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鍋牛

打鍋牛牛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河南、山西為多。據統計,兩省的牛姓約占全國漢族牛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五。在各地牛姓中不少稱自己是“打鍋牛”後裔,且有多種破鍋版本,其中尤以“十八鍋牛”最為著名,影響亦最為廣泛。各地“打鍋牛”之間的宗族源流關係撲朔迷離。

簡介

牛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尤以河南、山西為多。據統計,兩省的牛姓約占全國漢族牛姓人口

“牛氏家族”印章“牛氏家族”印章
的百分之五十五。在各地牛姓中不少稱自己是“打鍋牛”後裔,且有多種破鍋版本,其中尤以“十八鍋牛”最為著名,影響亦最為廣泛。各地“打鍋牛”之間的宗族源流關係撲朔迷離,整理如下。

“打鍋”之源

牛姓“打鍋”之說,有兩種主流說法,一為“牛丞相抄家打鍋說”(以下簡稱“抄家說”),另一就是“十八兄弟祀水打鍋說”。
“抄家說”,系指某朝皇帝因夢生疑牛丞相,其家族被抄,子孫破鍋逃離的傳說,在河南、山西有“猛牛撲帝王”、“九牛撞金殿”等多種版本流傳。雖有若干演繹,但其實同出一轍。河南“十八鍋牛”受“抄家說”影響甚深,筆者也屬於十八鍋牛捷後裔,祖祖輩輩口頭相傳“抄家說”,認為自己是牛丞相後裔。由此,筆者引發三個疑問:“抄家說”是否確有此事? 為什麼“抄家說”在“十八鍋牛”中廣為流傳?兩者之間的關係究竟如何?

1、“抄家”之源

牛姓歷史上確有“抄家說”,其說源於隋朝吏部尚書牛弘及其子孫故事,此事件發生在唐貞觀二年(628年)。
牛弘(545-610年) ,字里仁,安定鶉觚【chun gu】(今甘肅靈台)人。牛弘與其後裔牛仙客、牛僧儒是隋唐時期三位名相,被甘肅靈台人並稱為“牛氏三賢”。
牛弘本姓尞【liao】氏。祖熾,郡中正。父允,魏侍中、工部尚書、臨涇公,賜姓為牛氏。牛弘性寬裕,好學博聞。仕周,為中外府記室、內史上士。轉納言上士,加威烈將軍、員外散騎侍郎,襲父允爵臨涇公。宣政初,轉內史下大夫,進位使持節、大將軍、儀同三司。隋受禪,遷散騎常侍、秘書監。拜禮部尚書,除太常卿。尋授大將軍,拜吏部尚書。煬帝即位,進位上大將軍,改右光祿大夫。大業六年從幸江都,十一月病卒,時年六十六歲。煬帝惜之,賜贈甚厚,歸葬安定。贈開府儀同三司、光祿大夫、文安侯,謚曰憲。有《集》十二卷。[唐]魏徵曰:“牛弘篤好墳籍,學優而仕,有淡雅之風,懷曠遠之度,采百王之損益,成一代之典章,漢之叔孫,不能尚也。綢繆省闥,三十餘年,夷險不渝,始終無際。雖開物成務,非其所長,然澄之不清,混之不濁,可謂大雅君子矣。”
牛弘後代一說有二子,長子方大、次子方裕;另一說有三子,長子方大、次子方裕,三子方智(或說方智為牛弘弟牛弼之子)。
長子方大,亦有學業,官至內史舍人,大業十一年卒於東都履順里第,時年四十五歲。墓在河南郡河南縣(在今洛陽市)。
次子方裕,從幸江都,與宇文化及、裴虔通等同謀弒殺隋煬帝,投唐後任萊州刺史。《隋書》斥其“性兇險無人心”。貞觀二年,秋七月戊申,唐太宗詔曰:“萊州刺史牛方裕、絳州刺史薛世良、廣州都督府長史唐奉義、隋武牙郎高元禮,並於隋代俱蒙任用,乃協契宇文化及,構成弒逆。宜依裴虔通,除名配流嶺表。”對於此舉,太宗是這樣對其侍臣說的:“天下愚人,好犯憲章,凡赦宥之恩,唯及不軌之輩。古語曰:‘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一歲再赦,好人喑啞。’凡養稂莠者傷禾稼,惠奸宄者賊良人。昔文王作罰,刑茲無赦。又蜀先主嘗謂諸葛亮曰:‘吾周鏇陳元方、鄭康成間,每見啟告理亂之道備矣,曾不語赦也。’夫小人者,大人之賊,故朕有天下已來,不甚放赦。今四海安靜,禮義興行,非常之恩,施不可數,將恐愚人常冀僥倖,唯欲犯法,不能改過。”七年春正月戊子,唐太宗又詔曰:“宇文化及弟智及、司馬德戡、裴虔通、孟景、元禮、楊覽、唐奉義、牛方裕、元敏、薛良、馬舉、元武達、李孝本、李孝質、張愷、許弘仁、令狐行達、席德方、李覆等,大業季年,鹹居列職,或恩結一代,任重一時;乃包藏凶慝,罔思忠義,爰在江都,遂行弒逆,罪百閻、趙,釁深梟獍。雖事是前代,歲月已久,而天下之惡,古今同棄,宜置重典,以勵臣節。其子孫並宜禁錮,勿令齒敘”(見《舊唐書·本紀第二》)
有上可見唐太宗對牛方裕等弒君之流是深惡痛絕的,且確實朝廷發難,其子孫並宜禁錮,勿令齒敘,舉家犯抄。從唐太宗對牛方裕案的態度以及當時動輒株連九族的社會背景下,牛弘後裔聞訊必然分散逃離,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抄家說”並非空穴來風,故有“牛丞相抄家打鍋”之事發生,“抄家說”也由此流傳。
那么,“抄家”之後牛弘後裔的情況如何呢?
牛弘墓地有兩處,一在今靈台新開鄉薛家莊,一在陝西長武縣相公鎮。現在長武縣相公鎮有幾千曹姓人稱為牛弘後代,此族可能是牛方裕後代。傳因為牛方裕一案族人怕株連,根據“牛不離槽”而改姓曹,此傳說在《長武縣誌》上也有記載。從後來牛弘鶉觚後裔牛仙客與牛僧孺在唐中後期為相的情況看,牛弘後裔僅是在太宗時期政治環境比較惡劣,隨著時間的流逝,牛方裕案對牛弘後裔的影響逐漸淡化了,但“抄家說”在牛弘後裔影響深遠,已經揮之不去。

2、沙窟打鍋

山西長子、壺關一帶有唐以來歷來是牛姓聚居之地,壺關沙窟村世傳是牛姓打鍋之地,砸鍋台就在村西頭,現張保家院。據牛志強、牛睿《壺關牛氏淵源與牛弘之胤》一文介紹,此地發現的牛姓墓誌已有五通,最早的為牛景墓誌。
牛景墓誌:字毅,生於唐麟德二年(665),卒於唐先天二年(713)葬於縣城東五里原,祖父牛相,父牛立器(字高深)。墓誌稱為“秘書監牛弘之胤”,“今為上黨郡壺關人也”。
牛懷敬墓誌:曾祖建,祖寬,父並,府君懷敬、字俊奴(701-752),葬於壺關沙窟村西南三里之原,子:光耀、光昭。
牛延宗墓誌:府君延宗(834-877),子留九、孟十。
牛崇墓誌:曾祖熏力,祖武,父崇(861-931)、葬於上黨縣西原里城西南七里,叔郅,子:守貞、守漢,孫:延蘊、延韜、延松。
牛千墓誌:先祖不,府君千(?-1008),葬於壺關沙窟村西南二里。
從壺關牛姓世代流傳的“抄家說”來看,牛弘後裔打鍋之事可能真的發生,且打鍋地就在壺關沙窟村。從壺關一帶牛姓墓誌來看,壺關一帶的牛姓為牛弘後裔無疑。從牛方大墓在東都洛陽情況看,其後人估計沒有回歸故里,而牛方智後人可能主要生活在鶉觚故里,所以壺關一帶的牛姓最有可能是牛方大後裔。
那么,其它地方的牛弘後裔是否也有“打鍋說”流傳呢?
濟源西許牛氏一族世傳為牛弘後裔,稱“天官牛”,歷史上西許牛氏也曾流傳自己是“鐵鍋牛”。嘉慶二年(1797)該村十四世孫牛世福在《西許牛氏考辨》一文曰:“西許牛氏者,濟邑之故家也,乃隋吏部尚書(俗稱天官)牛弘之裔,夫豈後來之鐵鍋牛氏哉?無奈習俗多誤。吾族每雲亦是鐵鍋氏,吾考之而尤以知其決不然也。蓋鐵鍋牛氏來自山西,遷於明初洪武之世,其譜甚奇吾尚疑之。至於吾輩所自出,所以不為鐵鍋牛氏,而必為尚書之後者。”從牛世福語中我們發現,西許牛氏曾經一度流傳自己是“鐵鍋牛”後人,只因濟源一代有“十八鍋牛”後人居住,故牛世福懷疑本家的“鐵鍋牛” 說來自“十八鍋牛”,遂改稱 “天官牛”。但其實兩者“打鍋說”指的並非一事,而西許牛氏亦可能來自山西壺關一帶。
由以上分析,筆者認為“抄家說”指的就是牛弘後裔唐初蒙難的事件,此為牛姓最早的“打鍋牛”。因此說主要流傳在山西一帶,故筆者大膽猜測山西牛姓如果是“打鍋牛”的話則大都為牛弘後裔,而並非都屬“十八鍋牛”,而河南“十八鍋牛”也有可能是牛弘後裔。

“打鍋”之緣

因 “抄家說”以及“十八鍋牛”流傳緣故,牛姓後世族人在非常情況下多次仿效“打鍋”,其實並非一家,也並非都是“十八鍋牛”之後裔。由唐以來牛姓族人歷史上有若干“打鍋”之說流傳,現據有關資料摘錄如下:
唐貞觀二年(628年),牛弘後裔在山西壺關沙窟村打鍋,牛姓始有“牛丞相抄家打鍋說”傳世。
明洪武二年(1369年),牛川後裔奉旨遷民,十八兄弟在汜水十里廳打鍋,此後“十八兄弟打鍋說”廣為流傳。
明洪武二年(1369年)直隸棗強縣的牛四郎(字得剛)兄弟四人打鍋,牛得剛一族定居山東省章丘市牛推官,曰“破鍋牛”。另有一姐妹得鍋底,後嫁於一李姓人家,曰“鍋臍李”。
明洪武年 “七兄弟打鍋”。安徽曹市牛氏祠堂記載:始遷祖某二公本籍山左濟南,前明之季兄弟七人來皖避難,破其鍋各持一片以為憑證四散謀生。
明永樂年間,有牛姓從山西洪洞遷居鹽山縣,始遷祖牛鐵功、牛鐵沿,傳為“三兄弟打鍋”。
明永樂年間,有牛姓從山西遷居江蘇新沂草橋鎮埝頭村郝莊,傳為“六兄弟打鍋”。因是“十八鍋牛”後,故稱“鍋茬牛”。
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河南汝州魯山有九兄妹(8男1女)打鍋,曰“破鍋牛”,某支定居在安徽壽縣,事載新編《壽縣誌》。
清乾隆年間,山西省晉城牛寨村牛天玉之四子打鍋,後在柘城分居生活,鍋片尚存。
……
從上述資料分析來看,最早的“打鍋牛”指的是牛弘後裔,打鍋之事發生在唐初山西壺關,那么後來明初的“十八鍋牛”與其關係究竟如何呢?

牛小大

河南惠峰在《淺談“東興里”和“牛小大”》一文談到山東定陶縣孟海鎮牛屯始祖牛小大,祖籍山西長子東興里,於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與子牛春遷到此地。其弟牛成留在原址,“奉祀祖先應差不缺”。文中又提到有《牛氏十八祖系譜》載十八祖牛捷:“字會九,配張氏,占籍山西潞州府長子縣西堡村東頭東興里村,後改牛村。有三子:長子小大,次子大小,三子不知名。”巧的是筆者即為牛捷三子亮唐河後裔,唐河家譜記載捷祖“占籍鄭州東牛家崗,字會九,配張氏,生六子,長子明,次子暉,三子亮,余則失名。”筆者奇怪的是本門捷祖為何又有“占籍長子縣”一說呢?兩個牛小大是否同一人呢?
唐河牛氏家譜記載牛捷三子亮遊學唐河娶妻生子,被唐河牛姓再尊為始祖。牛亮生一子德,牛德生一子從道,牛從道生二子,長子順,次子顯。明正統六年(1441年),牛順、牛顯因為向朝廷捐輸小麥、綠豆千餘石以充軍需,被敕封為“義民”,牛從道也被敕封為“義民父”。從牛順、牛顯被封為“義民”的情況看,順、顯二人應已經為而立之年,年齡約在20至30歲,以牛順該年26歲為條件,牛順應出生在1415年前後。以每代隔20歲來算,牛從道約出生在1395年前後,牛德出生在1375年前後,牛亮出生在1355年前後,已經早於十八祖汜水打鍋時間(1769年)。唐河牛氏家譜記載捷祖是在占籍牛家崗後生子,牛亮為牛捷三子,如果牛捷在占籍牛家崗後才娶妻生子,那么牛亮的出生條件就比較勉強。不過牛捷占籍長子縣一說則正好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牛捷在遷民時已經娶妻生子,長子已近成年,可以執掌門戶。假如定陶始祖牛小大就是捷祖長子的話,1415年牛小大隨子牛春遷移定陶時年約六旬,其子牛春正值壯年,從條件上也符合“壯首”的條件。從這個情況來看,定陶牛氏孟海鎮牛屯牛姓似乎可以被認為是十八祖牛捷後裔。

東興里

今長子縣宋村鄉仍有西堡村存在,此為揭開東興里村的關鍵線索。從明天啟年前長子縣有坊、里八十三以及介紹捷祖占籍西堡村東情況看,東興里僅是一個牛姓聚集的小村莊,所以東興里極有可能是牛川一族的真正聚居地,十八祖可能就是由此出發遷移中原。“十八鍋牛”家譜廣為流傳始祖牛川祖籍尉氏,因官寓居洪洞縣椿樹胡同。如果我們撇開此說,把十八祖歸為山西本土人士的話,那么我們發現許多困擾“打鍋牛”的問題就比較容易解釋了。
1、因為十八祖占籍山西,所以其族流傳“抄家說”是順利成章的事。如果牛川是尉氏籍,寓居洪洞,為何“抄家說”在其族廣為流傳呢?道聽途說之事不至於被後世代代傳誦。從各種情況分析,筆者認為十八祖占籍山西長子一帶倒並非沒有可能。
2、因為“十八鍋牛”祖上有打鍋之跡,故延續祖宗遺風,在汜水分散之時又打鍋為日後相認憑證。至於“十八鍋牛”家譜先祖宦跡誇大之緣在於牛弘一裔的顯赫為官傳說,而“元代牛姓半朝”之說起源於唐後期牛僧儒為相長達四十年的“牛李黨爭”被後世誤指罷了。
武陟溫村牛氏祖碑記載其始祖牛翔是從壺關沙窟遷來,是否十八鍋後裔不詳。《翼祖後裔去向研究》(作者不詳)一文曰:“河南延津縣牛氏,遷自山西長子縣,其祖先有牛濟,子二:長拱辰、次拱極;河南博愛始祖為拱辰,為翼祖孫。”此文稱延津牛氏亦遷自長子縣,那么根據此說,十八祖牛翼是否也占籍長子、壺關一帶而非洪洞縣耶?

結論

總之,筆者以為最早的“打鍋牛”指牛弘後裔唐初蒙難打鍋事件,影響廣泛的“十八鍋牛”可能是其後裔。“打鍋牛”並非同屬一家,此“打鍋牛”可能非彼“打鍋牛”也。故當前各地牛姓族人在纂修家譜時,切莫以為“打鍋牛”僅指“十八鍋牛”,草率地把自己歸於“十八鍋牛”後裔,從而誤導後人。關於“抄家說”與“十八鍋牛”的關係,筆者希望族人與學者更多的關注與研討。

修武縣的“打鍋牛”傳說

“上有邊,下有尖,六寸長,八寸寬,重量一斤三錢三。”這是一首在河南省修武縣中常村流傳數百年的“鍋片歌”。而這首歌又和一個悽美的傳說故事——“打鍋牛”有關。據筆者查閱有關資料,“打鍋牛”的傳說實有其事,而中常村牛姓正是“打鍋牛”長子牛楷的後代。
“打鍋牛”不是牛,而是一個經過生離死別的牛姓家族。至於為什麼有“打鍋牛”之說,這要從七百多年前的元朝說起。說來也怪,蒙古貴族歧視漢人,但卻有許多牛姓漢人做官,以致於在歷史上有“牛氏元半朝”之說。“打鍋牛”的始祖牛川即為當時的洪洞縣令,他為官清正,深受當地人民的喜愛,因此辭官後就定居在洪洞縣椿樹胡同。牛川生有三子,長子牛洪,字碧波,曾任翰林院編修;次子牛裨,字程波,曾任吏部尚書;三子牛超,官拜陝甘寧大將軍。牛洪又生牛楷、牛柄、牛杭、牛來、牛捷、牛銓;牛裨又生牛清、牛健、牛穎、牛郁、牛秦、牛堡,牛超又生牛鵬、牛子、牛園、牛翼、牛欒、牛遷,共弟兄十八人。此時的牛家“地有百頃,牛過千頭”,家勢正是“繁花似錦,烈火烹油”,一大家族“和睦相處,闔門濟美”。
孰料好景不長,很快爆發了元末農民大起義。椿樹胡同牛家作為元朝官宦之後,勢必成為義軍和盜賊的攻擊對象。牛家弟兄十八人與前來搶掠的盜賊對抗了數天后,知道大勢所趨,家業難守。老大牛楷流著淚說:“我們各自逃生吧!”可是弟兄們卻遲遲不願離開,說:“這一走我們就是生離死別了,如果皇天不佑,咱們弟兄就在陰曹地府團聚;如果皇天保佑我們活了下來,我們還有我們的子孫怎樣才能相認呢?”經過商議,大家找來一口鐵鍋,將其打作十八片,兄弟們各持一片,以作今後認親憑證。隨即,他們帶著家眷,懷揣鍋片,灑淚作別,各自逃散。
後來,朱元璋統一了天下,建立了明朝政權。隨著生活的穩定,散居各地的牛家弟兄開始籌劃對鍋認親。在遷居汜水(今河南滎陽市)的牛家老大牛楷的積極奔走下,他們在這年的農曆十月十九日在汜水縣十里亭山寨門前的高台上舉行了認親大會。通過“對鍋認親”,乃知居河南者十四人,居外省者四人。居外省的分別是牛穎居河北完縣(今為順平縣),牛堡居江蘇盱眙縣,牛遷居山東冠縣,牛翼又回遷山西洪洞縣。兄弟十八人親情難捨,約定自此以後每年都要對鍋相會。誰知當地官府對他們的聚會十分反感,惟恐生出事端,於是在他們再次聚會之前,誣陷他們為白蓮教徒。牛家弟兄得知訊息後,只好取消每年相聚認親的約定計畫。從此,散居各地的十八弟兄各書家譜,以昭示子孫,這就形成了古今家族史上少有的《十八祖遷居地址歌》:
楷汜水,柄洛陽,固始有來,鹿邑有杭,捷居鄭州地,銓在西華鄉,六祖洪爺後,子孫念不忘。
青祥符,健林縣,郁居密,穎住完,秦住夏邑縣,堡在安徽盱,六祖裨爺後,子孫往下傳。
溫邑,子鄢陵,園住上蔡,翼居洪洞,欒在項城北,遷住冠縣東,六祖超爺後,子孫記心中。
修武縣中常村牛姓即為“打鍋牛”長子牛楷的一支分脈。據該村《牛氏宗譜》載,牛楷,字聖儒,元代廩膳生,先後娶妻郝氏、邵氏,生有六子,分別為牛詳、牛林、牛景、牛春、牛湛、牛光。牛楷率妻小逃出洪洞縣後,輾轉來到汜水縣(今滎陽市),遂在此定居。其後,兒子們逐漸長成,因弟兄眾多,家計難以維持,又值明初大移民之際,牛楷遂命除長子牛詳之外的五個兒子到外另自謀生。於是四子牛春北渡黃河,最初來到武陟縣位村,後又遷到蒯村,至十世時又有子孫遷到修武縣中常村。
經過數百年的繁衍發展,“打鍋牛”的後代也從五省十八縣播遷到全國各地,僅焦作一帶包括原來的濟源在內,各縣(市)幾乎都有這支牛姓的後人,“打鍋牛”的故事及《十八祖地址歌》也隨之傳播開來,甚至修武縣中常村的“打鍋牛”後人還把祖先留下來的認親鍋片編成《鍋片歌》代代相傳。

打鍋牛古今考略

牛姓之先祖何也?在商代之前牛姓史無記錄。按照漢朝《史記》記載,周武王率八百眾諸侯“起兵牧野”,推翻殷紂王,建立西周王朝。並四處尋賢,把眾口皆碑且因反對紂王無道而逃亡在外的宗微子(即殷紂王的庶兄)請回封於宋(今商丘),成為宋國開國君王。宋微子的後裔“牛父”擔任宋國司寇,受命率軍同北方來犯之敵遊牧狄族展開宋都保衛戰,不幸戰死。子孫後代為紀念他,便將“牛父”的首字“牛”為姓。有資料顯示,現在牛姓約占全國總人口的0.14%,在全國眾多姓氏中,排序為96位。
由此可見,宋微子為牛氏的起始祖,牛父則是牛氏的得姓祖。元末明初,又出現了“打鍋牛”之說。古往今來,在黃河中游二十多個縣市中,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問我老家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天下牛姓一家親,‘打鍋牛’系情更親。”“打鍋牛”啟世祖牛川,於公元1325年考中元朝進士,放任山西洪洞縣縣令。他因不滿元人暴政,辭官後在該縣距老槐樹25里遠的劉家集椿樹古洞村落戶務農。及至明朝初年,牛川在椿樹古洞村已有18個孫子。當時,中原大地人煙稀少,土地荒蕪,明朝政府便從山西往河南組織大移民。牛川的18個孫子首當其衝地被列入移民對象,強制從椿樹古洞村往河南開封東遷。那時候,戰亂雖然平息,但殘匪仍未除盡。一日,牛川的18個孫子帶領家屬、傭人共300餘口,徒步走到汜水縣十里亭吃飯小歇。紅巾軍餘黨聞訊後蜂擁而至,準備行兇搶劫。牛氏18弟兄拿起刀槍劍戟等兵器同敵人浴血奮戰,戰鬥了兩天一夜,使賊兵陰謀未逞。但賊心未死,仍在四周伺機反撲。危難之中,18弟兄商定對策,決定棄財保命,將所有貴重物品向賊兵拋去。賊人獲得財物後,才慢慢退去。為今後長遠安全之計,18弟兄商定就此分開,化整為零,天各一方,各奔前程。為保持血脈聯繫,將攜帶的大鐵鍋打爛為18片,每人各存一片,以此為念。然後,18弟兄各攜帶家眷,灑淚告別。這便是汜水“打鍋牛”的由來。
牛亮,是這“打鍋牛”18弟兄之一。汜水“砸鍋”之後,他推著獨輪車,帶領妻兒輾轉來到唐河縣桐寨鋪安家,在那裡開荒種田,養牛養馬,繁衍後代。迄今,在桐寨鋪周圍的牛一門、牛二門、牛三門、牛四門、牛五門、牛六門、牛七門及其附近的牛莊、牛鋪、牛溝、牛埠等60餘個村莊,居住的大都是牛亮後代人。加之後來遷到泌陽、桐柏、新野、棗陽、方城、社旗、南召、鄧縣等地的後裔,已接近兩萬人。
從唐河遷至泌陽的“打鍋牛”,主要分布在官莊鎮的牛崗、大王河、小牛崗、西小莊、趙莊、孟莊、張連窪、王和莊、張崗,泰山廟鄉的關帝廟、大楊莊、小楊莊,黃山口鄉的牛溝、棠梨溝等村,約960戶,4600餘人。從唐河牛溝遷至官莊鎮牛崗的第十世始祖叫牛弘業,爾後從牛崗遷至大王河的第十六世始祖叫牛萬順,十七世祖牛殿光,為滿清道光年間秀才。我的曾祖牛國成為十八世,祖父牛惠亭為十九世。我父牛公保為二十世,他在學生時代加入共產黨,曾任地下黨交通員,抗戰時期擔任官莊國小校長時幫助王友梅在官莊國小開辦抗日進步組織“泌陽青年戰時工作團”,為我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做出了貢獻。我家為長門長子,五世單傳,現已發展到二十三世。
“滔滔江河歸大海,參天古樹有其源。”“打鍋牛”的其它17支,大致分布在黃河中游兩岸的溫縣、濟源、沁陽、武陟、長垣、新密、襄縣、鞏義、寶豐、汝州、洛陽、鄢陵、和山東新泰等地。這些眾多的“打鍋牛”支系中,出現了許多出類拔萃的人物,旅居海外的我國著名物理學家牛滿江就屬於汜水“打鍋牛”後裔之一,其祖籍地就在河南省襄縣。據了解,全國第四次“打鍋牛”氏研討會將在河南省新密市召開,悠久的牛氏家族文明史屆時會得到進一步的繼承和拓展,敬宗而睦族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必會發揚光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