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牛頭

扒牛頭,是上海大廈的特色名菜。該店以經營淮揚風味菜餚為主,過去曾以善制“扒豬頭、獅子頭、拆燴魚頭等著稱。後該店廚師創製了“扒牛頭”,以取代傳統的扒豬頭。傳統扒豬頭色深、味甜、量大,較粗俗欠雅。後飯店廚師以小牛頭替代,大膽改進工藝,使此菜湯色牙黃,汁稠味鮮,腴香撲鼻,配以碧綠菜心,益覺秀麗淡雅。曾受到中外貴賓的好評。


特點

小牛頭肉加工烹製而成。成菜色澤如玉,酥爛軟糯,汁濃味鮮。
工藝:將一二歲、約50公斤重的肥壯小牛的頭,去淨毛樁,涮洗乾淨,放入清水鍋內,加蔥、姜、酒,用小火煮1.5小時,取出待涼,拆去骨,修去老肉,切成7厘米長、5厘米寬的方塊,盛入不鏽鋼碗內,加黃酒雞骨豬骨等,上籠蒸1.5小時後,取出,再在經油、蔥、姜煸香的鍋內加濃湯、小牛頭肉、酒、鹽、味素,用小火煨透,然後,用大火收汁,起鍋,整齊地裝在湯盤中,用炒熟的菜心圍邊即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