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科岩洞

拉斯科岩洞

拉斯科岩洞於1940年9月12日被4個孩子偶然發現。1963年法國政府已基本將山洞關閉,公眾不得入內參觀。只有科學家和獲準的少數人能在洞內逗留,且每周只開放5天,每天限入5人。1983年起,忠於原作、足可以假亂真的複製品拉斯科洞穴壁畫2號問世,每年接待遊客達25萬人次以上。

簡介

拉斯科岩洞拉斯科岩洞

拉斯科岩洞位於法國西南部的多爾多涅省,其最大亮點當屬在洞內發現的一些華美而宏偉的史前壁畫。

這些壁畫採用天然顏料繪製而成,年代距今已有大約1.6萬年。洞內的數百幅壁畫描繪了生存在冰河時代的一些動物,它們是在這一地區定居的早期人類的食物來源。

歷史淵源

拉斯科岩洞拉斯科岩洞

拉斯科岩洞發現於1940年,已有近兩萬年的歷史,岩洞石壁上畫滿了、牛、野山羊等組成的動物群,形態生動,色彩明快,表現出畫者利用岩石天然起伏的形勢安排構圖的智慧。一些鹿頭、飛箭等岩畫還留有用尖利的工具勾劃的痕跡,在半圓形的井穴中繪有大量的動物群像,可看到受傷的野牛撞倒鳥首人的驚險場面,這些都反映了舊石器時代人類的文明,對現代人追溯遠古人類生活和藝術創造活動的歷史具有重要科研價值,拉斯科岩洞堪稱一處極其珍貴的藝術聖地,是法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著名遺址之一。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岩洞內的氣候平衡已被打亂,受到藻類植物的影響,岩畫開始出現綠斑,並有加速惡化的趨勢,引起了法國文化遺產保護界的高度重視。在有關人士的推動下,對岩洞的保護項目應運而生。該項目將持續四年,涉及整治岩洞周邊環境,研發岩畫修復技術等,初步計畫把岩洞旁的停車場和紀念品商店向外推移,用輕型電動車作為遊客從停車場到岩洞的交通工具。另外,科研人員將用一種新研發的無副作用的化學手段對岩畫進行修復。遺址工作人員稱,二十個月內,岩洞的中央壁畫將會完好如初。政府部門也表示,一切工作均以保護岩洞為中心。

結構特點

拉斯科岩洞的主廳因畫有長5米的野牛而被稱為牛廳,牛廳寬約8米,長約20米。里端有長20餘米、寬 2-3米的後洞,右側里端有斜向的、長30餘米、寬約5米的右洞,各洞內空間高約5-7米。洞內較高處的岩棚側面繪畫各種顏色不同的動物,有牛、馴鹿、洞熊、狼和鳥,也有想像的動物和人像,但畫得最多的是馬。在3個洞內大體能區分出50多個幅面,畫有100多隻動物。畫面大多是粗線條的輪廓畫剪影,在黑線輪廓內用紅、黑、褐色渲染出動物身體的體積和重量。

文物珍藏

拉斯科岩洞的珍貴文物拉斯科岩洞的珍貴文物

有幾幅畫很引人注目:一幅是一頭受傷的牛低頭將一個男獵人頂倒在地;另一幅是幾隻馴鹿列隊順序行進;在後洞口內左側不遠處畫有6匹中國畫樣式的馬,有兩把長矛正刺向其中的一匹。這些動物是當時人們狩獵時搏鬥的敵手,也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食物來源,因此作畫人對這些動物十分熟悉。由於觀察細緻入微,所以畫得輪廓準確,神態逼真,再配上相應的顏色,便顯出躍動的生命活力和群體奔騰的氣勢。

繪畫技巧上看,用簡單幾筆就準確勾畫出動物的動態形象,即使是現代人,如果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恐怕也難畫得出來。當時對於工具和材料的運用,也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比如粉末顏料經過混合併與油脂調配後使用;有些粉末顏料是用骨管吹噴到岩面上去的。 拉斯科岩洞回眸:在公元17000 年前,天寒地凍,食物稀缺。人類的壽命很短。然而,岩洞的牆壁成為他們繪畫展示的場所;他們描繪動物和自己的手掌,從此藝術便誕生了。

專家眾說

拉斯科岩洞面臨消失危險拉斯科岩洞面臨消失危險

這一事件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為它不僅集合了強大的對手[鐮刀菌並不是唯一禍害,螢光假單孢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也帶來了一定麻煩],還採用了前所未有的猛藥。

土壤中撒播4噸石灰的做法受到了批評,但遏制住了真菌的侵襲,也沒有造成人們所擔心的嚴重後果:洞內溫度既沒有上升很多(三四人進入岩洞也會產生同樣幅度的溫度變化),壁畫上也沒有出現水汽凝結。

危機得到了控制,對土壤的處理也隨著污染物的顯著減少而頻率放緩並於2004年初停止……直到2007年7月黑色霉斑重啟戰端。這一回,人們爭論激烈,針對岩壁上出現的東一塊西一塊的霉斑各執一詞。

有些霉斑似乎自動消失了——例如在洞獅室,人們對此也莫名其妙。對負責此事的科學家,大家頗有微詞,認為他們必須直接或間接地為這新一起“拉斯科事件”負責。

發展現狀

拉斯科岩洞拉斯科岩洞

2007年黑色霉斑事件成了拉斯科岩洞“問題”的標誌,但它實際只是長久以來爆發的一長串問題中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從一開始,為了方便遊覽而進行的裝修就擾亂了岩洞內的環境,並造成了一定後果。原先使岩洞得以透氣的崩塌石塊即為一扇厚重的青銅大門所代替;滲水形成的小溪也被排乾,河床被鋪成了走道。1948年7月13日,與世隔絕了1.9萬年的岩洞向公眾開放,迅速大獲成功,參觀人數最多時達每年10萬名,日客流量曾高達1960年夏季的1800人!對於這樣一個狹小的空間(總面積不過3000平方米,長度僅100米出頭。最大的洞窟最長處19米,最寬處7米)來說,接待量實在太大了。按照管理拉斯科岩洞的科學委員會主席馬克·戈蒂埃(Marc Gauthier)的說法,岩洞純粹就是“因旅遊業的壓力而窒息”的。

這是因為一說到旅遊業,就意味著帶來塵埃、外來微生物、有助於藻類生長的光線、濕度,以及無惡不作的二氧化碳……自開放之日起,拉斯科岩洞就不斷地為重見天日而付出代價。1963年3月,法國文化部長安德烈·馬爾羅決定向公眾永久關閉岩洞。當時,“白化病”(方解石沉積)和“綠化病”(藻類增生)正侵蝕著岩壁,人們於是採取了噴灑殺菌劑和甲醛這樣激烈的治理方式,並在1969年對參觀制度進行了規定:每周開放5天,每天只能接待5人次,參觀時間不得超過35分鐘。這是岩洞殘存的脆弱的天然調節機制所能承受的上限。情況就此穩定下來,但千萬不要抱幻想,拉斯科岩洞現在不是、過去也從未是一個無菌區,“意外隨時可能發生,”馬克·戈蒂埃提醒我們。

2001年7月,一種白色真菌——鐮刀菌(Fusarium solani)的大舉入侵打破了微生物間的休戰狀態。這種真菌來自土壤,環境的變化(空氣流通系統的拆除和暴雨肆虐)使它們得以瘋狂繁殖,在負責剷除它們的歷史古蹟研究實驗室(LRMH)成員的回憶中,這些名副其實的異形“往往剛剛掃除,馬上就又死灰復燃”。它們也不像人們一度揣測的那樣來自岩洞外部,而是就在洞內的土壤中自然存在。它們是如此難纏,以至於2002年8月,人們專門組建了一個科學委員會以應對這一危機。

有關旅遊知識

參觀
→ 拉斯科二號岩洞 (Lascaux II)★★
開放時間: 7月和8月:導遊陪同參觀 (45分鐘 ),9點至20點;
4月至6月和9月:9點30分至 18點 30 分;
10月初至11月中旬:10點至 12點 30 分,14點至 18點;
11月中旬至3月底:除周一外每天開放,10點至12點,14點至17點30分.
12月25日關閉
注意! 4月到6月和9月:售票處在 Montignac,旅遊局旁邊的拱廊下。 9點開始售票,只出售 2000 張門票(在旅遊旺季時,門票很快就會被售完).
價格:8歐元(兒童價格:4.50 歐元)
電話:05 53 05 65 65

壁畫特色

拉斯科洞穴中白色的方解石質牆壁上繪有的精美的彩色壁畫令人嘆為觀止。從洞頂到洞壁四周布滿了千餘幅絢麗的岩畫和雕刻畫,均為記號和動物形象,以野馬出現頻率最高,而唯一的人物形象就是一個被野牛撞倒在地的人。經考證,這些畫大約創作於1.5萬—1萬年前。這些壁畫很好的反映了舊石器時代的古代人類文明。當時人們已經懂得了巧妙利用岩壁天然的起伏來繪製狩獵的情景以及它們民族的人物畫象。
洞穴壁畫是舊石器時代人類留下的藝術珍品,在歐洲多集中在法國南部和西班牙北部,一小部分鄰近義大利,所畫的主題多以動物為主,線條簡潔有力、姿態生動,色彩多以黑褐色,外加簡單的明暗描繪,表現出自然而粗拙的風格。
為了保護拉斯科洞穴內的壁畫,當局於1985年在洞內安裝了空調,以排除灰塵,使洞內溫度保持在14攝氏度左右,並且維持一定的濕度。

此外,當地的科學家在經過幾年的考察研究以後,收集大量關於如何保護拉斯科洞穴的資料,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儘可能地在保證洞窟原始風貌的同時,來保存拉斯科洞穴。其中這些保護方法主要是通過保持拉斯科洞穴內溫度、濕度以及二氧化碳含量的穩定,來防止洞內壁畫發生化學反應而遭到侵蝕。

地球十大最迷人的洞穴

無論是誰,如果認為地下世界是一個讓人恐懼的所在,那他一定從未造訪過這些的地下洞穴。這些隱藏在地下的大自然奇蹟最短也要歷時數千年才能形成,有些則需要數百萬年之久。對於那些始終認為地上世界才是天堂的人來說,他們不妨親自到這些洞穴走一走,看一看,感受它們異乎尋常的美麗與神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