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共產黨

愛爾蘭共產黨

愛爾蘭共產黨(愛爾蘭語:Páirtí Cumannach na hÉireann,英語:The Communist Party of Ireland)簡稱CPI。1921年10月14日成立,內戰爆發後解體,1933年6月15日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改名為北愛爾蘭共產黨。1970年3月與南愛爾蘭的愛爾蘭工人黨合併。

歷史沿革

愛爾蘭共產黨
愛爾蘭共產黨標誌愛爾蘭共產黨標誌
前身是愛爾蘭社會黨,1921年加入共產國際後,改稱愛爾蘭共產黨。1924年該黨解散,1933年重建。1941年該黨停止活動,但是在北愛爾蘭,黨員們以“北愛爾蘭共產黨”的名義繼續活動。1948年,愛爾蘭共和國成立後,該黨以“愛爾蘭工人同盟”的名義重組,1962年,改稱愛爾蘭工人黨,1970年,它與“北愛爾蘭共產黨”合併為愛爾蘭共產黨。

政治主張

在20世紀初葉,愛爾蘭共產黨被國內的天主教勢力掌控的政治氣氛壓抑著,其總部一度被燒毀,該黨曾派遣志願者加入“國際縱隊”,參與西班牙內戰
60年代以來,愛共的力量穩步增長;在80年代末,黨員數量急劇下降;但是該黨在90年代得以重組和繼續活動,它的目標是得到大多數愛爾蘭人的支持,從而廢除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制度。該黨是古巴委內瑞拉的忠實支持者。
愛共的黨刊為:《團結》(在貝爾法斯特發行)、《社會主義之聲》(在都柏林發行)。該黨在科克高威也有支部。
主張同左翼政黨建立聯合陣線,通過議會道路和平過渡到社會主義,最終建立自由統一的社會主義的愛爾蘭;結束英國對愛爾蘭的控制,實現愛爾蘭的獨立和統一。在國際問題上,主張緩和與裁軍,要求愛爾蘭退出歐洲經濟共同體。該黨按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最高機關是3年召開一次的代表大會。組織分為北部組織和南部組織。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全國執行委員會實行總領導。
儘管愛共是註冊政黨,但它基本不參加選舉,不過它在工會和北愛爾蘭民權協會中有相當的影響力。該黨得到一個青年組織——康諾利青年運動的支持,它得名於愛爾蘭著名的社會主義者詹姆斯·康諾利
愛共的現任主席是Lynda Walker。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