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樓鎮

戴樓鎮

戴樓鎮位於江蘇省金湖縣,共有8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人口17707,面積35500畝。戴樓鎮火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形成了以金馬路為軸線的蔬菜產業帶,以金銅路、蘅銅路、青年路為軸線的無公害稻米生產帶。

基本信息

高效農業

戴樓鎮戴樓鎮
戴樓鎮以高效農業為抓手,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緊緊圍繞“上規模、抓特點、走標準化建設”的思路,明確主攻方向,重點發展禽畜規模養殖、設施大棚蔬菜、綠色意楊產業、特色花卉,力促優勢農產品區域化布局和規模化生產、產業化延伸,打造現有戴樓地方特色的農業品牌。大棚蔬菜、文忠鴨業、千頭養豬場、40萬隻肉雞養殖小區、10萬隻蛋雞養殖小區已初具規模。

工業經濟

戴樓鎮戴樓鎮
2008年以來,戴樓鎮狠抓工業經濟建設,強力推進民營化、科技化、規模化,使工業經濟駛上快車道。1-6月份,戴樓鎮工業企業實現產值7.6億元,銷售收入7.4億元,利稅6150萬元,分別占全年目標任務的53.8%、53.1%和56%,同比增長87%、88.3%和124%。培植規模企業。戴樓鎮狠抓列統企業擴產增效,16家列統企業實現銷售2.5億元,利稅1750萬元,占全部工業的17.9%和15.9%,骨幹企業的支撐作用明顯。同時強化小企業的盤大盤強,重點培植華泰化工金蘋果客車零部件巴赫機電等6家企業。

加大技改力度。戴樓鎮鼓勵、支持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增強市場競爭和科技競爭力,新上和改擴建項目。1-6月份實現技改投入2.45億元,占目標的58.6%,同期增長153.9%。最佳化發展平台。該鎮始終把鎮工業集中區建設作為實現工業經濟擴張的平台,築巢引鳳,已有39家企業落戶工業集中區。2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已對外招租,擴建5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之中。戴樓鎮將圍繞突出招商引資、增強發展優勢,突出高效農業、加快富民步伐,突出財源培植、壯大鎮村實力,突出改善民生、提高農民生活等措施,進一步健全激勵機制,全面推進招商引資工作,促進財政收入大幅度提升,推動新農村建設的快速發展,切實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戴樓。

工作重點

戴樓鎮戴樓鎮
戴樓鎮組織全鎮機關幹部、各部門工作人員、村支部書記學習市委五屆七次全會精神,要求以市委會議精神為動力,推動全鎮各項工作又好又快發展。一是狠抓招商引資。戴樓鎮在抓好駐點招商的同時,實行網上招商、以商招商、委託招商,每人都利用多方面關係提供招商信息和招商線索。要求對在談項目要有“釘子”精神,牢牢抓住,同時做好在建幫辦,確保完成全年縣委下達的招商任務。二是抓好工業集中區建設及村創業點建設。加快工業集中區內2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附屬設施建設,確保已意向性租賃廠房的企業按期入駐、進駐企業如期投產。各村都要有村創業點,要將村存量資產盤活,以擴大村集體收入。三是抓好農民集中居住點建設。在全面實施“清潔田園、清潔水源、清潔家園”工程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完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規劃引領中心村建設,落實中心村居住點42個,啟動4個示範點建設,把居住點建設成為金湖西大門的亮點工程。四是進一步發展高效農業。在高效農業發展中,重點發展畜禽規模養殖、設施大棚蔬菜、綠色意楊產業、特色花卉,力促優勢農產品區域化布局和規模化生產,打造具有戴樓地方特色的農業品牌,擴大“戴樓”牌西瓜的種植規模,以點帶面,打造“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格局。繼續以戴樓鎮肉鴨養殖協會為龍頭,在文忠鴨業的帶動下,發展規模養殖,對2個千頭豬場、1個40萬隻肉雞養殖小區、1個10萬隻蛋雞養殖小區做好服務工作,打造戴樓畜禽養殖特色。

陽光財政

戴樓鎮戴樓鎮
投資300萬元打造的600畝高效設施蔬菜示範基地,180個塑膠大棚內各種瓜果蔬菜鮮嫩碧綠,已成為全縣城鄉的“菜藍子”;投資200萬元建設的28公里鄉村水泥公路猶如一根根白玉帶,連線著村、組、農戶,已成為農民的“致富路”;新規劃的農民集中居住區內一幢幢樓房正拔地而起,居民樓旁的農田錯落有致,農民安居樂業……這是戴樓鎮財政惠農的一組縮影。

連續四年被市委、市政府評為經濟工作綜合“十強鄉鎮”的戴樓鎮,藉助優越的區域優勢和交通優勢,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發展工業經濟,財政收入由5年前的870萬元發展到現在的4000多萬元,是5年前的4.6倍。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戴樓鎮對“三農”的投入逐漸加大,把支農惠農和改善民生作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把黨的惠農春風吹向田野鄉村,讓戴樓鎮人民充分感受到“陽光財政”的溫暖和雨露。戴樓鎮財政直接投入農業、農村、農民的資金總額達3060萬元,年均增長16.7%。

戴樓鎮戴樓鎮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戴樓鎮5年投入土地整理項目財政資金360萬元,新增高標準農田3400畝;農業綜合開發、水利工程26處,投入800萬元;營造農田防護林網5000畝,培訓農民24000人次,免收培訓費160萬元。扶大扶強農業龍頭企業。近年來,農業綜合開發區立項扶持重點農業產業化項目32個,投入財政資金690萬元,形成了高效蔬菜園區1個、高效畜禽養殖小區4個、農副產品加工企業4個。通過扶持發展,壯大了龍頭企業,延伸了農業產業化鏈條,培植了稅源,每年增加農民收入500多萬元。不斷強化民生的資金保障。戴樓鎮全面推行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至目前財政補助100萬元,為2246人次報銷住院醫療費7582.74萬元,人均受益3791元;農村低保和五保供養制度逐步建立,低保補貼總額由2007年22萬元增加為現在每年32萬元;五保供養標準為每人每年2600元。同時該鎮還安排資金做好新型農民養老保險補助、計畫生育扶助、救災救濟工作,完善公共衛生機制,免收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用,每年減輕農民負擔80多萬元。

社會治安

戴樓鎮戴樓鎮
金湖縣戴樓鎮積極推行治安防範競標承包,實行鄰里治安協防,為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戴樓鎮治安案件數下降46%。戴樓鎮地處金湖盱眙洪澤三縣交界處,金銅公路、金馬公路貫穿該鎮境內,交通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治安問題,一度時期,偷盜之風滋長。該鎮黨委、政府於2003年3月在衡陽村率先進行治安防範競標承包,在取得成功後,迅速在全鎮推行了這一做法。該鎮制訂了治安承包制度、賠償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因承包者失職造成損失的,按承包補償細則予以補償。中標者根據要求組織本村3—5名身強力壯、正義感強的青年組成保全中隊,接受鎮派出所的領導,每天開展護村巡邏活動。衡陽村保全中隊自成立以來,已成功抓獲了4名流竄盜竊犯罪分子。在推行治安防範競標承包的基礎上,戴樓鎮又全面推行鄰里治安協防,充分發揮群防群治的作用。鄰里治安協防一旦發現鄰里遭受不法侵害或發現鄰里有違法行為嫌疑、鄰里發生矛盾糾紛並惡化等情況,無論是否威脅到自家,都應當立即向110報警或向村委會報告。

新農村建設

戴樓鎮戴樓鎮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要求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在一定的時間裡和確定的區域內,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培育農業特色主導產業、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和加快農業科技推廣;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亦要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和諧統一。由此可見,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緊密相關,這也正是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必須要實現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所包括的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沃土工程等土地治理項目。

戴樓鎮黨委、政府將按照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做到以沼氣為切入點,抓整體建設,走以“三沼”(沼氣沼渣沼液)的綜合利用之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做大做強橄欖產業,把其發展成為前鋒鎮特色主導產業,帶動農民奔康至富;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優勢農產品,增加農民收入。為建設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