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市文聯

什邡市文聯,其圍繞中心工作,服務基礎民眾,為文藝事業大發展辦實事、辦好事,夯實我市文藝工作基礎。

百科名片

什邡市文聯

文聯簡介

通過各文藝家協會和全體文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較好成績,主要情況如下:
一、圍繞中心工作,服務基礎民眾,為文藝事業大發展辦實事、辦好事,夯實我市文藝工作基礎。
今年以來,我會為什邡基礎民眾和文藝事業辦了六件實事:
(一)名家書寫春聯,老百姓得實惠
春節前,省政協書畫院和市文聯組織開展了新春送春聯活動。省政協書畫院的書法家們和我市的書法好手們共同為民眾寫春聯,共慶新春佳節。
(二)吸納社會藝術團體 夯實舞協根據地
為積極推進什邡市舞蹈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促進舞協面向社會、面向市場、投入社會的服務意識,什邡市文聯將什邡市鴻運藝術團、什邡市天姿少兒藝術團授為什邡市舞協隸屬活動團隊,並於8月21日在什邡廣場的民眾文藝晚會上進行了授牌儀式。這不僅能使舞協更好的指導帶動社會藝術團隊,還能夯實舞協的根據地,更好地提升我市民眾文化藝術,促進民眾文化活動繁榮發展。
(三)積極支持張志勇感恩故鄉書畫展
張志勇書畫展能夠成功的在什邡市民眾文化活動中心隆重展出,離不了市文聯的大力支持。張志勇是四川什邡人,現為成都鐵路局綿陽車務段退休人員,本人在外工作已30多年,為了表達對故鄉的熱愛,他以多年創作的書畫藝術作品奉獻給家鄉的父老鄉親,為國慶節的文化生活增添一份藝術大餐。市文聯為圓這位多年在外遊子的心愿,不僅幫助他解決了展覽的部分資金困難,還幫助整個展覽的一系列工作,為他輕鬆順利的展出作品提供平台。
(四)慰問幫扶村和貧困戶,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
根據市委、市政府統一安排,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市文聯相關負責人看望慰問了幫扶的雙盛鎮涌麟村和村上的貧困戶,向他們致以新春的問候,並向村部送上了2000元的慰問金及我市書法家們親自書寫的春聯,向貧困戶送上了每戶200元的慰問金和油米等生活用品,並送上春聯。
(五)市文聯切實幫助雙盛鎮涌麟村,做好人大換屆選舉工作
市文聯的“聯村幫戶”村雙盛鎮涌麟村總人口4416人,選民3700人,劃分了3個選區,本次承擔了市鎮兩級人大代表的選舉,面積寬,人口多,任務重,村幹部組織工作量大,為了完成好這次的選舉工作,當了解該村在人大換屆選舉工作中有一定資金困難時,文聯當場決定擠出辦公經費3000多元,交到了村兩委會手中,以幫助村上選舉工作順利開展。
(六) 用實際行動慶祝建黨年,走訪看望基礎黨員
在慶祝建黨90周年來臨之際,市文聯組織機關人員慰問了部門聯村的雙盛鎮涌麟村,為該村黨支部和三個生病的老黨員帶去了慰問品和慰問金。
二、充分發揮各文藝家協會的力量,以特色活動促進創作、發現人才,營造我市文藝事業的濃厚氛圍。
(一)舉辦慶祝建黨90周年美術書法攝影大賽
隆重舉行了什邡市慶祝建黨90 周年美術、書法、攝影大賽獲獎作品頒獎暨獲獎作品展。這次大型活動由什邡市委宣傳部、市文聯主辦,市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攝影家協會共同承辦的“唱響主鏇律、堅定跟黨走”慶祝建黨90周年美術、書法、攝影大賽,歷時一個月,圓滿落幕。這次大賽什邡市機關、企事業單位認真組織,廣大美術、書法、攝影愛好者踴躍參加。作者以飽滿的熱情,樸實的情懷,藉助鏡頭和筆,充分展現了什邡新貌,抒寫了對黨的無限熱愛,對偉大祖國繁榮昌盛的由衷感懷,為黨90華誕送上了一份深情的禮物。 大賽共收到參賽作品773件,從中評出美術書法攝影作品92件,分獲一等、二等、三等和優秀獎。
(二)舉辦“銘記.感恩”京什書畫展
在“5.12”特大地震三周年來臨之際,由什邡市委宣傳部、什邡市文聯主辦的“銘記.感恩”---5.12地震三周年北京什邡書畫展在什邡市文化中心舉行,這次大型活動是紀念“5.12”三周年的重頭戲,是北京與什邡的書畫家們以書畫的形式見證什邡奇蹟般的重生,追思、感恩、奮進,從哀鴻遍野黯淡無光到生機勃勃光彩照人,什邡,經歷了如火如茶的三年崢嶸歲月,由悲壯走向了豪邁,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此次展覽時間從4月27日至5月13日,共展出北京什邡書畫作品各40幅。
(三)參與“5.12”三周年大型紀實攝影展採風活動
市文聯全程參與、積極配合了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文聯主辦的“走進災區 發現最美”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大型紀實攝影採風團到我市進行的創作採風。此次採風團共有兩個組,來我市的是第二組,由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省文聯副主席、省攝影家協會主席王達軍帶隊,其中包括“人民日報”“人民畫報”“經濟日報”“中新社圖片”“新華社新華網”等16家新聞媒體、攝影組織的攝影記者和攝影家。在短短的3個小時活動時間內,攝影家門輾轉於師古鎮的“紅豆村”,洛水鎮的“漁江村”,“穿心店地震遺地址廣場”,“瑩華鎮”,“紅白鎮”等。攝影家們忘情的創作,真實地記錄了我市在北京傾力援建下三年來災後重建的重大勝利!
(四)組織美術攝影作品入展汶川地震三周年展
市文聯積極組織稿件參加由中國文聯主辦,中國攝影家協會、四川省文聯承辦的“影像見證汶川涅槃大型紀實攝影作品展”,最終我市3名作者的8幅反映什邡災後重建的作品入選該展。市文聯副主席、市攝協主席廖文飛作為作者代表應邀赴京參加展覽開幕式。在由無錫市委宣傳部、德陽市委宣傳部、無錫市文聯、德陽市文聯主辦的“感恩.奮進美術攝影作品聯展”中在無錫市博物院開,我市作者的6件作品入選該展,其中:美術作品3件、攝影作品3件。
(五)頒發“什邡文藝獎”,表彰災後重建文藝創作先進
什邡市災後重建文化藝術工作總結表彰大會暨“什邡文藝獎”頒獎儀式在市政府會議室隆重召開。會議學習了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總結了全市災後重建文化文藝工作並進行了表彰。我市文藝工作緊緊圍繞災後重建等全市中心工作積極開展主題文藝創作,一批作品在各級演、展中獲獎,什邡市人民政府設立的“什邡文藝獎”對2010年度文藝作品進行了表彰。曾葳茵、朱金華、羅丕祥、李富貴、方俊等兩件作品榮獲一等獎,鍾豪等六件作品榮獲二等獎,龍軍等十五件作品榮獲三等獎。
(六)舉辦第二屆什邡桐廬書法交流展
作為“中國書法之鄉”的什邡,積極對外進行藝術交流,特別是“什邡桐廬書法交流展”影響廣泛。今年,由什邡市委宣傳部、市文聯,浙江省桐廬縣委宣傳部、縣文聯主辦的“四川什邡浙江桐廬書法藝術交流展”又在我市開幕。參加開幕式的全體成員還觀看了兩地書法展覽,參觀了什邡書法教育特色學校雙盛中學、馬祖鎮馬祖村、師古鎮紅豆村、洛水鎮漁江村等災後重建成果。當晚,兩地書法家還在書法教育特色學校方亭慈濟中學舉行了交流筆會。此次書法藝術交流展在市民眾文化活動中心展出5天。共展出什邡、桐廬兩地書法作品各40幅。事隔三個月之後,以“詩意什邡.瀟灑桐廬”為主題第二屆“浙江桐廬.四川什邡書法藝術交流展”在桐廬舉行。我市多位書法藝術家與桐廬本地書法界人士歡 聚一堂,將他們創作的80餘幅書
法作品在桐廬縣葉淺予藝術館進行集中展覽。
(七)舉辦攝影藝術講座
在市文聯精心組織和支持下,由德陽市委宣傳部、德陽市攝影家協會主辦的“德陽市攝影家協會攝影藝術巡迴講座(什邡班)”在什邡市檢察院會議室隆重開講。當天,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德陽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謝瑞發老師主講了《數碼時代,人人都是攝影家》為題的攝影課程,謝老師深入淺出地講解吸引了近80名攝影愛好者前來聽講。
(八)舉行重溫《延講》精神暨研討鄉土文學活動
市文聯經過精心組織,召開紀念《延講》69周年暨鄉土文學座談會,文藝界40餘人在馬井鎮鳳梨村相聚一堂,重溫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回顧什邡鄉土文學創作歷程及今後的創作繁榮。參會者撫今追昔,就如何傳承《延講》精神,繁榮新時期什邡鄉土文學,打造鄉土文學品牌進行了廣泛深刻的交流。
(九)組團參加“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
市文聯精心組織書法作品,並隨什邡市第六界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代表團參加了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博覽會。什邡展場以什邡書法為載體,宣傳了什邡的文化及災後重建的新什邡形象。在京期間,市領導充分肯定了以什邡市書法家協會為主幹的什邡文博會代表團組織工作,並希望相關部門、單位利用好文博會這個平台,更廣泛、深入地宣傳什邡,使什邡文化產業抓住更多發展機遇,宣傳好“中國書法之鄉”、“中國雪茄之鄉”、“中國礦泉水之鄉”這三張文化名片。同時,什邡市文博會代表團還與北京書協、北京貿促會等多家文化團體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打出了什邡“全國書法之鄉”這張響亮的文化名片。
(十) 榮獲“五個一工程”多項大獎
今年初,德陽市隆重舉行第五屆“五個一工程獎”、首屆文學藝術獎、首屆三星堆文藝獎頒獎大會,我市多位作家藝術家的多件作品獲獎。
由什邡市委宣傳部、市文聯選送的電視片《重生》,圖書《告訴世界:這裡是什邡》,歌曲《感恩祖國感恩北京》、《你從北京來》獲第五屆精神文明精神“五個一工程”抗震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特別獎;文藝類圖書《馬祖道一傳》(作者郭輝圖》、《中國精神》(作者黎正明)、《茶客》(作者鄧亨祿)和歌曲《花季的芳香》獲第五屆精神文明精神“五個一工程獎”;此外,唐典貴、袁雪凌、王昌寧、廖文飛、龍軍、鄧陽金、劉丹、葉代泉、李富貴、朱金華、羅丕祥、方俊、胡加明、萬春、戴德林、王道富、譚明全等的文學、美術、書法、攝影、舞蹈、曲藝作品榮獲首屆三星堆文藝獎。

文藝創作成果

市作協舉行了“紅豆詩會”、紅白村採風、鄉土文學創作座談會等活動;創作成果有:曾葳茵(峨眉電影製片廠攝製的20集系列輕喜劇《單鳳》出了DVD;20集系列輕喜劇《大丹的足跡》於11月在德陽電視台播出);鮮紅蕊詩歌在《綠風》、《詩潮》、《散文詩世界》、《黃河詩報》發表;易延端散文在《四川水利報》、《德陽日報》等發表;曹榮作品在《德陽日報》發表《峨眉山過年記》、《詩歌的價值》、《龍居寺新生記》、《川劇的春天來了》;劉丹作品獲德陽日報社東湖杯徵文二等獎;王勇作品入選《四川精短散文選》(袁基亮、孫建軍主編,中國文聯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吳永棋《德陽日報》文藝副刊“鹿頭山”發表作品《蔣琬亭、蔣琬墓、將恭候祠》、《除夕之夜去偷青》、忘不了的魔芋豆腐》。

美術方面

市美協開展了什邡市2011年迎春展;廣漢連山寫生活動;畫家對美術教師進行培訓指導;什邡鎣華寫生活動;什邡市慶祝建黨90周年美術、書法、攝影展;美協成員郝小紅、朱江、方俊為一幼的全體教師做美術培訓;組織美協會員參觀四川省名家美術作品展和德陽慶祝建黨90周年美術作品展,俄羅斯“黑土地”美術作品展、成都雙年展等;參加火車站貴賓廳作品設計;劉克銀、羅丕祥、鄧武、王雲、袁一春、鄭啟才等畫家作品參加德陽慶祝建黨90周年美術作品展;國畫小組多次開展繪畫筆會活動;主辦了“新家園”什邡廣漢綿竹美術作品交流展;召開了什邡市美術家協會的學術研討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此外,劉克銀、羅丕祥、鄧武受聘為德陽市書畫院畫師;劉克銀、羅丕祥、鄧武、王雲、鄭啟才作品應德陽市美術家協會邀請參加“德陽、無錫美術作品聯展”;劉克銀、鄧武作品參加成都畫展;劉克銀、鄧武、王雲的作品發表於《新海岸》雜誌;
葉良倫作品發表於《中國美術》。

攝影方面

市攝協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民眾性攝影創作、研討、展覽、培訓等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組織攝影創作採風活動10餘次;組織和參與本市攝影展覽2次;組織會員參加市文聯主辦的“慶祝建黨90周年書法美術攝影展”,展出作品40餘幅;配合組織四川省攝影家協會主辦的“走進災區 發現最美”在我市的攝影採風活動;組織並代表什邡參加四川省女攝影家協會在成都召開的年會;譚存華個人攝影集《雍城什邡》出版;由德陽市攝影家協會主辦的攝影集《德陽攝影家》問世,我協會有廖文飛、楊青、劉燦、鄒聲福、鄒銳等8人會員作品入選;由省攝影家協會主辦的災後重建攝影集出書,我協會有莊世全、曾德勇等同志作品入選;組織作品50餘副參加四川省攝影家協會主辦的“四川省攝影家協會界展”;組織會員作品70餘幅參加由德陽市攝影家協會主辦的“精神文明攝影展”和“德陽市攝影藝術展”;組織接待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辦的,以埃及著名攝影家阿布杜拉.埃斯馬.伊布拉罕和日本中國攝影藝術協會會長佐藤成范組成的“外國友人看汶川地震災後重建主題攝影採風活動”;對紅白鎮、鎣華鎮、師古鎮紅豆村、國人國小、市人民醫院等我市災後重建重點集鎮的攝影採風活動。協會繼續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對廣大會員及攝影愛好者進行攝影基礎知識培訓10餘次。組織了著名風景人像攝影家貝藍品前來我市講課,吸引了我市周邊縣市區的近100餘名攝影愛好者前來聽講;協會派人到各鎮對當地文藝專乾骨幹及文藝積極分子進行了攝影基礎知識的輔導。

書法方面

市書協參加了“什邡市2011年迎春廉政書法展”;5位作者作品入展2011德陽迎春書法展;參觀“第三屆四川北京書法雙年展”;舉辦四川什邡·浙江桐廬書法藝術交流展在什邡開展;舉辦“銘記.感恩——5.12地震三周年北京·什邡書畫展”;參加“5 .12地震詩歌牆”在什邡市穿心店地震遺址紀念廣場揭幕儀式;在四川省書法家協會舉辦的“四川省第二屆臨書臨印展”中取得5人獲獎、10人入展、4人入選的好成績,位居全省前列;組織各年齡階段各階層的書法家,書法愛好者共43人,在8尺整張橫幅上,書寫下了43個“愛”字,深深地表達了我市43萬市民對北京援建我市的感激之情;組團回訪浙江桐廬,交流書法,增進友誼;組織會員參加省書協、市書協備稿國展培訓會;參加市老年大學2011秋季書法班開學典禮並授課;組織開展建黨90周年書法展;書法元素走進村落, 箭台村作為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特色村落”,把書法元素與漢文化結合,使其村落更有文化氣息;組織會員前往四川省博物館參觀“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四川書畫展”;舉辦“慶國慶,迎重陽”什邡市老年書法展在老年大學開展;組團參加第六屆北京文博會;組織會員前往四川省博物館參觀“西蜀放歌行草十家展”。

音樂方面

市音協積極開展音樂創作、演出、培訓、交流等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創作方面:參與了《銘記——四川什邡感恩歌曲集》MV合輯的創作。兩首原創歌曲首次邀請廣州市交響樂團和廣州市愛樂合唱團演奏、演唱;由什邡人民廣播電台選送的音樂節目《音樂最前線》獲得2010年度四川省廣播電視文藝獎。由什邡電視台選送的音樂節目《周末快遞》,介紹協會創作的抗震救災、災後重建歌曲2首,該節目獲得2010年度四川省廣播電視文藝獎;協會為一些企業創作的企業歌曲、舞蹈音樂,整理、改編和創作的佛樂等都有不俗的反響。協會會員的一些零星創作,也通過進入歌手專輯、上傳網際網路等方式推出,取得良好的效果。部分會員還與外地作者合作,在行業征歌、專題創作等方面取得一些成績;協會還主動與市場結合,加強與外地同行的深度合作,如與貴州銅仁地區德江縣文聯合作,對當地原生態土家族民歌進行二度創作,製作了民歌專輯《儺鄉·德江》,目前已通過廣東省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在跨地區音樂創作活動的合作方面探索出了一條路子。據初步統計,全年組織會員參與了“感恩歌曲大家唱”、送文化下鄉、什邡之夏等各類演出活動近50場次,指導、協助各單位、部門舉辦行業文藝演出活動10次以上。此外,協會加強對各培訓、教學機構的管理和協調,豐富和發展了什邡的音樂培訓、教學活動,有效減少了培訓、教學機構間的矛盾。協會還幫助什邡實驗中學組建了學生民樂團和管樂隊,演出水平突飛猛進。

舞蹈方面

市舞協大力開展各種舞蹈藝術活動,積極為推進什邡舞蹈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做出貢獻。開展活動有歡慶2011年“六一”舞蹈晚會;慶祝“八一”建軍節慰問演出;原創舞蹈節目《熊貓恰恰》參加“美麗四川”舞蹈比賽暨四川少兒春節聯歡晚會選拔賽;鴻運藝術團分別在什邡廣場、馬祖、洛水慈濟、羅江、廣漢等地參加演出達數十場。舞協培訓及參賽活動情況:開展全市農村文藝骨幹培訓,12個鄉鎮對農村舞蹈骨幹進行培訓,參加培訓的學員達34餘人;參加什邡首屆道德模範頒獎活動文藝晚會演出;參加全國部分城鄉暨四川省舞蹈家協會第十屆國際標準舞蹈標賽《禪秘聚會》榮獲集體舞亞軍,《快樂到達》榮獲集體舞冠軍;赴北京參加災後重建三周年匯報演出,創作《因你而美麗》、《美麗新什邡》、《感恩祖國.感謝北京》等歌舞參與演出;舉辦“紅舞之星”模特時裝創意裝比賽;參加建黨90周的“永遠跟黨走”文藝演出。400名舞蹈學生參加中國舞、拉丁舞考試,其中100名優秀、110名良好,100%合格;舉辦“放飛夢想”舞蹈專場晚會;參加什邡市“八.一”文藝演出;參加“祖國頌”文藝演出;參加慶祝黨代會“奮飛什邡”文藝演出;參加四川省文聯、四川省舞協第五屆“星光燦爛”舞蹈比賽。獲獎情況:參加全國部分城鄉暨四川省舞蹈家協會第十屆國際標準舞蹈標賽《禪秘聚會》榮獲集體舞亞軍,《快樂到達》榮獲集體舞冠軍;參加建黨90周的“永遠跟黨走”文藝演出。

民間文藝方面

市民協開展的活動豐富多彩,其中民協民間藝術團在我市城鄉演出40餘場,春節和什邡之夏“文明耀什邡”、馬祖廟會、鎣華鎮文化活動專場演出,每場觀眾都上千人,還與社區進行了多次聯歡。藝術團自創的節目《什邡人民感謝黨》、《戒賭》、《什邡特產多又多》等深受民眾歡迎。還與市戲曲家協會、川劇社聯合舉辦了5.12三周年,慶祝建黨90周年戲劇演唱會,國慶節在社會福利救助中心進行了慰問演出。五月份與作協聯合在馬井召開了鄉土文學座談會,最近又召開了楊廣新作品研討會。同時創作也取得了不俗成績,今年,會員在國家和省級報刊發表作品40餘件,譚明全在中國民協《民間文學》發表作品《月老祠》、謝山泉、肖茂瓊、楊廣新先後出版了個人作品集,楊廣新的紀實文學集《黨的忠誠兒子楊國光》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吳猛的作品《秋天的懷念》、《川劇在這裡繼承》、《追憶守源先生》、《重生什邡》發表於《晚霞報》和中國川劇網上。

戲劇方面

市戲協的什邡川劇社堅持為老百姓演唱傳統和現代戲,開展演唱活動90餘次,每次聽眾達300餘人次,全年相繼開展三次大型活動,分別是紀念“5.12”三周年川劇演唱會、慶國慶暨重陽節戲劇慰問演唱會、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戲劇演唱會。此外,方亭川劇隊長年堅持,每周星期一、星期四的下午,為什邡西門片區的民眾座唱川劇。戲劇曲藝家協會在5.12三周年之時分別在鎣華、德陽、綿竹等地組織了大型的演出活動,受到各地政府和民眾的高度讚揚。
四、加強文聯和各文藝家協會的自身建設,不斷提高文聯和各協會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今年以來,我會抓住創新創業服務年這一契機,狠抓了文聯以及各文藝家協會的自身建設:
(一)市文在線上關加強學習,注重政治思想工作,增強了機關幹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五月份,機關黨支部組織全體工作人員和各文藝家協會負責人汶川等地採風,接受感恩教育。為了改善文聯辦公環境、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現有條件將文聯打造成既簡樸又溫馨的文藝工作者之家,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添置了傳真、電腦等必要的辦公用品。
(二)繼去年底完成各文藝家協會陸續召開了理事會或會員大會之後,各文藝家協會完成了新老交替的工作。文藝工作呈現出嶄新局面,今年以來各文藝家協會國家級、省級、市級會員人數穩步增加。
(三)自什邡市收藏家協會掛靠文聯後,又有協會下屬的什邡鴻運藝術團、什邡天姿少兒藝術團兩個活動團隊。他們為繁榮什邡文化藝術事業起到增光添彩的作用。
(四)其它工作也在同步推進:圓滿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傳部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總結2011年以來的工作,我們認識到:什邡文藝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這是繁榮文藝的前提;離不開各文藝家協會的獨特作用,這是全市文藝事業穩步前進的基礎;離不開文聯全體機關工作人員的努力和團結協作,這是文聯工作得以圓滿完成的保證。只有這樣,文聯工作才能做得有聲有色,全市文藝事業才能更加繁榮。
2012年工作初步打算
2012年是黨的十七大六中全會提出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開局之年 ,同時將迎來黨的十八大召開和《延講》發表70周年,我們將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級文聯的統一安排部署,圍繞這兩大節點開展好工作。
一、精心組織各協會圍繞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迎接黨的黨的十八大、《延講》發表70周年這兩大節點開展多種形式的文藝活動及賽事;抓好與有關的文藝創作,力爭出精品,出人才。
二、加快文藝活動場地“周家大院”的改建,以期開展有特色的文化藝術活動。
三、建全完善“什邡文藝獎”的評獎機制。加大對重點作品扶持力度和對重點作品進行獎勵等工作,促進我市的文學藝術創作的更大發展。
四、繼續編輯好《什邡文藝》、辦好“什邡文藝網”網站。將這兩個文藝平台辦出新的特色。
五、組織召開全市文學藝術重點作品、重大題材創作研討會;
六、繼續組織好各文藝家協會文藝採風活動。爭取建立“作家創作基地”、“書法創作基地”、“攝影創作基地”等各類文藝創作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