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窯

成都窯在今四川成都通惠門外青羊宮及四川省人民醫附近。瓷器始燒於晉,終於唐。以青瓷為主。   唐代遺物有壺、罐、缽、碗、杯、碟、爐、硯等。裝飾有淺黃釉下施加褐綠彩小斑點,多飾於缽、罐等器物上,與邛窯器物有相近之處,唯釉層薄而不潤,釉色較淺,則又不同於邛窯。器物多平足。壺多為盤口,橢圓腹,置橋形系或復系。罐多短頸,鼓腹,也有橋形系或復系。缽為斂口,圓唇,鼓腹。碗作斂口,平唇或方唇,弧腹。杯有敞口,斂口,深腹。平底盤有平足和喇叭狀高足。碟多平底。硯有圓形或蹄形圈狀足。爐寬沿斜壁,平底五足。

窯洞名稱

成都窯

窯洞介紹

在今四川成都通惠門外青羊宮,故名。五十年代經過小規模試掘,初步判明始燒於南朝,唐代遺物有在淺黃釉下施加褐綠彩小斑點的,與邛窯有相似之處, 唯釉層薄而不潤,釉色較淺,則又不同於邛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