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聞良姜

徐聞良姜

徐聞良姜產於廣東徐聞縣。良姜又名高良姜、小良姜、海良姜,為姜科植物,是中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具有溫胃、散寒、消食、止痛等功效。廣東徐聞縣是中國良姜生產的原產地,其種植歷史悠久。2006年,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徐聞良姜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信息

生物性狀

徐聞良姜徐聞良姜
徐聞良姜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40~100厘米,叢生、直立,根莖橫走,圓柱形,棕紅色或紫紅色;葉互生,為狹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全線或具不明顯的疏鈍齒,葉兩面光滑,葉鞘開放抱莖,葉舌長達3厘米,膜質,棕色;總狀花序,花冠管呈漏斗狀,蒴果球形,不開裂,成熟時橘紅色,內有多數具鈍稜角的棕色種子。以根莖入藥。徐聞良姜的品種主要有牛姜和雞姜,由於牛姜產量較高,因而以種植牛姜為主。

種植情況

徐聞縣種植良姜的歷史悠久,據《宋史》和《廣東通志》、清《徐聞縣誌》所記載:徐聞良姜在宋代就已是皇宮貢品。該縣共種植良姜4.6萬多畝,占中國全國產量90%以上。徐聞縣已形成了以龍塘鎮為中心,以曲界、前山、下洋、錦和、下橋、南山、城北等鄉鎮為腹地的廣闊的種植區域。其中龍塘鎮生產的良姜質地最好,產量高達4000多公斤/畝,在東南亞市場上享有盛譽,有“中國龍塘良姜”之稱。徐聞縣良姜主要銷往東南亞、非洲及日本、中東等國家和地區。

產地環境

良姜喜溫暖、濕潤,適宜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種植。徐聞縣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3.6℃,年降雨量為1200~1893毫米,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紅壤或砂壤土種植最佳。該縣的氣候、土壤條件十分適宜良姜生長,徐聞出產的良姜色澤金黃,氣味馨香,含粉率高。種植期為每年的3~6月份,一般在3~4年後才收穫。

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了對徐聞良姜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的審查。經審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8月17日起對徐聞良姜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一、保護範圍

徐聞良姜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廣東省徐聞縣人民政府《關於申請徐聞良姜進行地理標誌保護的函》(徐府函[2005]1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廣東省徐聞縣龍塘鎮、曲界鎮、城北鄉、南山鎮、海安鎮、錦和鎮、下洋鎮、前山鎮等8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二、質量技術要求  

一)立地條件。
保護範圍內的磚紅壤土,土質疏鬆肥沃,土層厚度80cm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2.5%以上,土壤pH在4.5至6.5之間。
(二)栽培管理。
1.選種:在大田收穫時選擇飽滿、健壯、無病蟲害的濕姜作種苗,用刀切成塊,每塊長15cm,帶4至5個芽,以牛姜品種為主。 

2.植期:最佳植期為3至9月份。
3.種植:種植採用牛犁開溝條植,按株、行距30×60cm開溝,溝深15cm至20cm,畝定植1600株至1800株。種植時,每畝溝施有機肥1000kg,混合過磷酸鈣75kg。定苗後覆蓋土層厚度為5cm至7cm,並淋足定苗水份。選擇雨天種植,可減少淋定苗水。 

4.追肥培土: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種植全生育期追肥3次。第一次施苗肥,植後45天左右出苗,次年春結合春雨追肥1次,採用牛犁溝施肥方法,每畝追施複合肥40kg至50kg,施後用鋤頭鬆土壓實肥料。第二次生長肥,即在第二年春追施姜苗封行生長肥,採用撒施方法進行,每畝施複合肥30kg至35kg,鉀肥25kg至30kg市斤,幫助良姜壯苗。第三次追施結姜肥,即在第三年春下雨時進行追施,每畝撒施鉀肥40kg至50kg,幫助結姜,同時促進姜苗碳代謝旺盛,避免早衰,保持豐產,。
5.除草灌溉:生長前期除草2至3次,封行後夏秋各除草1次。乾旱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促進生長平衡。
(三)採收與包裝。
種植後3至4周年收穫,採收時先割除地上莖葉,然後用犁深翻或鋤頭深翻,把根狀莖逐一收集。將收穫的根莖除去泥土、鬚根及鱗片,用刀切成5cm的小段曬乾。在曬至六七成乾時,堆在一起悶放2至3天,再曬至全乾,皮皺肉凸,表皮紅棕色,質量最佳。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外觀為圓柱形,粗壯結實,質地堅硬,纖維性明顯,斷面姜肉凸出,表此呈棕紅色,氣味芳香濃烈。
一等乾品表面棕紅色,質地堅硬,斷面纖維性,中心有環紋,長度2.5cm至4.0cm,直徑1.0cm以上,氣味芳香;二等乾品表面灰棕色,質地堅硬,斷面纖維性,中心有環紋,長度2.5cm至4.0cm,直徑0.5cm以上1.0cm以下,氣味芳香。
2.理化指標:含揮髮油0.5%至1.5%,其中主要成份是1.8-桉葉素(cineole)和桂皮酸甲脂(Methy-cinnamoate),尚有丁香油酚(Eugenol)、蒎烯(pinene),畢澄茄烯(cadi-nene)等。

三、專用標誌使用  

徐聞良姜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湛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