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夜追緝令

本書原名《暗夜熱浪》,1967年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惡夜追緝令》就取材於該書,故中譯本依電影名冠之為《惡夜追緝令》。 約翰·鮑爾(1911—1988)美國作家,生於紐約州,科學家之子。 本書最大的歷史貢獻,在於打破了有色人種在推理小說中缺席的不公平。

本書原名《暗夜熱浪》,1967年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惡夜追緝令》就取材於該書,故中譯本依電影名冠之為《惡夜追緝令》。
約翰·鮑爾(1911—1988)美國作家,生於紐約州,科學家之子。 早年就讀於威斯康辛州卡羅爾學院。興趣廣泛,未從事寫作前,曾擔任民航公司飛行員、音樂編輯、報紙專欄作家、電台廣播員、天文台講解員及加州大氣科學中心的公關主任。他對東方文化及東方武術深深著迷,本人就精於合氣道。五十四歲開始從事推理小說創作。初試之作《惡夜追緝令》出版後,即獲得推理小說界兩項大獎:美國“愛倫坡獎”之“最佳新人作品”及英國犯罪作家協會頒發的“最佳外來作品”。
故事發生在60年代美國南方小城威爾斯,有一天晚上,市裡的巡警山姆·伍德在路上發現了一具屍體,這在向來平靜的小城無疑是一件大事,隨後又在火車站候車室發現了一名可疑的陌生黑人男子——沒想到這位黑人竟然是在加州帕沙第納市從事刑事工作的警探狄博思,他因此被警察局長比爾·吉勒史比留了下來,在充滿敵意的環境裡辦案。狄博思逐漸發現案情真相,並最終將兇犯擒獲。
本書最大的歷史貢獻,在於打破了有色人種在推理小說中缺席的不公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