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周圍神經病

放射性周圍神經病

神經系統放射射周圍神經病是指電離輻射通過神經系統各部位所產生的組織不良反應。不良反應可能與照射總劑量、每次照射分量的大小、照射總的時間和被照射的神經組織的容積和部位有關。每個病人的安全照射劑量可根據病人原神經系統疾病性質、先前的外科手術,伴用的化療藥物和個體敏感性推算。

基本信息

概述

放射性周圍神經病放射性周圍神經病

放射治療是導致放射性周圍神經病的主要原因,可以造成包括脊髓和周圍神經在內的神經系統損傷。放射性周圍神經病的發生與照射部位和照射劑量有著密切的關係。

流行病學:在過去使用千伏電壓(kilovoltage)X線機放射治療時,很少造成周圍神經損傷。自套用兆伏電壓X線機後照射強度加大,放射性周圍神經病的發生率明顯上升。早年的資料顯示乳腺癌患者接受63Gy(6300rad)峰劑量照射後,73%出現神經症狀,57.75Gy峰劑量時,僅15%有神經症狀。放射性周圍神經病最常發生的部位是臂叢腰骶叢和舌咽神經等。

病因

放射治療是導致放射性周圍神經病的主要原因,其他因防護不當或誤接觸廢棄放射源也可導致本病。

發病機制

放射性周圍神經病放射性周圍神經病
放射性周圍神經病的發生與放射治療引起的神經乾或神經叢周圍結締組織纖維化有關。有報導證實接受大劑量放射治療22個月後的死亡病例,其屍檢病理觀察發現臂叢神經周圍有明顯纖維化鏡檢可見纖維化區域的近端神經相對完好,纖維化部分神經外膜增厚,髓鞘脫失神經纖維被纖維結締組織取代纖維化部分的遠端正中神經也有廣泛而明顯的髓鞘脫失鵻神經纖維萎縮部分被纖維組織取代。另一例接受小劑量放射治療12個月的患者,其臨床僅有輕微神經症狀死後屍檢發現僅在臂叢的前方有纖維化神經幾乎不受累鏡下除了兩條靠近腋窩前臂的小神經有輕微的脫髓鞘和纖維化外.,其餘的神經軸突和髓鞘均正常由此可見放射治療的劑量、病理所見神經叢纖維化的程度與臨床表現完全一致。

臨床表現

放射性周圍神經病放射性周圍神經病
放射性治療是乳腺癌、頸部腫瘤睪丸腫瘤淋巴瘤的最佳治療選擇,同時也最容易造成放射後的臂叢神經和腰骶叢損傷。鼻咽部腫瘤的放療可造成舌咽神經損傷垂體瘤顱咽管瘤的放療後可發生視神經和視交叉損傷。

放射性周圍神經病常有一定時間的潛伏期,多為數月至2年也可長達10年以上本病多緩慢起病少數病例可在接受放療後數天或數月突然起病放射性臂叢神經病患者多數首先表現為手指感覺減退或感覺異常,部分可同時有手和指無力。隨病情進展可逐漸出現受累肢體疼痛。少數患者以突發的運動障礙起病。

查體可見運動感覺均有異常,腱反射減弱上臂叢和下臂叢常同時受累,早期往往以上臂叢損害為主極少數病人累及膈神經引起膈肌麻痹。

神經電生理檢查可見失神經電位、纖顫電位和肌纖維顫搐放電(myokymicdischarge),運動和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均減慢在頸髓和鎖骨上之間可檢出運動傳導阻滯。體感誘發電位可見N9消失。

併發症

全身性損害,特別是消化功能障礙及血液系統病變較常見。

診斷

放射性周圍神經病放射性周圍神經病
本病健康搜尋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和臨床表現。

鑑別診斷:臂叢MRI可鑑別鵻是乳腺癌或頸部腫瘤復發侵犯神經還鵻是合併放射後神經病顱底MRI可鑑別鼻咽部腫瘤復發和放射性舌咽神經損傷。King報導鼻咽部腫瘤放療後2.5年內出現舌咽神經癱瘓的17例患者鵻行MRI檢查發現14例為放射性損害,表現為沿舌咽神經通路廣泛纖維化累及舌咽神經管和頸動脈鞘。2例為腫瘤復發,1例為腫瘤復發合併放射性損傷。

實驗室檢查

血液檢查:包括血常規、功、腎功血沉常規檢查;風濕系列免疫球蛋白電泳等與自身免疫有關的血清學檢查;

其它輔助檢查:神經電生理檢查與其他周圍神經病進行鑑別。

治療:由於松解手術的目的是阻止病情的發展,多數學者主張手術越早越好在剛出現感覺異常但尚未有疼痛時是手術的最佳時期。有些輕症患者可在6~9個月內自發緩解。

預防

預後:國內李大年報導12例乳腺癌和霍奇金病患者接受放療後隨訪12年,8例行單純手術松解或手術松解加網膜移植,4例無特殊治療。結果顯示12例患者中8例(包括6例手術和2例未手術)呈緩慢進展最終2例完全癱瘓,6例留有嚴重的運動感覺神經病所有手術病例疼痛症狀都得到緩解。

預防:1.主要是原發病的防治以及嚴格掌握放療適應證。

2.加強放射防護及廢棄放射源的管理。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