梟獍

[1]一種與鴟鵂相似的鳥。[2]勇健。[3]古代刑罰,把頭割下來懸掛在木上。[4]舊時指私販食鹽的人

基本信息

梟獍
xiāo jìng

[1]一種與鴟鵂相似的鳥。
[2]勇健:~勇。~健。~將。~雄(a.強橫而野心勃勃的人;b.智勇傑出的人物)。
[3]古代刑罰,把頭割下來懸掛在木上:~首。~示。
[4]舊時指私販食鹽的人:鹽~。私~。
:古書上說的一種像虎豹的獸,也叫“破鏡”。狀如虎豹而小,有說長大食其父:也有說始生食其母。
梟獍:
亦作“ 梟鏡 ”。舊說梟為惡鳥,生而食母;獍為惡獸,生而食父。比喻忘恩負義之徒或狠毒的人。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永寧寺》:“若 兆 者蜂目豺聲,行窮梟獍,阻兵安忍,賊害君親。”
范祥雍 校釋:“《漢書》二十五《郊祀志》:‘祠 黃帝 用一梟破鏡。’ 孟康 註:‘梟,鳥名,食母;破鏡,獸名,食父。’破鏡即是獍。此以比喻很戾忘恩之人。”
《魏書·恩幸傳·侯剛》:“曾無犬馬識主之誠,方懷梟鏡返噬之志。”
唐 元稹 《捉捕歌》:“外無梟鏡援,內有熊羆驅。”鏡,一本作“ 獍 ”。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論俠》:“誰料主公信任 伯嚭 ,容梟獍之在庭。”
《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蓋小軍閥之末路,倒行逆施,久已梟獍之不若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