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定性外斜視

恆定性外斜視

恆定性外斜視。隨著間歇性外斜視的進展,外斜突變為恆定性,即經常處於外斜狀態。可以為交替性,即交替性外斜視,或一眼有注視傾向。如果外斜開始於視覺尚未發育成熟期,可以是單眼注視並有弱視。在大多數患者,外斜是由於間歇性外斜失去代償而引起的,這些患者,一般無弱視。

基本信息

病因

恆定性外斜視恆定性外斜視病因
恆定性外斜視可以是間歇性外斜視失去代償,或一眼視力不好而發生外斜,即知覺性外斜視,或嬰幼兒內科,手術做得遲,沒有融合,而逐漸發展成外斜。在大多數患者,外斜是由於間歇性外斜失去代償而引起的。

間歇性外斜視(intermitentexotropia)是介於外隱斜與共同性外斜視之間的一種斜視,是指視軸常常分開,最初是在看遠時發生,當看遠時,融合性散開幅度超過融全性集合幅度,即產生外斜,間歇性外斜視發生之前,先有外隱斜。

診斷

恆定性外斜視恆定性外斜視診斷
恆定性外斜視的臨床表現,取決於其病因。可以是間歇性外斜視失去代償,或一眼視力不好而發生外斜,即知覺性外斜視;或嬰幼兒內科,手術做得遲,沒有融合,而逐漸發展成外斜。

常見症狀是畏光,在戶外日光下,常常閉合一眼,其原因不明,估計患者在戶外看遠處目標,無近處物體刺激以使兩眼集合,亮的日光閃爍了視網膜,干擾了融合,患者由外隱斜變為明顯,但是也不一定肯定這樣患者閉一眼是為了避免復視,有可能的是亮的光線影響了外斜患者融合性集合幅度,使一眼閉合。
應對所有斜視項目做檢查,特點注意對具有診斷意義斜角測定,如看遠時偏斜角,最好令患者注視>6m遠處目標,以充分檢查其外斜度數,確定外斜類型,因為治療時機和治療方法不同。測量時要矯正屈光不正,以控制其調節。若外

恆定性外斜視恆定性外斜視

斜視僅是在看遠時出現,並且看遠斜角大於看近斜角至少在15△,應做遮蓋試驗,一眼遮蓋30~45分鐘,當去掉遮蓋時,兩眼必須保持分離狀態,即一眼去掉遮蓋時,另一眼必須通用遮眼板擋住,打開時用三稜鏡勻替遮蓋試驗迅速測量看近斜度,然後再查看遠斜度,不讓患者有融合機會,將其結果與遮蓋前的斜度相比較。Burian和Franceschetti觀察一組237例外科患者,僅有10例為分開過程型。由此看來,大部分外斜患者看遠斜角大於看近斜角,應歸於類似分開過強型。
測量上轉及下轉的偏斜度,確定有無A-V征。
測量向左側及向右側注視時斜角,是否有任何側位的非同性(lateralincomitance)問題,從定義上講,側位非共同性是指外斜患者,向兩側看時,偏斜度比第一眼位偏斜度小20%,臨床實踐證明,有側位非共同性患者,很容易手術過矯,並造成內科V征。
檢查立體視銳:患者在隱斜期,也必須測量其立體視,如立體視不正常,說明顯斜所引起立體視下降,數月內立體視繼續下降則有力說明是手術矯正外斜視的指征。

易混疾病

恆定性外斜視恆定性外斜視辨別
恆定性外斜視和間歇性外斜視可能是外斜視發展的不同階段。恆定性外斜視可能是間歇性外斜視發展的結果。恆定性外斜指的是,無論何時,某一隻眼總是處於偏斜狀態。通常幼年發病,有的是間歇性外斜視發展而成。發病早而愈後差,常常因為雙眼視覺遭到破壞,而形成立體盲。需要儘早手術矯正斜視,不要延誤手術時機,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如果是間歇性外斜發展而成的恆定性外斜,愈後較好,因為在斜視恆定之前,已經建立雙眼單視,手術矯正後可重新獲得完好的雙眼單視。
兩者的鑑別對手術時機的選擇至關重要。

治療

恆定性外斜視恆定性外斜視治療
1.矯正屈光不正:遠視+2.00D+3.00,可酌情不給,+5.00D+6.00可酌情減少2~3D,無論遠視散光或近視散光應矯正。
2.治療弱視。
3.正位視訓練。
4.手術治療:年齡超過6個月的患兒,如有恆定性外科,應手術治療,主要目的是儘可能恢復雙眼單視,如一隻眼弱視,建立雙眼視無望,則手術目的僅為美容,術前勿需做其他治療,隨年齡增長,外斜有加大趨勢,手術可在12歲以後做。

急性淚腺炎好評醫院

北京友誼醫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
上海市公共衛生中心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 上海曙光醫院
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分院 廣東省中醫院芳村分院 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 深圳市中醫院 深圳市人民醫院
海南省農墾總局醫院東湖院區 廣東省惠陽三和醫院 常州市腫瘤醫院

急性淚腺炎好評醫生

王贊春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張玉岑 北京友誼醫院
石英 上海市公共衛生中心 楊冠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
臧晶 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何利蓉 廣東藥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李林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 司馬晶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
陳穎平 海南省農墾總局醫院東湖院區 沙翔垠 廣東省惠陽三和醫院
恆定性外斜視恆定性外斜視治療
具體治療措施有:

1.睫狀肌麻痹屈光檢查有明顯屈光不正,特別是散光和屈光參差的患者,為保證視網膜清晰像,應該全部矯正;外科伴有近視乾,應該全矯;外斜伴有遠視者,矯正遠視將減低調節性集合,使外斜增加,需要全矯還是部分矯正,要完全取決於遠視程度、患者年齡和AC/A比值,通常小於+2.00D嬰幼兒,可不予矯正,較大患者為避免屈光性疲勞,矯正遠視通常是必要的。老年人有外斜伴老視眼,調節減弱,如有遠視,需要矯正,可以給最小度數以利於看近。
2.負球鏡用負鏡矯正間歇性外斜視,可做為一暫時性措施,或放於雙焦點鏡上半部,以治療分開過強;或放於雙焦點鏡下半部,以治療集合不足,刺激其調節性集合,控制外斜,這種治療方法,不應提倡,患兒用這種方法治療,常引起視力疲勞
3.三稜鏡及遮蓋療法底向內三稜鏡可加強雙眼中心凹刺激,約有1/2~1/3偏斜可用三稜鏡刺激融合得到矯正,在外斜視初期,遮蓋為一良好的非手術治療方法,用這種方法治療,大約40%患者其顯斜(看遠)可以變為隱斜。早期的外斜視大部分時間為外隱斜,顯斜次數不多,偏斜度不大,不主張手術治療。
4.手術治療對竭生外斜視手術最適宜年齡還有爭論。有人主張手術愈早愈好,否則會變成恆定性外斜。有人認為由於多數外斜視看遠融合力良好,有雙眼視,2~3歲或10歲以後手術結果幾乎相同,可以觀察數年。有人主張對視力未成熟嬰幼兒,為避免手術過矯,主張延緩手術,用負球鏡加強融合,交替遮蓋預防抑制發生,若融合功能迅速惡化,或斜角穩定時要考慮手術。
手術指征由融合控制情況,斜角大小和患者年齡決定。生後不久外斜而沒有外斜視,要儘快手術;遮蓋測量斜視度大於20△以上者;有明顯的顯斜成分和視覺失代償者。從手術對視網膜對應的影響來看,外斜視為了消除復視及混淆的干擾,可以發生異常視網膜對應及抑制,手術最好時機是在尚未發展成抑制及異常視網膜對應之前,手術消除外斜。
5.過矯的處理有報告外斜術事過矯的患病率介於6%~20%。外斜術後,立即發生大度數過矯,患者應在24小時內再次手術,因為有可能發生肌肉丟失或滑脫,外直肌與內直肌相比,不易丟失。若機械因素內直肌過多量截腱,也可發生明顯過矯,但過矯量不如前者大。
6.欠矯的處理外科術後殘留大度數外斜大於15~20△,可在第一次術後6~8周內行2次手術,這種情況應做為一個新病例來考慮。若殘餘斜度看遠斜角等於看近斜角,第一次術式為後徙-截腱術,則另一眼可做同樣的手術;第一次術式為雙側外直肌後徙,可做一側外直肌邊緣性肌切開合併同側內直肌截腱。若殘餘外斜看遠角大於看近斜角,第一次術式為雙側外直肌後徙術,則外直肌應再後徙或外直肌邊緣性切開術;第一次術式為後徙-截腱術,可做另一眼外直肌後徙術。做外直肌第2次手術時,最好同時後徙顳側球結膜,以防止瘢痕前移,抵消手術效果。

預防

斜視患者雙眼視軸不平行,導致雙眼融合功能障礙,立體功能的破壞,也就缺乏精確的定位能力和手、眼、腦的靈活配合能力。所以不能從事精細作業的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