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遁(約314~366)

支遁(約314~366)

正文

東晉僧人。本姓關,字道林。陳留(今河南開封南)人。一說河東林慮(治所在今河南林縣)人。世代事佛。初至京城建康,受名士王濛、殷融等賞識。後隱居餘杭山間,研究《道行般若經》和《慧印三昧經》等。25歲出家。在吳地建立支山寺,旋住靈嘉寺,又至石城山立棲光寺。晉哀帝即位 (362)後,至建康住東安寺近三年。他“每至講肆,善標宗會”,以好談玄理而聞名當世。常與名士謝安、王羲之等交遊。曾在白馬寺與劉系之等論《莊子·逍遙遊》,群儒舊學莫不嘆服。他對《般若經》頗有研究,提出“即色本空”思想,成為般若學中六家七宗之一的即色宗。撰有《釋即色本無義》、《道行指歸》、《聖不辯知論》、《辯三乘論》、《釋蒙論》等,均佚。又作《大小品對比要鈔》,原書也佚,序尚存《出三藏記集》卷八中。關於禪學,撰寫過《安般經注》、《本起四禪序》等。相傳他主張頓悟。現存 2卷本《支遁集》系後世所編。今通行邵武徐氏刻本。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