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壯族春牛舞

南寧壯族春牛舞

南寧壯族春牛舞繼2008年4月列入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後,又於今年3月向自治區文化廳上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申報書,受到了專家組的一致好評。

遺產信息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南寧壯族春牛舞南寧壯族春牛舞表演

遺產名稱:南寧壯族春牛舞
所屬性質: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編號:138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江南區
申報日期:2010年
遺產級別:自治區/省

簡介

南寧壯族春牛舞在南寧市江南區的江西、吳圩、蘇圩、延安各鎮盛行,尤以蘇圩鎮為代表。此舞蹈是春牛賀年隊在春節期間到各村賀年時表演的一種傳統舞蹈,套路豐富。

淵源

南寧壯族春牛舞之所以在廣西壯族地區長期流傳發展,有其深刻的歷史和思想根源。古代南方百越族群生活在水稻的故鄉,牛自然成了壯族先民賴以生存的命根子。農民要維持生活,發展生產,就必須百般愛護耕牛,由愛護、珍惜進而崇拜、敬奉。壯族先民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形成了崇拜牛的思想,至今廣西壯族地區還流傳有“敬牛節”“牛倌節”“脫軛節”的傳統習俗。
南寧壯族春牛舞南寧壯族春牛舞
廣西壯族土牛迎春的習俗與中原地區的“鞭春”活動有著明顯的淵源關係。唐代詩人元稹曾寫下“鞭牛縣門外,爭土蓋蠶叢”的詩句。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立春前一日,開封府進春牛入禁中鞭春。開府、祥符兩縣置春牛於府前,至日絕早,府僚打春,如方州儀。”廣西的土牛迎春很可能是唐宋時代從中原地區的鞭春活動流傳而來。據明代《南寧府志》記載:“立春先一日,府州縣排列彩亭,設土牛,迎村於東郊。”“是日辦理迎春儀仗甚盛,凡距城二十里內,男女老少相競追逐來觀,至為熱鬧。”可見土牛迎春的習俗在廣西最晚在明代即已盛行。
然而,從明代的土牛迎春到現代的春牛賀春(即“春牛舞”)已有著明顯的變化。一是增強了民眾性,明代僅限於“府州縣排列彩亭”,故二十里內的男女老少只能到縣城州府來觀看,而現在的春牛隊則普及村村寨寨,每年農曆正月初二至二月初二,各村都會自行錯開時間邀請春牛舞表演團隊來表演。二是增強了表演性,將採茶歌舞引入了春牛隊,並發展成為有情節、有人物的春牛戲,成為一種有一定審美價值的演出活動。

組成部分

南寧壯族春牛舞中的舞蹈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牛舞,主要模擬牛的各種習性、動作和生態。由於表演者均為農民,與耕牛朝夕相處,喜牛、愛牛,對牛的性情、習慣了如指掌,故表演時動作自如,神態逼真,形象生動,猶如真牛一般,極受民眾歡迎。第二部分是模擬農業生產的舞蹈,如犁田、播種、插秧、挑谷等。這部分舞蹈充分發揮了道具的作用,如以彩扇的一開一合象徵播種與插秧,美化了勞動場面,使觀眾得到美的享受。第三部分是程式化的採茶舞步,基本舞步與“十字步”雷同,但幅度較小,不強調兩邊的擺動,而是貫串了膝部的屈伸規律。

服飾

南寧壯族春牛舞南寧壯族春牛舞
南寧壯族春牛舞在行頭上來不得半點馬虎。在服飾方面,茶娘須將頭髮編成辮狀盤於頭上,戴紅色頭箍,穿粉紅色綢料對襟上衣(袖口、襟邊鑲花邊,顏色不拘),藍綢中式長褲,系黑色圍兜(左側下方繡紅色花紋),穿黑布繡花鞋。茶公則戴紅色戲曲小生帽,穿淺藍色綢料對襟上衣、黃綢中式長褲(褲腳、袖口、襟邊均鑲粉紅色花邊),系紅綢腰帶穿黑布鞋。耕田郎戴草帽,其餘與茶公同。牛仔梳兩個小辮向上翹起,戴紅布肚兜,邊緣鑲黑色花邊,穿黑布短褲。舞牛者穿對襟上衣、中式長褲(顏色不拘)、黑布鞋,雙腿套上以赭黃色平絨(或土布)製成的牛腿褲套,褲套上端釘鬆緊帶,下端縫上一圈牛蹄形黑皮,蓋於腳面代表牛蹄

道具

南寧壯族春牛舞南寧壯族春牛舞
在道具方面,春牛用鐵絲和竹篾紮成牛頭骨架,蒙上彩繪的赭黃色平絨(或土布),牛角外麵糊紙著色,再縫上兩個塑膠泡沫(或土布)製成的牛耳,即成牛頭。在牛頭裡面另綁上兩根竹竿,供舞牛頭者操縱用。再用赭黃色平絨(或土布)製成牛體平面外形兩片,中間(牛脊梁骨處)縫上即成牛衣。另以長約35厘米的土布捲成條狀(上端稍粗,下端稍細),在尾端縫上棕毛即成牛尾。然後用細繩將牛衣與牛頭相連,將牛尾上端穿進牛衣後部並縫上,即成春牛。花籃用鐵絲紮成木棉花形的花籃框架,蒙上藍綢,每片段預告瓣上端邊緣貼金色紙邊,花瓣上綴以粉紅色花紋圖案,花瓣之間系紅色長絲穗,下端系黃色絲穗。花籃底部四角分別以木料刻成四個藍色的鳳凰行頭。花籃上部置鐵絲圈兩個,圈上扎紅、黃色花枝。花籃可對半分成兩個(各有一柄),內側繪以綠色秧苗。道具還須備有彩扇和長約1米的木棍。

伴唱內容

南寧壯族春牛舞表演時伴有演唱,演唱內容有農事歌、恭喜歌及讚頌好人好事、抨擊壞人壞事的歌。隨著歌詞內容的變化,茶公茶娘分別進入角色進行表演,往往是一人多角,跳進跳出,即興發揮,以其含蓄幽默的表演,贏得觀眾的陣陣掌聲和喝彩。

唱詞

南寧壯族春牛舞南寧壯族春牛舞
春牛舞的唱詞,使用的是壯族的語言。壯語大致可以分成兩大方言,即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壯語南北兩大方言雖有差異,但它們的共性是主要的;各個土語在語音上也有微異,但它們也有較大的共同點。壯語辭彙的豐富還表現在地名文化上。據1982年統計,廣西地名用少數民族語言命名達7萬餘條。這其中絕大部分為古代壯族先民用壯語命名的。可見壯族語言文字有著很強的文化內涵,熱愛民族熱愛國家的桂西壯族人民,有了春牛舞,就有了春牛舞唱詞。
春牛舞的唱詞,講夠抑揚頓挫,與日常生活的對話有著明顯區別,多了吆喝,多了節奏節拍,使用其它的語言不是不可以,意思雖然是一樣,效果不一樣,因為與春牛舞要求節奏節拍不協調不統一不一致,變成背道而馳。
唱詞內容樸實,曲調深沉,感情真摯,教育大家要愛護耕牛,勤耕勤種。曲調深沉纏綿。由於在民間長期傳唱的結果,已經形成了一種特有的曲調。在春牛舞了一陣之後,又有幾名秧歌隊上場,邊扭邊唱,敲鑼打鼓,十分熱鬧。表演者還一邊唱,一邊做騎牛、駛牛、犁田,耙地等動作,有的手扶犁耙等農具,有的徒手,要十分逼真,稍有破綻,觀眾就要唱歌來譏諷:手拿金花金黃黃,犁田大伯晤在行,丁丁園園犁緊轉,樣般中間晤開行。表演者即順便接過話頭,逗趣作答:鑼鼓打來鬧洋洋,老兄講得也在行。是你不知我心意,留出中間做魚塘。使得氣氛更加熱烈。有的地方還有一生一旦,打扮成新郎新娘,手持洋傘,肩挑花籃,邊舞邊唱相際唱一陣,扭一陣,又敲一陣鑼鼓。唱到興高彩烈時,有幾個人走入場中邊拍掌邊跳,和演員一齊起舞,大家互逗互樂。然後邊舞邊唱:打起鑼鼓響悠悠,人家舞獅我舞牛,人家舞獅得快樂,我地舞牛慶豐收。一段鑼鼓之後,接著又唱下去。

腳本

壯族春牛舞的腳本,不是用文字和圖形表達的,而是在壯族藝人的心裡,成為了另一種特殊的腳本,伴隨他們的一生一世。70多歲壯族老人黃桂森道出了心聲,春牛舞不僅是特殊的腳本,還是壯族人民的圖騰

表演

南寧壯族春牛舞南寧壯族春牛舞表演
南寧壯族春牛舞在祠堂前表演時,先舞春牛,再由茶公茶娘唱《賀祖宗歌》,內容為祈求祖宗保佑。在春牛舞的表演中,有茶公、茶娘等各種角色,有相對固定的套路和故事情節,大體上可分為獨幕四場:第一場由耕田郎上,唱《都想今年五穀好》。接著春牛上,做出“出欄”“吃草”“搔癢”“鳴叫”“趕牛虻”等動作。耕田郎扛一根竹子做套牛“犁田”動作,同時唱《十二月使牛歌》及表演馴牛、播種等勞動情節。第二場由插秧娘及丑旦那連婆相繼出場,表演拔秧、插秧、護理秧田等勞動情節,丑旦那連婆表演時用漢語對話,其他人用壯語對話,對答之間誤會迭出,令人捧腹大笑。第三場是耕田郎夫妻及村民的勞動寫真,反映壯民和睦相處的田園風景。第四場為慶豐收。眾鄉親表演收割、挑谷等勞動情節,放牛娃們騎牛上場,並相互驅牛相鬥,場面熱鬧非凡,表演達到高潮。
春牛舞一般由兩個演員扮舞,一人舞牛頭,一人舞牛尾,牛頭用木頭或竹篾扎制,外形比真的牛頭大一倍,彎彎的猶角,大大的眼睛,黝黑的皮毛,牛鼻被穿著,和真的一樣。牛身用布做,遮住裡邊的演員,牛身和牛尾由一人操舞。表演前,“牛”躺在一邊,在一陣歡快的鑼鼓聲中,由一位老農把牛牽起。繞場走幾周,並對“牛”說幾句打諢話,與觀眾互動互樂,人在舞蹈中,樂在舞蹈中。
表演時,牛的舞蹈動作很簡單,只是隨著牽牛人的唱頌,搖頭擺尾,作欣喜之狀,接受人們的稱讚。牽牛人的動作則比較多,一邊唱一邊撫摸著春牛,從牛頭摸到牛尾,每摸一處,都有唱詞,如摸摸牛頭摸牛耳,農家耕作全靠你;摸摸牛頭摸牛眼,薯粟豆麥糧增產;摸摸牛頭摸牛尾,耕夫步步緊相隨。摸摸牛頭摸牛身,風調雨順好耕耘,摸摸牛頭摸牛腳,晤愁吃來晤愁著。牛兒是個農家寶,農民愛牛樂呵呵;相依為命勤耕作,共同走向金光道。

習俗

南寧壯族春牛舞表演南寧壯族春牛舞表演
壯族人舞春牛時,少不了放鞭炮。放鞭炮很講究,第一人點火時,要是點不響,就不能再點下去,得換上另外一人,如果連續三人點不響,這三人一年內不得用牛耕地,而是要自己親自用鋤頭鋤田耕地,以一年的汗水敬牛。有時響了,落下放不響的鞭炮,孩子也不能撿,撿了不吉祥,來年的種子發不了芽。響了的鞭炮紙,也不能掃,掃了就是掃了好年景。
喜愛春牛舞的壯族人民,忌語特別,今年牛年流行語“牛氣沖天”,他們不說,並不是說他們不想牛火一把,牛是神,人在牛的面前牛氣,那是褻瀆了牛,也是褻瀆了神。另外,桂平西區的壯族人民不把福字倒貼,像牛字不能倒貼,一旦倒貼了,那就是春牛倒了,春牛舞也舞不了。
春牛舞完畢,壯族人吃飯,得先扒下一口飯,在地上,牛是主,春牛吃了,他們才吃。坐的時候也有要求,讓春牛在上,他們在後,如同牛耕田耕地,人在後,牛在前,季節趕牛,牛趕人。還有的是,大年夜,他們準備一把乾草和一把生草,乾草就是稻草、玉米桿、甘蔗葉等,生草就是剛割下來的青草或者嫩草,牛年的春節,牛吃了肥壯,一年的生產收成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老藝人

南寧壯族春牛舞表演南寧壯族春牛舞表演
南寧市江南區的蘇圩鎮聯英村84歲高齡的壯族村民奚濟桐,從20歲師開師從本鎮藝人覃定祿學跳春牛舞,第二年就隨春牛隊串村表演,之後他年年參加演出,至今已有40多年‘牛齡’了。”他扮演的春牛動作熟練,形態逼真,極受當地民眾的歡迎。他還一專多能,兼熟茶公、茶娘的動作和曲調,並能排練和傳授整套春牛戲,成了當地著名的春牛舞師。他不僅年年參加演出活動,還熱心向求教於他的人傳授技藝,附近村鎮先後有100多個青年拜他為師,並已學成參加演出。扶綏縣那朴村的春牛隊也慕名特邀他前往傳授技藝。

困境

近些年來,隨著現代多元化文藝形式的普及,對年輕人的生活品位、文化觀念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傳統的文化生活和民間文化活動已罕見年輕人參與,同時由於保護措施不力,春牛舞已瀕臨失傳的狀況,掌握春牛舞表演技藝的民間藝人僅剩三五人,並且都年事已高,再不加以重視挖掘保護,再過幾年,將面臨滅絕的地步。

保護傳承

南寧壯族春牛舞表演南寧壯族春牛舞表演
可喜的是江南區2005年3月接管蘇圩鎮後,第二年就開始了春牛舞的搶救行動。據悉,江南區文體局召開了“挖掘、保護非物質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暨《南寧壯族春牛舞》專題會議”,明確了把春牛舞作為江南區挖掘、整理、保護非物質民族民間文化傳統的重點,接著又組織人員到蘇圩鎮及該鎮的聯英村對春牛舞進行普查。城區政府制訂了五年計畫,每年都劃撥資金數千元,蘇圩鎮社會籌資4000元,用於春牛舞的普查、保護工作,還舉辦了春牛舞表演賽。挖掘、整理及進一步組建春牛舞表演隊的工作,也同時在江南區各鄉鎮全面開展。文化部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當前的社會形勢,創作一些民眾喜歡的節目,利用春牛舞的表演形式來宣傳,也取得了成效。
壯族春牛舞在桂南地區已舞動了600年,還將繼續舞動下去。這份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社會各界有識之士的關注和厚愛下,正在世代傳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