連續多年被評為山西一級期刊,華北地區優秀期刊,2001年入選“中國期刊方陣”。

主要欄目

設有:前沿探索、熱點透視、專題剖析、品牌解讀、名家訪談、出版論壇、策劃行銷、期刊探索等欄目。

收錄情況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核心期刊、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NKI)全文收錄期刊、被列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

注意事項

各時期封面各時期封面

經核實編輯之友在其主辦山西出版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網站並未發布相關的稿約和徵稿信息,

有關事議請直接與編輯部聯繫,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建設南路21號出版大廈,郵編: 030012 。

期刊目錄

《編輯之友》2012年第12期目錄

數字出版時代:學術期刊話語權流變及分析.....................張楠

政策視域下的高校學報版面費難題的破解路徑..................楊榮星

移動終端上的雜誌業發展現狀與應對思路......................謝征

非時政類報刊體制改革後的做大做強..........................韓晉生

基於4C行銷的學術期刊經營策略..............................周華清

暈輪效應對電子圖書行銷的啟迪..............................張天竹

媒介環境學視域中的“走轉改”活動..........................趙鵬升

海外華文媒體的現狀、問題與對策............................鄭文標

論網路文化生產力..........................................李丹

用信息限制引導網路輿論....................................林凌

基於5T分析模型的網路口碑傳播..............................段淳林

基於公共外交視野芻議網媒突發性新聞報導....................林英

傳播學視角下的高校網頁英文翻譯............................邱春安

人肉搜尋的體驗經濟價值分析................................韋文杰

新聞評論的四個原則........................................馮海

基於6R理論手機廣告傳播策略研究............................陳熙

淺析數字出版產業化的人才培養策略..........................李敏

投稿須知

1.文稿要求:內容新穎、論點明確、力求文字精煉、準確、通順,文題簡明扼要,文稿應資料可靠、數據準確、書寫規範,文責自負。

2.來稿文章字數不要超過八千字,文章標題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並譯成英文。提要用第三人稱寫法,100-200字為宜。關鍵字3-5個,以分號相隔,選擇與文章核心內容相關的具有獨立性的實在詞。正文標題:內容應簡潔、明了,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

3.文章結構:題目、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字、文章正文、參考文獻、作者簡介、作者詳細通訊地址、電話、信箱。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註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按項目證明文字材料標示清楚。

4.作者姓名、工作單位: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一、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5.數字用法執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採用阿拉伯數字;夏曆、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並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6.文中儘量少用圖表,必須使用時,應簡潔、明了,少占篇幅,圖表均採用黑色線條,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號,應有簡明表題(表上)、圖題(圖下),表中數據應註明資料來源。

7.參考文獻是作者撰寫論著時所引用的已公開發表的文獻書目,是對引文作者、作品、出處、版本等情況的說明,文中用序號標出,詳細引文情況按順序排列文尾。

(1)圖書類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其他題名信息(任選)[文獻類型標識].其他責任者(任選)。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2)期刊文章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建議外文刊名後加ISSN號),年,卷(期):起止頁碼。

(3)報紙文章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4)古籍格式:[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O].其他責任者(包括校、勘、注、批等)。刊行年代(古曆紀年)及刊物機構(版本)。收藏機構。

(5)析出文獻格式:[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原文獻主要責任者(任選)。原文獻題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獻起止頁碼。

(6)電子文獻格式: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7)文獻重複引用標記:同一作者的同一文獻被多次引用時,在文後參考文獻中只出現一次,其中不注頁碼;而在正文中標註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並在序號的角標外著錄引文頁碼。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