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也稱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俄語:ПриднестровскаяМолдавскаяРеспублика;烏克蘭語:ПридністровськаМолдавськаРеспубліка, ПМР;摩爾多瓦語:РепубликаМолдовеняскэНистрянэ),中文常簡稱德涅斯特河沿岸,亦稱德涅斯特河東岸共和國、德涅斯特河左岸共和國、德左共和國或外聶斯特共和國。

基本信息

地名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

該國位於東歐的一個特定地域,由於該地區處於德涅斯特河羅馬尼亞語:Nistru、烏克蘭語:Дністер),在摩爾多瓦境內的東岸,因此有了“德涅斯特河東岸”這個稱謂。 

• 摩爾多瓦官方稱之為Stânga Nistrului,意為“德涅斯特河左岸” 

羅馬尼亞語英語Transnistria,意為“外聶斯特河” 

俄語Приднестровье

政治

國旗 國旗

國際上普遍認為這塊區域是摩爾多瓦領土的一部分(蘇聯解體前屬於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但是事實上德涅斯特河東岸地區在蘇聯解體時就自行宣布獨立,並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定都蒂拉斯波爾。該地區主要說俄語和羅馬尼亞語。

國旗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國旗自1991年起使用。該旗與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在1952年到1990年期間使用的國旗設計相同。旗為紅地,中間有一條綠色條紋。左上角有象徵共產主義的錘子鐮刀和五角星。長寬比例1:2。現今民用旗為去掉錘子與鐮刀的政府旗和白藍紅三色旗同時使用。

國徽

德涅斯特河摩爾達維亞共和國國徽 德涅斯特河摩爾達維亞共和國國徽

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國徽借鑑前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徽,啟用於1991年末摩爾多瓦共和國退出蘇聯獨立後,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宣布成立。在原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徽上旭升太陽的海平面前加入一條藍白藍相錯的曲線,象徵德東岸的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與西岸的摩爾多瓦共和國的邊界線,德涅斯特河。裹住麥穗的紅布上用白色字型的西里爾字母寫著國名“德涅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的字樣。三處分別使用了國家的三個官方語言。正面是羅馬尼亞語/摩爾多瓦語(Република Молдовеняскэ Нистрянэ,轉寫:Republica Moldoveneascǎ Nistreanǎ),左側為俄語(Приднестровская Молдав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轉寫:Pridnestrovskaya Moldavskaya Respublika),右側是烏克蘭語(Придністровська Молдавська Республіка,轉寫:Prydnistrovs'ka Moldavs'ka Respublika)。

國歌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國歌》又名《我們歌唱讚美,德涅斯特》(俄語:Мы славим тебя, Приднестровье;羅馬尼亞語:Slăvită să fii, Nistrene;摩爾多瓦語:Слэвитэ сэ фий, Нистрене;烏克蘭語:Ми славимо тебе, Придністров’я)。歌詞以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的三種官方語言:摩爾多瓦語、俄語、烏克蘭語書寫,但這三種語言版本的歌詞內容不盡相同。
這一國歌的鏇律來自蘇聯愛國歌曲《我們的力量萬歲》(俄語:Да здравствует наша держава),該曲曾是1943年蘇聯國歌的候選之一(最終獲選者為《牢不可破的聯盟》)。

歷史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的軍隊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的軍隊

該地區傳統上屬於摩爾多瓦。1504年該地區擺脫了奧斯曼帝國的直接統治,成為土耳其保護下自治的摩爾多瓦公國的一部分。1792年,俄羅斯帝國根據雅西和約放棄了這塊土地。當時,這裡的人口絕大多數是摩爾多瓦人/羅馬尼亞人,不過也有一部分遊牧民族——韃靼人。

18世紀晚期,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開始對這裡進行殖民活動,作為帝俄擴展邊疆活動的一部分。1812年,該地區隨同整個比薩拉比亞被土耳其割讓給俄國。

十月革命以後,摩爾多瓦本土於1918年宣布獨立,鏇即併入羅馬尼亞,但是該地區留在了烏克蘭境內,並以“摩爾達維亞自治共和國”的名義併入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當時,羅馬尼亞人依然是當地居民的主體,羅馬尼亞語學校也照常開設。

1940年,蘇聯占領了比薩拉比亞地區,將德涅斯特河東岸與北比薩拉比亞合併,成立了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蘇德戰爭期間,德國將這一地區歸還了羅馬尼亞,1944年,蘇聯重新占領摩爾達維亞,恢復了對這一地區的統治。

在蘇聯時代,作為蘇聯民族政策的一部分,德涅斯特河東岸地區上萬的羅馬尼亞族人被放逐到了西伯利亞哈薩克斯坦。與此同時,大量的烏克蘭人和俄羅斯人遷入了該地區。當時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絕大多數工業集中在了德涅斯特河東岸地區,而其他地區的各種經濟成分中則是農業占據主導地位。根據1990年公布的數據,德涅斯特河東岸地區貢獻了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GDP總值的40%,和發電量的90%。

為了防止這一區域併入羅馬尼亞,蘇聯武裝力量第14軍自1956年以來一直在此駐防,直至蘇聯解體。

近年歷史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風光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風光

1989年,摩爾多瓦人在首府基希訥烏(蘇聯時期稱為“基什尼奧夫”)宣布把摩爾多瓦語(事實上是羅馬尼亞語)定為官方語言,並開始準備與羅馬尼亞合併。德涅斯特河東岸的斯拉夫人則在1990年9月2日宣布成立“德涅斯特河東岸蘇維埃共和國”。隨後一場內戰在1992年爆發,大約1500人在戰爭中喪生。最後由於民眾的大規模抗議,內戰中止。

停火協定簽署之後,俄羅斯政府遺留下了一支數千人的部隊以“維和部隊”的名義駐紮在該地區。由於俄羅斯在該地區歷史上扮演的角色,這一行動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從此以後,摩爾多瓦政府一直沒有在事實上控制過德涅斯特河東岸地區。
雖然在1994年摩爾多瓦政府與俄羅斯政府簽署了一項協定,規定俄羅斯須撤出它在德涅斯特河東岸地區的所有軍隊,但是俄羅斯國家杜馬至今一直沒有批准該協定。

2004年持分離主義立場的德涅斯特河斯拉夫族民兵組織開始強行關閉教授羅馬尼亞語的學校,一些教師和反對這一行動的家長被逮捕。摩爾多瓦政府決定對德涅斯特河東岸當局實行制裁以達到孤立該政權的目的。出於報復,德涅斯特河東岸當局也採取了行動來間接打擊脆弱的摩爾多瓦經濟。由於在蘇聯時期摩爾多瓦的絕大多數發電設施都建在德涅斯特河東岸地區,摩爾多瓦的其他地區常常受到斷電的威脅。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和他們的首席談判代表,保加利亞前總統斯托揚諾夫(Петър Стефанов Стоянов)為緩解這一地區的緊張局勢進行了斡鏇。

2006年的全民公投,97%的選票支持該地區成為俄羅斯聯邦的自由邦,94%的選民反對放棄獨立成為摩爾多瓦的一部分。

2007年親摩爾多瓦的反對黨社會民主黨得以成立。其黨魁安德烈·薩佛諾夫參加了總統選舉失敗。

人口

該地區的人口為555,347人(2004年數據)。在2001年進行的上一次人口普查中,該地區的人口為633,600人。

除了作為蘇維埃時期的殖民地化的殘餘而遺留在這裡的從事工業的俄羅斯人,當局亦鼓勵俄羅斯人在德涅斯特河東岸地區購置房產或是在退休後在這裡頤養天年(與俄羅斯的大多數地區的嚴酷天氣相比,這裡的天氣較宜人)。故此,這一地區出現三分之二以上人口超過退休年齡的情況。

民族構成

  • 摩爾多瓦人(羅馬尼亞人):32%
  • 俄羅斯人: 30%
  • 烏克蘭人: 29%

經濟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地區2004年的GDP總值為4.2億美元,人均662美元(按當年匯率計算)。從這個數值上看,德涅斯特河東岸地區雖然比摩爾多瓦其他地區略富一些,但是仍然是歐洲最窮的地區之一。 這使德涅斯特河沿岸成為了歐洲的罪惡溫床,不論是軍火走私或漏稅洗錢均在當地活躍。 

要求加入俄羅斯

據《環球時報》報導,位於烏克蘭西南部的摩爾多瓦共和國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區要求加入俄羅斯

據此前報導,烏克蘭國家邊境管理局2014年3月8日對外界表示,烏邊防部隊已開始在位於敖德薩州德涅斯特河沿岸邊境上部署一項“特別行動”,以預防“製造混亂的挑釁行為”。

烏國家邊境管理局新聞處此前也曾表示:“烏克蘭外交部在聲明中提示,他們在與烏克蘭交界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國發現外國勢力異常活躍”,烏方針對該地區局勢進行了上述“特別行動”。烏克蘭武裝力量邊防部隊將與邊境管理局進一步合作,加強邊境巡邏和檢查站的監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