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後神經節炎

急性後神經節炎,醫學病理名稱,要侵犯後根神經節,特徵為受累根神經節所支配的皮膚區域出現皰疹和神經性灼痛。

介紹

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主要侵犯後根神經節,特徵為受累根神經節所支配的皮膚區域出現皰疹和神經性灼痛.
病因學,發病率病理學
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即引起水痘的同一種病毒感染所致(參見第265節).當潛伏在後根神經節中的病毒被激活時則出現帶狀皰疹.炎性變化發生於感覺根神經節及其支配的皮膚區域.炎症有時還累及灰質的前角和后角,脊膜和後根及前根.帶狀皰疹常見於HIV感染者並且在免疫抑制者中較為嚴重.

症狀

症狀和體徵
通常在出疹2~3天前,出疹部位出現疼痛.隨後在紅斑基礎上沿著一個或一個以上神經節後根皮膚分布區出現成批的典型水泡.受累區常感覺過敏,疼痛劇烈.皮疹最常發生於胸部或腰部並呈單側.病變形成通常需要3~5天.帶狀皰疹可播散到皮膚的另一側和內臟器官,尤其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
<4%的帶狀皰疹患者可復發,多數患者康復後無後遺症,但是許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可發生持續數月或數年的皰疹後神經痛,這種疼痛可為劇烈的,間斷的或持續的,可使人精疲力竭.
膝狀神經帶狀皰疹(RamsayHunt綜合徵)因病變累及膝狀神經節而引起.患側出現耳部疼痛和面肌麻痹.皰疹發生於外耳道,舌的前2/3味覺可消失(參見第85節耳部帶狀皰疹).
眼帶狀皰疹(參見第96節)由半月神經節受累引起,在第5顱神經眼支分布區出現疼痛和皰疹.鼻尖部皰疹表明第5顱神經的鼻睫支受累,並可提示角膜發生病變的可能.但眼部受累也可發生在鼻尖部無皮損的情況下.必須到眼科醫生處就診以估計和預防侵潤性眼病.
診斷
疹前期診斷較困難,但皰疹出現後則可確診.贊克試驗在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和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均可示多核巨細胞.活檢組織抗原檢測有助於診斷.應予鑑別的有胸膜炎,三叉神經痛,Bell麻痹和水痘(兒童).單純皰疹病毒亦可引起幾乎與之完全相同的帶狀病損,但與之不同的是,單純皰疹易於復發.這些病毒可通過血清學檢驗和培養加以鑑別.
治療
局部濕敷可減輕疼痛,但仍常需服用鎮痛藥.
免疫抑制患者發生帶狀皰疹,建議靜脈套用阿昔洛韋,成人劑量為10mg/kg,每8小時1次,連續7天;兒童500mg/m2 ,每8小時1次,連續7天(<1歲的兒童每日30mg/kg,分3次).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可口服泛昔洛韋,纈昔洛韋及阿昔洛韋.研究顯示這些藥物可減少皰疹後神經痛的發生並可加速痊癒.口服泛昔洛韋和纈昔洛韋較阿昔洛韋有更好的生物活性.
皮質類固醇曾被用於預防神經痛,但對其療效有爭議,故目前不主張使用.皰疹後神經痛的治療有時非常困難,可套用三環類抗憂鬱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