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爾定理

19世紀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根據統計資料,對消費結構的變化得出一個規律:一個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份額則會下降。推而廣之,一個國家越窮,每個國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於購買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隨著國家的富裕,這個比例呈下降趨勢。即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購買食物的支出比例則會下降。

恩格爾定理

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日常生活消費中)用來購買食物支出則會下降

更多相關

:恩格爾係數 恩格爾定理 大港區的恩格爾係數 恩格爾簡介 恩格爾機械有限公司 恩格爾 恩格爾定律 恩格爾指數 恩格爾曲線

零食與愛情的恩格爾係數

攜婦去超市索購零食尤其是熊仔餅是我的業餘愛好。那一盒胖嘟嘟、圓滾滾且鼻眼分明的小熊仔歡天喜地地雙手鋪開作擁抱狀,它不知會以什麼樣的狀態融入飢饞之胃,而我們的嘴裡先自一甜,便釋然而作慈祥之笑了。
零食歷來是愛情的催化物。在“發乎餐桌,止乎性”的愛情博弈中,零食是一道開胃菜,為愛情正餐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戀愛中的男女,無不視零食的花色品種為愛情浪漫指數與婚姻先期生活之圭臬。我的一個中學同學,就一直給女友買阿爾卑斯奶糖,體驗兩張舌頭在同氣連枝的無隙口腔中將一座世界名山搬來搬去的快感。我還有一個大學同學,曾與我住同一宿舍。他與女友出雙入對,出則手挽手,入則包壘包,擺滿一桌子我不認識的零食。我十分妒忌,也深刻理解所謂談戀愛,就是男女在一起吃零食。

零食是正餐的序曲,正餐又是鍋碗瓢盆交響曲的序曲,待到油鹽醬醋日漸迫身,男女不得不自主掌勺之日,零食便如媒妁之言悄然退隱。婚後女人對男人抱怨最多的,差不多就是沒有足夠的零食供其享用了。而等到它們再次大規模出現,這零食的享用者,便不單單是大人,而是以小孩子的好惡為第一要務——當年零食的主人退居二線照顧自己的下一代享用零食,物是人非,其複雜心境,猶如黛玉焚稿。

由此我認為,戀愛中的零食是一次返老還童的視覺尋根——吃什麼不是吃,偏要大包小包,五彩繽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