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畫

扇畫

扇畫是中國畫傳統形式之一,歷代畫家屢有建樹,形成各自獨特的風格。

基本資料

扇畫扇畫

古代扇面畫有不少佳作。明代藍瑛的“秋江客棹”,遠是,近是舟,青是松,紅是楓,讀之陡生超凡脫俗之感;米萬鐘的“水閣江天”也能一展胸襟;清代吳歷的“春雁江南”,扇上不僅畫好,詩也題得好;“陌頭柳色暗毿毿,欲寫離情忍淚城,春雁可憐齊向北,那堪遊子在江南。”一把小扇,幾欲寫盡遊子情懷,真是藝情俱佳的扇中上品。

相關資料

好的扇畫可以百讀不厭,好的題扇也同樣可以百讀不厭。秦觀的《秋意題邢敦夫扇》茶香彌扇,秋景可人,詩云:“月團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鄭板橋《為馬秋玉畫扇》還是依然不忘瘦勁孤高的竹君子:“縮寫修簋小扇中,一般落落有清風。牆東便是行庵竹,長向君家學化工。”夏日展讀此扇,心中竹影婆婆,清趣無窮。
有人好作扇畫,有人好題扇詩,也有人雅好在扇上題辭。但題辭一須書藝高,二須含意好,其難度不亞於寫匾。宋時杭州有宮扇二,一畫雪夜泛舟,一畫二色菊,宋理宗趙昀親題其背,一曰“興盡為期”,一曰“晚節寒香”。宋理宗的題辭水準雖屬中好,卻遠遠高於常見的“清風徐來”。杭州王星記扇廠經常請書畫題字作畫。北宋著名詩人蘇東坡在杭州當地方官司時,曾經有一段“畫扇判案”的佳話,那畫扇的傳統便一直保持到現在。

市場行情分析

我國自從宋朝以後,小小的扇面卻經常以萬里江山圖為表現形式。民國以來,又繼承了扇子面作畫的精華部分,發展為了一個新的高峰。文人墨客名人是大夫。均以收藏扇子為幸事。張大千就認為扇子除了可以有實用價值外,上面的圖也是握在手裡,彰顯身份。詩詞歌賦與款式刻字,都透露出一個人的品味。雖然時至今日我們不怎么用扇子了,但是它收藏的價值,從未減少。
明代扇畫一扇抵萬金
明代以來,由於永樂皇帝朱棣的青睞和推廣,摺扇因其兼具使用性和觀賞性深得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喜愛。玩扇賞扇,文人互贈書扇之風盛行,誕生了大批扇畫名家作品。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楊丹霞認為,明代完成了“摺扇的本土化,並奠定了摺扇在文人心中的作用和地位”。時至今日,明代扇畫已成為市場上頗受追捧的類別。
早在1994年,台北蘇富比就曾推出張學良“定遠齋”藏扇畫專場拍賣,明清兩代名家扇畫110多組悉數成交,扇畫走入收藏家視野。然而,扇畫行情並未出現大的漲幅,甚至在之後的專場拍賣中出現大量作品流拍的狀況,一直未形成關注熱點。
直到2003年書畫行情整體上漲之後,扇畫行情才逐年看漲。2004年,明唐寅、文徵明、陳洪綬等8位名家的《書畫合璧》扇面(16開)在中國嘉德以101.2萬元成交,成為首批成交價逾百萬元的扇畫拍品。2005年,估價為35萬元至45萬元的八大山人《雙魚圖》扇面在北京翰海以159.5萬元成交。2007,清代畫家惲壽平作《山水、花卉扇面》(12開)以1232萬元成交,成為扇面集錦中首次突破千萬元級別的拍品。2008年,在北京匡時拍賣中,明代女畫家汝文淑作《山水花卉》扇畫冊頁以459.2萬元的高價成交。
2010年成為扇畫拍賣的分水嶺,誕生了扇畫拍品的最高價――北京保利上拍的一組明代畫家扇面集錦,匯集沈周、唐寅、文徵明、吳彬、陸治等12位明代畫家的作品,該組扇畫最終以5376萬元成交,曾在首都博物館展出,並編撰入《寶五堂――海外華人重要書畫珍藏展》一書中。此外,當時估價僅為80萬元至100萬元的明代名士李流芳的《扇面集錦》(12開)在中國嘉德以683萬元成交;明代畫家丁雲鵬的《集珍扇冊》(10開)在上海天衡以873.6萬元成交。
此後,扇畫高價不斷。在2011年榮寶春拍中,過雲樓舊藏《吳門雅集》(24開)扇畫冊頁以1.48億元成交。在該專場中,書法扇面起拍價均為50萬元,而扇畫起拍價均為100萬元,最終,24件拍品有4件成交價過千萬元,其中,唐寅扇畫《聽瀑圖》以1680萬元拔得專場頭籌,而其作品《三忠圖》成交價也高達1120萬元,兩件書法扇面的成交價也分別高達672萬元及448萬元。此外,仇英的《西園雅集圖》與《才子佳人圖》分別以1344萬元及1232萬元成交;文徵明的《攜琴訪友圖》則以1064萬元成交。藝術品市場研究專家趙榆回顧這一專場成績表示,“吳門雅集”專場的拍品,有的以超過估價10倍甚至15倍的價格成交,主要原因在於:一是作品品質一流;二是拍賣底價合理,甚至偏低,能吸引更多的買家進場購藏,激烈的競爭也提升了作品的成交價位。
2013年春,北京保利推出的“小萬柳堂劇跡扇面”專場拍賣成為扇畫拍賣最大的亮點,該專場72件拍品全部成交,總成交額高達9087.3萬元。唐寅的《江亭談古圖扇面》估價為200萬元至400萬元,最終以1150萬元拔得專場頭籌。而仇英的《孤舟垂綸扇面》也以690萬元的高價成交,傅山的《行書記事廿四韻》估價為30萬元至80萬元,最終以529萬元成交,傅山的另一件作品《秋林高逸》估價為60萬元到120萬元,也以494.5萬元成交;而文徵明的《憑江追遠》則以517萬元成交。
拍賣之後,趙榆對此專場評價:“吳門四家上繼宋元繪畫精華,也開闢了此後的畫風,在拍賣場上能見到數量可觀的扇畫作品實屬難得。雖然‘小萬柳堂劇跡扇畫’專場整體成交額不錯,但因準備時間倉促,買家不夠踴躍,有的作品價格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
趙榆認為,蘇州發達的制扇業與吳門畫家繪畫技藝的結合,使明代扇畫藝術的發展達到高峰,經過500多年的遞藏,流傳至今的明代扇畫也是鳳毛麟角,這些作品在市場上取得高價也是實至名歸。“由於收藏家對扇畫的了解還有限,市場上對扇畫的宣傳力度不夠,明清兩代名家扇畫價格還沒有體現出其應有的價值。”趙榆說。
求扇一頁勝畫三尺
在書畫收藏界,有一條不成文的說法:一手卷,二冊頁,三中堂,四條屏,五楹聯,六扇面,扇面位居最後,因此,長期以來,扇畫都不為市場所重視,成為書畫收藏的配角。然而,收藏界也有“一尺扇面兩尺畫”之說,有人認為,就形制而言,同一位畫家相同題材的作品,扇面較之手卷、冊頁等創作更難,因此價格也要高出一倍、甚至幾倍,故有“求扇一頁,勝畫三尺”之說。雖然摺扇的使用價值逐漸消退,但其收藏價值卻不斷得到認可。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書畫市場的火爆,扇面也成為收藏中的熱門種類。
從藝術價值而言,扇面雖然尺幅不大,但其形制特殊,集制扇工藝、扇骨雕工、繪畫藝術於一體。“扇畫最能體現出藝術家的綜合繪畫才能,方寸之間展現出畫家的構圖能力、技法、風格、藝術造詣和筆墨意趣,尤其明代扇畫,在成扇之後繪畫於上,最能考察出畫家的創作水平和藝術水平。”趙榆說。
業內專家均表示,扇畫的價格不斷上漲成為大勢。在2001年秋拍,上海敬華上拍一套任伯年作《人物花鳥集冊》,最終以61.6萬元成交,此套紈扇集錦為清宮舊藏,後為民國時期大藏家錢鏡塘珍藏,後歸上海文物商店收藏。封面籤條為張石園所書“讀錢境塘舊藏任伯年紈扇集錦冊”。2011年,這套紈扇出現在上海恆利春拍,最終以1495萬元成交。
從扇畫類型而言,朱萬章表示,明代扇面現在成為最貴的一批,收藏家最為鍾情的也是明代名家的精品扇面,明代扇畫受追捧的原因在於:一是傳世作品少,物以稀為貴;二是明代扇面大多較為精湛,尺幅雖小,藝術水準上乘;三是摺扇在明代達到發展高峰,在扇面書畫中占據主導地位;此外,明代摺扇工藝精巧,造型雅致,在材質和藝術水準上是最高的。
近現代成為扇畫發展的第三次高潮,近年來,隨著近現代書畫的大幅上漲,近現代書畫名家的扇面也成為市場追捧的對象。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朱萬章介紹說:“近現代畫家的扇畫作品整體處於價格攀升的階段。2000年以前,古代扇面和近現代扇面的價格大多在10萬元以內,但在2000年之後,名家精品扇畫大幅上揚。目前,一些精品扇面的價格已上百萬元甚至幾百萬元。”比如,1993年,上海朵雲軒曾推出近現代名家扇面拍品,一件齊白石的《貝葉菜蟲・書法》扇面以17.6萬港元成交,成為當時扇畫拍賣的最高價。而在2011年,齊白石、趙叔孺合作的《貝葉鳴蟬・隸書》扇面在北京匡時的成交價已高達448.5萬元。
相比而言,最近幾年也有一些宋代團扇出現在市場上,其價值更勝於明代扇畫。2012年春拍,北京保利上拍一套《宋元名翰冊》(10開),其中6件為紈扇,雖然均為兩宋佚名畫家作品。北京保利將其分開拍賣,每開底價僅5萬元,最終,具有南宋宮廷畫家夏圭風格的《尋梅訪友圖》成交價高達1012萬元,《明皇幸蜀圖》成交價達977.5萬元,而《高士臨眺圖》以943萬元成交。朱萬章表示:“宋代的東西不管是扇面還是其他什麼形制的作品,其商業價值都遠遠在明代之上,但存世量太少,價值不為現在市場認可。”
趙榆表示,扇畫收藏有一個認識的過程,從最初在拍賣場上出現單件扇畫作品,到後來出現拍場專場,再到現在的名家收藏專場,拍場上扇面數量和質量都有大幅提升,其價位也隨之提高。
朱萬章分析,扇面和其他形式的書畫一樣,主要看作者和作品本身,和形制沒有必然關係。扇面行情看漲,一方面是在高價位書畫調整時期,中低價位書畫(扇面)受到藏家追捧的大勢所趨;另一方面,隨著收藏品位的提升,收藏的專業分工也越來越細,扇面收藏也越來越受到藏家的青睞。
就目前市場交易情況而言,扇面收藏仍屬於小眾收藏,價格也處於低位,更值得藏家關注。在拍賣場上以千萬元或者百萬元級別成交的扇畫大多是古代書畫名家的作品,而且扇畫多以“捆綁式”整體打包的形式出售,對於單件扇面藝術價值和市場價值的認識還遠遠不夠。
近年來扇畫的高成交率體現在藏家對扇畫的逐漸認可,在市場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但並不表明扇面價格就此會一路飆升。總體而言,扇畫仍舊以中低端價位為主,對於普通藏家而言,不必一味追逐高價。比如,在“小萬柳堂劇跡扇畫夜場”出現的沈周《松聲雲影圖》成交價為368萬元,但在2011年北京榮寶春拍中,這件作品(當時名為《綠樹草亭圖》)的成交價曾高達672萬元。
儘管如此,許多藏家認為,相對於動輒上百萬元、上千萬元的名家書畫而言,名家扇畫價位相對較低,還可以承受,所以,只要作品出自名家之手,畫面足夠精到,投資扇畫還有升值空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