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市音樂家協會

德陽市音樂家協會,位於德陽市,主席是曾毅,目的是豐富廣大人民民眾的音樂文化生活。

百科名片

德陽市音樂家協會

協會簡介

2012年1月10日,德陽市音樂家協會在四川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學術報告廳召開了第五次代表大會。來自全市各縣(市、區)、市級機關各部門、企業、學校的百餘名音樂家代表出席會議。會議總結了市音協近年來的工作,通過了第四屆常務理事會工作報告、協會新章程和第四屆常務理事會財務工作報告,選舉產生了市音協第五屆常務理事會和新一屆領導班子。市文聯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毅當選為德陽市音樂家協會主席。四川省音樂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朱嘉琪、四川省音樂家協會會員工作部主任楊曉蘭,市文聯主席范小平、副主席徐春城以及市級各有關部門領導出席會議。
代表大會結束後,市音協舉辦了2012年新年音樂會。音樂會由德陽日報社、德陽市文化新聞出版局、德陽市廣播電視台、德陽市文聯主辦,德陽市音樂家協會、旌陽區廣播電視台承辦,四川琪達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協辦。市領導張法祥、陳行祝光臨音樂會並參與表演。全市六百餘名音樂愛好者歡聚一堂,共同欣賞了這台水平較高、形式多樣、充滿新年歡樂祥和氣氛的專場音樂會。
德陽市音樂家協會第五屆主席團成員名單
主 席:曾 毅
副 主 席:鄧亞波 劉 蜞 李惠新 姚偉成 張 帆 劉興太 卿建彬 王海濱 黃紹漫 龍清江 周貴綿
秘 書 長:姚偉成(兼)
副秘書長:劉康蘭 孫紅英 魏 鋒 盧宇紅 周宗順 揚孝明 馮忠良 曾凡柱 肖謀強 王 礁 陳煥軍
德陽市音樂家協會2011年工作總結
2011年,德陽市音樂家協會在省音協和有關部門的指導下,遵循黨的文藝方針、政策,努力開拓進取,積極組織和開展了一系列協會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一,創作、演出方面
協會始終把“出作品、出人才”放在工作首位,全市會員創作和獲獎作品較去年大幅增加,共創作和發表音樂作品近200餘件。其中,龍清江、鄒居陣等合作的歌曲《幾度春風艷桃李》、《黨員是旗》獲德陽市第五屆“五個一工程”獎;龍清江與陳道斌合作的歌曲《哥哥搖起烏篷船》由武警文工團王相周演唱並收入其個人專輯《相思小舟》中。由龍清江作詞的歌曲《想當將軍的士兵》、《我們和陽光約定》在《軍營文化天地》、《草原歌聲》發表。《四川文藝報》刊發《歌詞作家龍清江及其作品》一文及五首作品。龍清江創作的音樂舞蹈快板《中江風景獨好》參加繼光故里落成竣工典禮演出;林雲集編排舞蹈《繡紅旗》參加德陽市交通系統慶祝建黨90周年文藝演出;林雲建、鄒居陣、龍清江共同創作音樂舞蹈快板《愛灑人間播芬芳》參加德陽市衛生系統慶祝建黨90周年文藝演出;鄒居陣、龍清江為教育系統創作歌曲《長歌一曲映彩霞》、《我驕傲,我少年》;《倉山大樂》參加德陽市第二屆運動會開幕式演出。
什邡音協圍繞感恩奮進為主題創作了大量音樂作品,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2011年5月12日前夕,根據市委宣傳部、市文聯的統一安排,協會參與了《銘記—四川什邡感恩歌曲集》MV合輯的創作。合輯收錄了五首歌曲,其中《北京親人我愛你》、《春天的記憶》為協會原創歌曲。兩首原創歌曲首次邀請廣州市交響樂團和廣州市愛樂合唱團演奏、演唱,在作品的錄音品質上有質的飛躍。同時一批音樂作品繼續在德陽市和省級評比中獲得佳績,協會原創歌曲《花季的芳香—獻給大地震中的英雄老師》、《感恩祖國、感謝北京》、《你從北京來》榮獲德陽市“五個一工程”獎。由什邡人民廣播電台選送的音樂節目《音樂最前線》節目共兩期,介紹協會創作的抗震救災、災後創建歌曲6首,該節目獲得2010年度四川省廣播電視文藝獎。由什邡電視台選送的音樂節目《周末快遞》,介紹協會創作的抗震救災、災後重建歌曲2首,該節目獲得2010年度四川省廣播電視文藝獎。什邡音協用作品證明了協會的整體實力,受到了兄弟縣市協會的關注和好評。在音樂創作方面,協會積極拓寬思路,嘗試多種音樂類型的創作,一年來,協會為一些企業創作的企業歌曲、舞蹈音樂,整理、改編和創作的佛樂等都有不俗的反響。協會會員的一些零星創作,也通過進入歌手專輯、上傳網際網路等方式推出,取得良好的效果。部分會員還與外地作者合作,在行業征歌、專題創作等方面取得一些成績。協會還主動與市場結合,加強與外地同行的深度合作,如與貴州銅仁地區德江縣文聯合作,對當地原生態土家族民歌進行二度創作,製作了民歌專輯《儺鄉·德江》,目前已通過廣東省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在跨地區音樂創作活動的合作方面探索出了一條路子。演出方面,與當地電視台合作舉辦了《我愛K歌》電視互動聲樂選拔賽。據初步統計,一年來,協會組織會員參與了“感恩歌曲大家唱”、送文化下鄉、什邡之夏等各類演出活動近50場次,指導、協助各單位、部門舉辦行業文藝演出活動10次以上。
旌陽區音協協助區教育局舉辦中國小音樂教師五項基本功大賽;配合區委宣傳部、文化局舉辦紀念“5、12”抗震救災三周年紅歌比賽;並組織教師合唱團120人參加市委市府的紀念演出。配合區委宣傳部等單位舉辦慶祝建黨九十周年合唱比賽,並參加具體組織、培訓等。
綿竹市音樂家協會參加和組織了新年音樂會;慶祝建黨九十周年大型民眾歌詠活動;新春團拜會;清平,漢旺文化下鄉演出活動;“喜萊杯”少兒器樂大賽;五一職工文藝匯演等,同時組建教師中青年合唱團。編纂原創音樂集子、開展高雅音樂進校園、舉辦音樂講座活動等相關工作。創作方面:李惠新、蔣興康為仟坤集團創作歌曲《與仟坤同行》、《仟坤之歌》。年內協會組建了一個編委,集中精力收集、整理、編纂《綿竹原創音樂歌曲》集,已收集、整理約200餘首,目前正在審稿階段,預計年底可以出書。
廣漢音協新成立廣漢市音樂家協會樂團,該樂團現有人員32人,現有保留節目20個,今年先後同什邡宏達藝術團、什邡南國民樂隊、綿竹、中江樂團、東方電機廠樂團和德陽市老藝二團聯歡、交流五場次;參加德陽市組織系統文藝調演以及廣漢中學百年校慶文藝演出等等,受到各級領導的好評。充分發揮音協會員骨幹在全市各種文化活動中的主力軍作用,先後在2010年團拜會、七一、國慶等大型文化活動中展示音協會員的風采。易傳志和張帆合作,創作歌曲《幸福羅江》,在“羅江縣---中國幸福家園主題歌曲全國征歌”活動中獲得入圍獎。
羅江音協積極組織會員參加中國幸福家園歌曲創作徵集活動,
羅江音協會員周貴綿、藍珣創作的歌曲《羅江民謠》(賴安海作詞),經省、市、縣三級評審評審,榮獲創作優秀獎(最高獎)和入圍獎;周貴綿、龍敦仁、賴安海、肖勇等人創作的10餘首幸福家園題材歌詞、歌曲作品在《音樂人》、《詞曲作家》等報刊發表;周貴綿創作的《羅江月韻》(賴安海詞)在德陽市民眾文藝調演中獲二等獎,周貴綿創作的歌曲《醉秋》《朋友,你走好》參加了德陽市原創作品巡演。會員龍敦仁、米亨銀創作的歌曲《走四川》、《祖國處處是春風》、《農民的笑》分別在《大三峽歌壇》、《華夏音樂》等報刊發表;龍敦仁還在《文藝家》雜誌刊發了歌詞專版;會員張明義在《西部》、《文藝家》雜誌發表了《東汽人之歌》、《中國特色》等多首歌曲。會員楊綠春、龔元釗創作的多個舞蹈作品在市、縣大型文藝演出中上演和獲獎。在演出方面,主辦了新年會專場文藝演出。與德陽市老幹部 藝術團聯合承辦了羅江縣潺亭之夏文化藝術 活動開幕式文藝晚會。與縣文化館承辦了由縣委宣傳部、縣文化體育局、縣文聯、市音樂家協會主辦的《牛蹄踏出的音符—周貴綿作品音樂會》,省音協、省社音會領導、羅江縣委領導,市文聯、市音協、市舞協、市文化館等市文藝界領導出席觀看音樂會,省、市、縣近200名歌舞、器樂、朗誦演員參加演出,觀眾達數千人,音樂會得到省、市專家的好評,受到廣大觀眾的歡迎。組織部份會員參加了中國羅江詩歌節文藝演出、“祖國頌歌—羅江縣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一周年文藝晚會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文藝小分隊演出等10餘場。鄢家會員小組(鄢家嫂子藝術團)近年自編自演民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上百台,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成為國內新聞媒體的焦點,今年中央電視台第七套欄目組來羅江對其進行專題採訪,50分鐘的專題節目於今年6月在中央電視台播出,最近香港鳳凰衛視也將對其進行專訪。
二,藝術培訓方面
各音協小組十分重視藝術培訓工作的開展。什邡市音樂家協會繼續堅持協會指導下的、以協會會員培訓(教學)中心為主體的音樂培訓活動,努力讓音樂培訓(教學)活動走向市場,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一年來,協會加強對各培訓、教學機構的管理和協調,豐富和發展了什邡的音樂培訓、教學活動,有效減少了培訓、教學機構間的矛盾。協會還幫助什邡實驗中學組建了學生民樂團和管樂隊,演出水平突飛猛進。
綿竹音協結合市上的各類大 中 小型活動協會會員分別深入鎮鄉、企業、機關、學校開展輔導工作,受到大家的好評。5個團體會員單位平時每周都要開展定期的排練活動。
中江音協鄒居陣、林雲建、鍾松明、鄧偉、何春梅、羅理、廖斌、劉萍、劉春香、張曉婷等開辦少兒鋼琴、電子琴、手風琴、二胡、古箏和舞蹈培訓班,培訓學員五百餘人,部分學生通過各類等級考試並有學生考入專業藝術院校。
三,會務工作
各地音協均召開了會員大會。羅江對會員進行了重新登記。
市音協定期召開了常務理事會和理事會;全市各地組織的會員活動豐富多彩。
四,明年工作計畫
1,實施市音協換屆工作
2,組織參加全市各類音樂活動。
3,積極參加市委宣傳部、市文聯組織的送文化下鄉和文化進社區活動。
4,組織實施將創作的音樂作品更廣泛地推向舞台和市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