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冠心病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見的病因。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心肌缺血在我國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心肌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

基本信息

致病因素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冠脈狹窄或閉塞是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見的病因,進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由此引起的心臟病即大家常說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禍首”。心肌缺血嚴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呈現年輕化的趨勢,一些20-30歲的年輕人也出現心肌缺血的表現。   

臨床症狀

臨引起心肌缺血最主要、最常見的病因,是 冠狀動脈狹窄。而冠狀動脈狹窄的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臟病就是大家常說的冠心病。所以,冠心病是心肌缺血的“罪魁禍首”。
心肌缺血對心臟和全身都可能帶來許多不利影響。氧是心肌細胞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而氧是通過血液輸送給細胞的。心臟沒有“氧倉庫”,完全依賴心肌血供,所以一旦缺血,立刻會引起缺氧。缺氧的直接後果是心肌細胞有氧代謝減弱,產能減小,使心臟活動時必需的能量供應不足,引起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同時,代謝的廢物也不能被有效及時地清除,易產生不利影響。缺血、缺氧、缺能量,最終會影響心臟的收縮功能。若有20%~25%的心肌停止收縮,通常會出現左室功能衰竭;若有40%以上的心肌不能收縮,就會有重度心泵功能衰竭。如果這種情況突然發生,就會出現非常危險的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就常與這種情況相關。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還會損害舒張功能。收縮不良和舒張不良結合起來,易導致心室充盈壓升高,引起肺充血,還可引起複雜的物質代謝紊亂和心肌電活動失常。因此,一旦出現心肌缺血,應找準病因對症治療,才可避免潛在的嚴重後果。
心機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種,治療方案為選擇硝酸脂類藥物(如單硝酸異山梨脂或其緩釋劑型),作用為擴張心臟冠狀動脈,增加心肌供血;還應該服用他汀類藥物(如阿伐他汀、辛伐他汀)一方面降低血漿中的膽固醇,一方面穩定動脈斑塊,防止斑塊脫落形成血栓,造成中風等。
所謂無症狀心肌缺血是指冠心病診斷已確定心肌缺血的客觀指標,如心電圖典型缺血性ST段變化等,它是冠心病的一種特殊類型。但由於無症狀往往被人們所忽視。
無症狀心肌缺血正日益受到重視,主要是由於近年來大量的研究發現,大約25%~50%的急性猝死者中,生前無心絞痛發作史;但近90%的屍檢中,發現這些人均有嚴重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美國約2%~4%貌似健康的無症狀的中年人,檢查發現有明顯的冠脈病變和無症狀心肌缺血發作。 猝死的原因通常是致命性心律失常,而在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發作前,心電圖可檢出無症狀心肌缺血與猝死之間可能有因果關係。此外,有人報導,美國每年有45萬人猝死,其中20%~50%死於緩慢性心律失常,在此之前或同時,常伴有無症狀心肌缺血。亦有人對5209例冠心病病人進行30年隨訪觀察中發現,25%的心肌梗死是無症狀的,其10年內死亡率為84%。結果表明,無症狀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與有症狀的心肌梗死的猝死率和病死率相似。即使在已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中,也仍有30%的病人沒有症狀,這表明梗死周圍心肌有殘餘缺血,這種殘餘缺血往往導致再次心肌梗死和猝死。

心肌缺血,是指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心臟的供血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存在著波動,但這種波動經過機體自身調節,促使血液供需相對恆定,保證心臟正常工作

心肌缺血的症狀因人而異,有的人沒有明顯感覺,有的人則會出現胸悶、心悸、氣短以及壓迫性、緊縮性等的發作性疼痛,尤其是在勞累、情緒激動、飽餐、寒冷刺激時可誘發。發現這種徵兆建議去醫院明確診斷,早發現早治療。如確診,藥物治療方面,西藥往往是從擴張血管、抑制心率角度治療,副作用大還不能治本,中成藥治療心肌缺血效果更好,如麝香保心丸,研究證明可以從根本上治療冠心病心肌缺血。另外還要配合運動,飲食上也要多加注意! 

疾病類型

醫學上將無症狀心肌缺血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Ⅰ型、安全無症狀性心肌缺血:

此型無症狀,是偶然被發現有心肌缺血,有人估計在完全無冠心病症狀的中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
年男性中(一般人群)占2%~5%。其預後與心絞痛患者相似。

Ⅱ型、心肌梗死後的無症狀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後雖無心絞痛但確有心肌缺血存在者較為多見。此型患者預後較Ⅰ型更為不良,尤其當左心室功能異常時,其死亡率為5%~6%。
Ⅲ型、心絞痛伴有無症狀心肌缺血:

研究表明心絞痛患者中70%~80%同時存在無症狀心肌缺血,並且可發生在不同類型的心絞痛中。必須指出,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伴有無症狀心肌缺血常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經治療後症狀消失但仍有心肌缺血存在,這是預後不良的重要指標。

因此,無症狀性心肌缺血應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它可影響各型冠心病的預後,所以應積極診斷與治療。
心肌缺血者要注意飲食,六個字,低脂肪高纖維。情緒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定時排便,不能過度勞累。

臨床症狀

1.勞累或精神緊張時出現胸骨後或心前區悶痛,或緊縮樣疼痛,並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續3~5分鐘,休息後自行緩解者,時伴有大汗。

2.體力活動時出現胸悶、心悸、氣短,休息時自行緩解者。

3.出現與運動有關的咽喉痛及燒灼感、緊縮感,牙痛等。

4.飽餐、寒冷、飲酒後出現胸痛、胸悶者。

5.夜晚睡眠枕頭低時,感到胸悶憋氣,需要高枕臥位方感舒適者;熟睡、或白天平臥時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緩解者。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時出現心慌、胸悶、氣急或胸痛不適。

7.突發的心動過緩、血壓降低或暈厥者。

危疾病害

1、心肌缺血會損害舒張功能
收縮不良和舒張不良結合起來,易導致心室充盈壓升高,引起肺充血,還可引起複雜的物質代謝紊亂和心肌電活動失常。因此,一旦出現心肌缺血,應找準病因對症治療,才可避免潛在的嚴重後果。
2、心肌缺血對心臟和全身都可能帶來許多不利影響

心肌缺血症狀 心肌缺血症狀

氧是心肌細胞活動必不可少的物質,而氧是通過血液輸送給細胞的。心臟沒有“氧倉庫”,完全依賴心肌血供,所以一旦缺血,立刻會引起缺氧。
缺氧的直接後果是心肌細胞有氧代謝減弱,產能減小,使心臟活動時必需的能量供應不足,引起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同時,代謝的廢物也不能被有效及時地清除,易產生不利影響。
3、缺血、缺氧、缺能量,最終會影響心臟的收縮功能。若有20%~25%的心肌停止收縮,通常會出現左室功能衰竭;若有40%以上的心肌不能收縮,就會有重度心泵功能衰竭

檢查方法

1.冠心病相關的危險因素檢查
為儘早發現心肌缺血,40歲以上的人應定期進行相關體檢,了解有無冠心病相關的危險因素,如血脂血壓血糖、頸部血管超聲、心臟超聲、心電圖等檢查。
2.受負荷試驗檢查
若屬於心肌缺血的高危人群,應向醫生詢問,是否具備典型的冠心病症狀,決定是否需要接受負荷試驗,如活動平板心電圖、腺苷負荷心臟超聲心動圖以及冠脈多排CT。
3.冠狀動脈造影檢查。

疾病預防

一、心肌缺血的患者的飲食 心肌缺血的患者在飲食上掌握幾點原則,注意低鹽低脂清淡飲食,多吃紅薯、西紅柿、胡蘿蔔等蔬菜,這些都是能提高患者身體抵抗能力的食物。

喝些綠茶,茶葉中含有少量的茶鹼,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對患者的心肌缺血治療有一定的幫助,茶葉中還有維生素C,能起到一個很好的防治動脈硬化的作用,但不宜過濃。每天堅持吃些黑木耳,能有助於降低血粘度,改善心肌缺血。

二、心肌缺血患者情緒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定時排便,不能過度勞累。

三、應該適度運動,促進心肌側枝循環的建立。

四、病情如有變化要及時就診治療。

治療訪法

治療原則

由於心肌缺血有發生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危險,因此發現心肌缺血時,要及早治療。積極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如已發生,應積極治療,防治病變發展並爭取逆轉。已發生併發症者,應及時治療,防治惡化,延長患者壽命。

藥物治療

(1)抗血小板藥物防治血栓形成,預防冠狀動脈和腦動脈血栓栓塞,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2)β-受體阻斷劑減慢心率減少心肌的秏氧,預防猝死,如美托洛爾或其緩釋片。
(3)鈣離子拮抗劑。
(4)他汀類藥物降低血漿中的膽固醇,穩定動脈斑塊,防止斑塊脫落形成血栓,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5)RAS系統阻斷劑可預防心室重構,改善心功能,如貝那普利和纈沙坦等。
(6)硝酸酯類藥物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肌供血,如單硝酸異山梨脂。
(7)溶栓藥物溶解急性形成的血栓,用於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療

脈搭橋術

複雜多支血管病變、無保護左主幹病變者可選擇。

預防方法

1.飲食
低鹽低脂清淡飲食,多吃紅薯、西紅柿、胡蘿蔔、黑木耳等蔬菜,喝些綠茶,茶葉中含有少量的茶鹼,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對患者的心肌缺血治療有一定的幫助,茶葉中還有維生素C,能起到一個很好的防治動脈硬化的作用,但不宜過濃。

2.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情緒要穩定,避免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定時排便,不能過度勞累。

3.適度運動
促進心肌側支循環的建立。

4.病情如有變化
病情如有變化要及時就診治療。

5.預防藥物
冠心病的一級預防的藥物包括阿司匹林、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他汀類調血脂藥和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