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

持是一個漢字,讀作chí,本意是拿著,握住;遵守不變;主張,掌管;對待,處理(對待自己)。《禮記·射義》有記載:扶助。持弓矢審固。

基本信息

通假

音同形近的通假---- 六書中的形聲字,有一些字左邊是部首,代表義符,而右邊代表聲符。例如江河二字,左邊水為部首,是義符,右邊為聲符。宋人王聖美稱之為右文,即依字的形體右邊相似或基本相似,又是同音,可以假借。持、時、待——《易經·下經·歸妹》:“九四。歸妹愆期。遲歸有時。”王弼解說:“愆期,遲歸,以待時也。”按“時”當讀為“待”。《書經》言:“歸愆期遲歸有待。”故《傳》申之說:“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釋文》:“有待而行也。”本來“待”作“時”,是傳文“有待”或借“時”為之。愈知經之“有時”為“有待”之假借。按之“時”古音“始”又讀為“是”,而“待”古音“殆”,殆又音“以”。以、始、是三音相近,義亦相通。再者,古無舌上音,齒音亦多作舌頭,時讀如待。(參見章太炎《新方言》第一)由此又得“待”同“持”。《周禮》:“射則贊張侯,以旌居乏而待獲。”杜子春解說:“待當為持,書亦或為持。”(錢大昕《聲類》卷三)所以時、持、待,自然同音同義。(摘自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第467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漢字釋義

基本信息

拼音:chí,注音:ㄔˊ,

部首: 扌,部外筆畫: 6,總筆畫: 9,

五筆86/98: rffy,倉頡: qgdi,鄭碼: dbds,

四角號碼: 54041,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6301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扌寺

漢字部件分解: 扌士寸

筆順編號: 121121124

筆順讀寫: 橫豎橫橫豎橫橫豎捺

基本字義

[1]拿著,握住:~筆。~槍。~牢(把穩)。

[2]遵守不變:堅~。~久。~操(保持節操)。~之以恆。

[3]主張,掌管:主~。~平。~國。~重。~之有故(立論有根據)。

[4]對待,處理:~身(對待自己)。~盈。~勝。

[5]扶助:支~。撐~。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手,寺聲。本義:拿著)

(2) 同本義 [hold]

持,握也。——東漢·許慎《說文》

持弓矢審固。——《禮記·射義》

有持盈。——《國語·越語》

客持頭往見楚王,王大喜。—— 晉· 乾寶《干將莫邪》

秦王謂 軻曰:“起,取 武陽所持圖。”——《戰國策·燕策》

(3) 又如:持仗(手持武器);持斧操斤(拿著斧頭);持筆;持戟

(4) 引申為掌握;控制 [grasp;control]

悖亂不可以持國。——《呂氏春秋·察 今》

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韓非子·五蠹》

(5) 又如:主持(負責掌握或處理);持事(管理事務);持權(掌權)

(6) 保守,保持 [keep]

持久者知止足也。——《後漢書·列女傳》

猶引繩墨以持曲直。——《荀子·正名》

(7) 又如:持勢(保持地位、權力);保持(維持原狀);持世(維持世道);持衡;持位(保守地位)

(8) 攙扶;支持;支撐 [support]

及丞相御史所持。——《漢書·劉向傳》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論語》

(9) 又如:支持(給以鼓勵或贊助);持載;持扶(扶持)

(10) 守;防守 [guard]。如:持牢(固守;把穩);持堅(堅守);持備(守備)

(11) 遵循 [follow]。如:持齋把素(守戒吃素);持備(戒備)

(12) 對抗,不相上下 [oppose;resist]

子與子家持之。——《左傳·昭公元年》。疏:“奕棋謂不能相害為持。”

(13) 又如:僵持(相持不下);持頑(任性)

===========================

【詞語】:挽掖

【注音】:wǎn yè/yē

【釋義】:1.攙扶。

【詞語】:相挈

【注音】:xiāng/xiàng qiè

【釋義】:1.互相攙扶。

【詞語】:植持

【注音】:zhí chí

【釋義】:1.形容聲音相持不散

(此處內容來源不祥,留於了解情況的科友整理)

===========================

常用詞組

持家 chí jiā

[run ones home;keep house] 操持家務

持家有方

持節 chí jié

[take ancient flag with yak's tail] 拿看旄節。節,旄節,也叫符節,以竹為竿,上綴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即憑證)

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 匈奴使留 漢者。--《漢書.李廣蘇建傳》

持久 chí jiǔ

[protracted]∶長期對峙

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資治通鑑》

持論 chí lùn

[present an argument] 把自己的主張發表出來;立論

持平 chípíng

[unbiased;fair] 主持公正或公平,沒有偏頗

執法持平

持平 chípíng

[keep balance] 保持在同等水平上

按照新辦法測算,職工2013年可得獎金額大體和2012年持平

持槍 chí qiāng

[gun toting] 攜帶和使用槍枝,通常指為達到犯罪目的

持人長短 chí rén cháng duǎn

指抓住他人的缺點過失作為把柄,加以攻擊。

持身 chí shēn

[exercise proper restraints] 對自身言行的把握;要求自己

持身嚴格

持續 chí xù

[sustained;continued;continuous] 無間隔,連續不斷

持續犯罪

持有 chí yǒu

[hold]∶掌管,保有

持之以恆 chí zhī yǐ héng

持:堅持;恆:恆心。長久堅持下去。

持之有故 chí zhī yǒu gù

持:持論,主張;有故:有根據。指所持的見解和主張有一定的根據。

持重 chí zhòng

[prudent] 行事慎重;謹慎穩重,不輕浮

老成持重

方言集匯

1.粵語:ci4

2.客家話:[梅州腔] chii2 chi2 [寶安腔] ci2 [客語拼音字彙] ci2 [台灣四縣腔] cih2 [客英字典] chi2 [陸豐腔] chi3 [東莞腔] ci2 [海陸豐腔] chi2 [沙頭角腔] ci2

3.潮州話:ti5

漢英互譯

hold grasp support

English

sustain, support; hold, grasp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持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6

《唐韻》直之切《集韻》《韻會》澄之切,音治。《說文》握也。《廣韻》執也。《詩·大雅·鳧鷖序》持盈守成。《疏》執而不釋謂之持,是手執之也。《禮·射義》持弓矢審固。《史記·秦始皇紀》大吏持祿取容。

又把持也。《史記·酷吏傳》寧成為任俠,持吏長短。

又軍持,汲水具,梵語也,猶華言缾。《陸游詩》游山雙不借,取水一軍持。《注》不借,草履名。

又《正韻》知切,音馳。義同。

又葉如切,音除。《古隴西行》淸白各異尊,酒上玉華疏。酌酒持與客,客言主人持。  

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持

握也。從手寺聲。直之切

說文解字注

(持) 握也。從手。寺聲。直之切。一部。  

拼音是chi的漢字

拼音是chi的漢字共有183個,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