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雄林

資料

雄林,藏族吹口氣鳴樂器。藏語“雄林”意為豎吹之笛。也稱嘎爾巴雄林,意為嘎爾巴用的豎笛,或稱林布、久林。漢族稱藏族豎笛。流行於西藏四川雲南青海甘肅等省區。

改革雄林雄林

改革雄林
20世紀80年代初,西藏歌舞團要出國演出,管樂手扎西需要一支藏族古老的管樂器來演奏藏族風格的樂曲。他們從布達拉宮借出收藏的雄林,但音響與民族樂隊很不諧和,就慕名來北京找到管樂製作家吳仲孚。經試奏,覺得存在的主要是孔距問題。原來的按音孔是平均開孔,只適合民間使用,演奏民間樂曲;吳大師將其改為按十二平均律開孔,滿足了西藏歌舞團的需要。目前,改革雄林已發展為C、D、E三種調式,管長39厘米~46厘米、上管徑2.7
厘米~2.8厘米、下管徑1.4厘米~1.5厘米,改革後的外形保持了原來的民族風格,在方形發音孔下方刻有藏族風格的圖案紋飾,管尾上方嵌有兩道純金環圈,使古老的管樂器具有現代氣息。
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知名音樂人馮曉泉在他創作並演唱的歌曲中,已將藏族雄林用於現代流行音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