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畫扇

東坡畫扇

東坡到錢塘就職時,有人告狀說有個人欠購綾絹的兩萬綾絹錢不還,蘇東坡把那人招來詢問,他說:“我家以制扇為生,我父親剛剛亡故,而自今年春天以來,連著下雨,天氣又冷,做好的扇賣不出去,並非故意欠他錢。”東坡凝視他許久,說:“暫且把你做的扇拿過來,我來幫你開張起來。”片刻扇送到,東坡取空白的夾娟扇面二十把,拿起判案筆書寫行書、草書,並畫上枯木竹石,一揮而就。交給那人說:“快去外面賣了還錢。”那人流淚拿扇邊答謝蘇東坡邊往外走,剛過府門,就有欣賞喜歡蘇東坡的人爭相用千錢購扇,手裡拿的馬上賣完了,而後來的想買,買不到,無不非常懊悔而離開。賣扇人用賣扇的錢終於還清了欠款。

基本信息

東坡畫扇

原文

先生職臨錢塘日①,有陳訴②負③綾絹二萬不償者。公呼至詢之,云:“某④家以制扇為業,適⑤父死,而又自今春已來,連雨天寒,所制不售⑥,非故負之也。”公熟視久之,曰:“姑⑦取汝所制扇來,吾當為汝發市⑧也。”須臾扇至,公取白團夾絹二十扇,就判筆⑨作行書草聖⑩及枯木竹石,頃刻而盡。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償所負也。”其人抱扇泣謝而出。始逾⑾府門,而好事者⑿爭以千錢取一扇,所持立盡,後至而不得者,至懊恨不勝而去。遂盡償所逋⒀,一郡稱嗟,至有泣下者。
11

出自宋·何薳《春渚紀聞·卷六東坡事實·寫畫白團扇》

譯文

蘇東坡先生在杭州任職時,有人告狀說有個人欠購綾絹的兩萬錢不肯償還。先生於是把那人召來詢問,(欠錢者)說:“我家是以制扇為職業的,正趕上我父親去世,而又從今年春天以來,連著下雨,天氣寒冷,做好的扇子賣不出去,不是故意欠他錢。”先生仔細地看了他很久,說:“暫且拿你做的扇子來,我來幫你開張。”一會兒扇子送到,先生拿了空白的夾絹扇面二十把,順手拿起判案用的筆書寫行書、草書,畫上枯木竹石,片刻就完了。就把寫畫好的扇子交給那人說:“去外面快賣了還錢。”那人抱著扇邊流淚答謝邊往外走。剛出了府門,就有喜歡詩畫的人爭著來用一千錢買一把扇子,拿的扇子馬上賣完了,來得晚的人想買也買不到,甚至到了非常懊悔地離開的地步。賣扇子的人於是全部還清了欠款,整個杭州郡都稱讚感嘆(這件事),甚至有流淚的人。
11

注釋

文詞解釋
①先生臨錢塘日:蘇東坡在杭州任職時。(蘇軾曾兩次在杭州任職,第一次是熙寧四年(公元1071)任通判;第二次是元佑四年(公元1089)任杭州太守。此事應發生在任通判(掌管訴訟)之時。)
②陳訴:狀告。
③負:這裡是拖欠的意思。
④某:我。
⑤適:適值,恰好碰上。
⑥不售:賣不出去。
⑦姑:姑且,暫且。
⑧發市:開張。謂做生意來了顧客。
⑨就判筆:順手拿起判筆。判筆,判案用的筆。
⑩草聖:草書。
⑩逾:通“逾”(yú):走出。
⑫好事者:喜歡某種事業的人。
⑬逋(bū):拖欠。
⑭去:離開。

作品鑑賞

1.蘇東坡是北宋當時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大書法家。他尤其喜歡畫枯木竹石,書法則自成一家。東坡畫扇這則故事,不僅有助於我們了解蘇東坡書畫在當時的影響,也使我們從中看到他為政寬和,為人仁厚。東坡畫扇則比喻關心百姓疾苦,愛民如子。
2.釋“官”。上文“東坡官”中的“官”,指的是朝廷官職。古代的官場就像現代的國家政府一樣。
3.“須臾扇至,公取二十扇,就判筆作行書草聖及枯木竹石,頃刻而成。”這句中沒有主語,文言文中,如果只有二三個人對話動作,只對一人進行敘述,另一人省略,以起到簡潔作用。但是在現代翻譯中一定要添加適當主語,以免句子不通順。規範格式應以“(畫扇)”來添加,如:就判筆作行書草聖及枯木竹石。翻譯:(東坡)用公文用筆書寫繪畫行書草書和枯木竹石,一會兒就畫好了。
4.非故負之也:不是故意欠他錢。⑴之:代詞,代“他(債主)的錢”⑵非:不是⑶故:故意⑷負: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