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亂反正[漢語成語]

撥亂反正[漢語成語]

撥亂反正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bō luàn fǎn zhèng,意思是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

基本信息

釋義

撥:治理 亂:指亂世;反:通“返”,恢復。

意 指 消除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秩序。扭轉亂象,歸於正道。

出處

1、《公羊傳·哀公十四年》:「君子曷為為《春秋》?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

撥亂反正[漢語成語] 撥亂反正[漢語成語]

2、《漢書·武帝本紀》:“漢承百王之弊,高祖撥亂反正,文景務在養民……”

3、《三國志·鍾會傳》:太祖武皇帝神武聖哲,撥亂反正,拯其將墜,造我區夏。

4、漢桓寬《鹽鐵論·詔聖》:“ 高皇帝 時,天下初定,發德音,行一切之令,權也,非撥亂反正之常也。”

5、《晉書·樂記·宣輔政》:“宣皇輔政,聖烈深。撥亂反正,順天心。“

6、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三十二:今天運將轉,不過數十年,真人當出,撥亂反正。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糾正重大錯誤

近義詞

撥雲見天、鏇轉乾坤

反義詞

離經背道、每況愈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