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霞

徐文霞

徐文霞,195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軍醫大學(現第三軍醫大學),在2000年12月被任命為教授,並被授予將軍級軍銜。

基本信息

基本簡歷

195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軍醫大學(現第三軍醫大學),然後分配到了廣州軍區直屬第一門診部當軍醫,後來又任主治軍醫,再後來,又做了軍區衛生學校的衛生所所長、第一軍醫大學的主任醫師。
1993年成為第一軍醫大學(現為南方醫科大學)天然植物套用研究中心主任。
2000年12月,被任命為教授,並被授予將軍級軍銜。

成果與榮譽

十多年來,天然植物套用研究中心共研究、開發新產品48個、成果轉化37個;產品獲得了形形色色的各種獎項。徐文霞個人除各類產品獎外,我曾經被評為總後勤部巾幗先進個人,當選過軍醫大‘七五’、‘八五’、‘九五’期間優秀科技工作者,榮立個人三等功三次、集體三等功四次,嘉獎多次。”

開山之作

文霞教授有諸多科研成果,但她的全部套用研究中最早、最引人注目的成果還是中草藥物牙膏,廣東省第一支藥物牙膏——也是中國最早的藥物牙膏之一的“潔銀療效牙膏”,這是徐教授的“開山之作”。
那還是1978年,徐文霞在軍醫大衛生處做副處長兼主治醫生的時候,一個姓高的軍醫大學生因患復發性口腔潰瘍到她的門診看病,但什麼治療方法都用了還是效果欠佳,最使徐文霞難以接受的是:為了這個小小的口腔潰瘍,該學生竟提出要退學。
怎么幫他?徐文霞教授想到了中草藥。中草約毒副作用少,可長期使用,但就一般情況而言,病人一旦病轉好就很難堅持預防性用藥。口腔潰瘍與口腔直接相關,而口腔用品使徐文霞想到了牙膏:牙膏刷牙是人們每日不可或缺的“功課”,要是能把中草藥放進牙膏,如此用於防治口腔疾病豈不是一條再好不過的途徑!?
於是,徐文霞開始著手她醫藥保健研究的第一個課題——中草藥物牙膏,從此,她便一發而不可收。
最初的“土藥物牙膏”採用的是生硬的從“擠牙膏”→牙膏與中藥混合→回裝牙膏的辦法,其試用者就是那個患復發性口腔潰瘍的學生。一試用,這土療方還非常管效,久治不愈的口腔潰瘍,好了!徐文霞高興異常,研究藥物牙膏的信心,也由此陡增。
配方方面已沒有問題了,但由於從未與“做牙膏”沾過邊,為解決牙膏工藝包括添加劑提取等問題,徐文霞又費盡周折,分別找到了當時廣州唯一的牙膏廠及同校化學研究室的一位副教授,虛心拜師請教。提取工藝解決後,落實生產線又成了棘手之事,最後,熱心的廣州軟管廠廠長陳肖心答應給軍醫大生產出一小批實驗牙膏。
牙膏出來了,也實驗了,實驗效果也證明特別好,這時,軟管廠主動提出希望 能和徐教授和軍醫大合作,共同開發這種新型產品。於是,一切都水到渠成。
就這樣,廣東省第一支藥物牙膏上了市,此時正值“廣交會”召開,產品一經推出,頓被搶購一空。
然而這還未完,為解決添加劑的生產問題,徐文霞又同軟管廠一起到廣州香料廠開始了第三次拜師;另一方面她甘冒風險,借到了學校四萬元的寶貴資金,用於添加劑方面的再研究。徐文霞豁出去了,而實踐證明她邁出第每一步都有其重要性,而且,由此她走出了第一軍醫大學一條科研開發且創造大產出的新路。
而徐文霞的協作單位——廣州軟管廠也通過這個名為“潔銀”的產品走出了工廠滑坡的困境,廠名也換成了與產品同名的日用化工廠;1990年,該廠牙膏生產就突破1000萬支大關,成為廣州的創利大戶、中國的五大牙膏廠之一。徐文霞教授怎么也沒有料到,自己研發的這么一支小小的牙膏,能救活一個工廠,並使該廠的經濟達到了後來前所未有的輝煌;而且在她無意中實現了一次科技成果向生產力的完滿轉化後,第一軍醫大學在科研和合作開發領域的一種全新模式也逐漸形成了。
後來,她被譽為“潔銀之母”。

第三個春天

誠如上文所述,徐文霞清舞飛揚的黃金時代都是與部隊“捆綁”在一起的,參軍、進軍校以及出校門初做軍醫,那些如詩如歌的青春歲月都屬於她人生旅途上的第一個春天,徐文霞認為,部隊的培養和教育是他們這一代人也會是所有當過兵的人一輩子的財富。就在那裡,他們學到了知識和技能,懂得了鐵的紀律,樹立了遠大的理想,也找尋到了人生的幸福。
而第一支藥物牙膏的“熱辣”出籠加上1992年第一軍醫大學天然植物套用研究中心成立,可說是徐文霞贏取的生命中的第二個春天。
她找到了人生的新坐標,並實現了新的人生價值。
徐文霞始終對部隊、對大學充滿感激,她介紹說:“我們兩任校長趙校長、鄭校長(現任),搞開發的思路都非常清楚的,指導思想也是很明確的。趙校長提倡‘一體兩環’,‘一體’指一個大學、醫院內一個體制一條線,‘兩環’呢?一個是指科技開發,一個是醫療教學,就是說兩手都要硬,只有兩個環都能活起來,你這個大學才會有希望。如果光抓教學,不拿出點精力去抓科研抓開發,就等於缺一條腿。現在鄭校長也是這個思路,我是特別受鼓舞的。”
有了第一軍醫大學這塊扶植創業且適宜創業的樂土,徐文霞教授如魚得水,從1982年開始,近24年下來,潔銀中藥牙膏添加劑、青春美暗瘡膏添加劑、化痰利肺橘紅茶添加劑、蘆薈飲料系列添加劑、美晨保健牙膏添加劑、無限極男仕口服液、無限極女仕口服液、名人牙膏添加劑、名人洗髮露添加劑、菌無緣系列添加劑等近50個科研成果,先後從這位老軍醫、老科研工作者手裡源源不斷地、戲法般地湧出來,而美國“廣州高露潔公司”、“南方李錦記”、“美晨牙膏”、“名人牙膏”、“安安化妝品有限公司”等等大牌企業的大牌產品,不少就是 徐文霞教授的手筆。
“我們研製的添加劑、化妝品和食品,三個要點:那就是‘都是綠色天然的、安全的、有功能的’,經得起檢驗、考驗,再一個就是‘以人為本’。我最早研究出來的保健牙膏,23年了,至今還能馳騁市場,證明了它強大的生命力。這在保健品界是很少有的。”
“至今我們中心科研成果的轉化,已為學校贏得了超億元的利潤。” 徐文霞不無自豪。
但很多來自部隊和體制上的東西還是約 束了徐教授和天然植物套用研究中心的手腳,除了轉讓與合作開發,學校的工廠本身就根本無法名正言順地開展生產經營。
2004年,第一軍醫大學併入南方醫科大學,徐文霞教授所在的部門經過改制,正式成立了“南方汀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這一下,徐文霞和她主持、打拚多年的天然植物套用研究中心,如同開了閘的水庫里的水一般,回眸時分,有良多不捨,卻有更多的興奮和喜悅:放開了,我們走向市場了。
校長的要求是:“南方汀藍”,必須實現跳躍似的前進。現 任徐文霞教授所在企業頭兒的是袁董事長,他就是校長助理。
徐文霞與新組建的南方汀藍公司的同仁們一道,又在躊躇滿志的前行了。儘管她已年逾70,然而她依然感覺精神振奮,內心的勁頭毫不不亞於當年。該公司負責行銷的吳少華說,知道嗎?這是教授生命中的又一個春天呵。

軍人情懷

為扶植貧困山區,開發當地植物資源,94、95年,徐文霞教授曾先後到粵北、粵西山區進行考察;1995年,徐文霞率領研究中心到茂名國營新華農場,幫助農場開發新產品,而後又籌措資金50多萬元,為他們無償引進一套提取設備,並培訓出當地的技術人員。從此農場以提取植物添加劑為其“謀生”,徐文霞的研究中心則對這些提取物統統“包銷”,既避開了這類國營單位“走市場”之短,又利用了山區天然植物豐富之長,更實實在在地為農場職工,為欠發達地區發展經濟、解決地方的實際困難,辦了一件大實事、好事。
這樣的“好人好事”,總讓老教授回味無窮。想當年,徐文霞曾經被評為總後勤部巾幗先進個人,還兩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為學校也為社會作了那么多貢獻,按說獎勵來了也就“當仁不讓”地“笑納”,可她不。
“我從來不為這些錢財的東西操心,我認為:我的成果能被社會承認,能為學校創造效益,我就高興。”
吳少華介紹, 2004年學校發給徐教授個人的獎金7萬元錢,她全交研究中心分給了與之長期奮戰在一塊那4、5個同志者了(當然也包括自己的“一份”)。徐文霞說:“我們這裡都是老同志,他們跟我幾十年了,大家相互都很理解、很支持,所以才能取得今天的工作局面。”
“學校的待遇是很高的,三級以上教授都配有一套房子——270平方,還有一部車子分派保證使用。學校很關心我們,也很支持我們,那還要怎么樣呢?大家拚命乾就行了。我可以不要學校一分錢,大溝滿,小溝滿,我就這個觀點,學校好了,我們自然就好了嘛。”
徐文霞教授說,現在,我們雖然由部隊轉入了地方,而且我已超過70歲了,但我始終不會忘記自己曾是個軍人,2000年,校首長給我戴上帶著金色松樹枝的肩章的情景,常常浮現在我的腦際,成為一個女將軍,是我這輩子的最高榮譽,是無尚的光榮,但,也是一種責任。因責任在肩,故我不敢怠慢。因為手裡目前還有課題正在研究,因為轉制後的“南方汀藍”,認為我還有發揮餘熱的餘地和必須。
徐教授有一個與遺憾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合適的接班人。但她表示:“我已作好了思想準備,是工作還是退下來,都聽從學校需要,畢竟我還是一名軍人嘛!”
“我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老教授微笑著說,“老兩口身體健康,兒、女、媳、婿非常孝順,而且個個事業有成,孫輩們都上進可愛,我這輩子也知足了,可以安享晚年了。”

徐文霞醫生

廣州伊莉莎白婦產醫院主任醫師
中華婦科協會會員
計畫生育委員會人流安全標準顧問
中國兩性健康陽光工程婦科名譽顧問
中國衛生部十年百項健康工程特聘專家
中華婦科協會會員,中國宮頸癌防治工程專家,中國"計畫生育萬例手術無事故"稱號獲得者,並多次
獲得優秀婦科專家和婦科學科能手稱號。從事婦科臨床治療工作30餘年,長年來,致力於研究婦科疾病研究,參與中國衛生部十年百項健康工程的宮頸疾病科研工作,汲取中西醫治療婦科疾病和宮頸疾病的特長,總結了一套有效治療婦產科常見病、多發病與疑難雜症的方法。在計生委的邀請下,和國內其他著名婦科專家共同制定人流安全標準,熟練掌握各種計畫生育手術、婦科腫瘤微創手術操作,為中國女性健康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應邀參與上海市計畫生育科學研究所(WHO人類生殖研究合作中心)制訂人工流產安全標準和臨床路徑,參與籌備“少女救助中心”,親自操作超過萬例的各類人工流產手術,為女生健康事業做出貢獻。
專業特長:專業特長:中西醫結合方法診療婦科常見病、多發病與疑難雜症,安全人流 ,熟練掌握各類計畫生育手術,宮頸疾病,宮頸癌、子宮肌瘤及卵巢腫瘤的診斷與治療;月經不調,內分泌紊亂,不孕不育及宮外孕的診斷與治;陰道炎、盆腔炎、性傳播疾病等婦科疑難雜症的治療,經驗豐富。 成果與榮譽  1979年-2006年先後23次獲得省市、區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 1992年-2002年連續十年被大慶市委、市政府授予為行業標兵 1994年榮獲國家衛生部國家計畫生育委員會“萬例手術無事故”獎勵。後在國家級專業雜誌上發表論文十餘篇,並曾多次擔任地市級人大代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